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中外合作办学 慎防三类陷阱
|
来源:温州日报 2005-9-12 13:21:00 |
|
中外合作办学,有“不出国门的留学”之称。 目前,我国留学大致有三种方式:一是国内院校毕业后,通过英语考试申请进入国外大学。二是通过国内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完成与出国留学有关的衔接课程,最终出国留学,完成全部学业。三是整个学习过程都在国内完成,获得国外大学学位,并得到教育部认可。 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单校园与双校园。单校园模式,学生在国内完成学业,获得相应的文凭和证书,不受出国签证限制,相对费用较低。双校园模式,学生的学业分别在国内和国外的合作校内完成,如本科学历的2+2、3+1或1+3等模式。 学历:单文凭与双文凭。单文凭是指学生只获得中方院校或外方院校的文凭。其中以外方文凭居多。学员经过几年学习后,即可获得国外合作学校专科或本科文凭。双文凭的学生必须通过高考上线,方能录取,通过单校园与双校园学习模式,拿到国内和国外院校的双文凭。 招生:计划内与计划外。计划内招生多见于正规本科或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院校,通过国家招生计划招收高考上线学生,生源质量有保证。计划外招生不需高考上线,往往在线下降分录取,不受国家计划约束,以非学历教育居多。很多合作机构可安排学生完成学业后,获得国外合作学校的文凭。 报考中外合作办学要提防三类陷阱:一是“挂羊头卖狗肉”。按规定,合作项目中的外籍教师比例不低于25%,引进国外教材不低于教材总数的30%;二是“全盘接受”。就是全盘引进国外的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模式,没有经过认真的分析、消化,便囫囵吞枣地用于教学;三是“假冒伪劣”。按规定,合作双方需要办学资质。一些不具资格的学校和机构或冒充名牌大学,或模糊办学性质,非法办学,浑水摸鱼。 |
|
|
 |
学习宝库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