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关注大学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教前行(之三)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如何协调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6-3-28 12:30:00
 

         为各层次高等教育提供发展空间 

  ——对今后15年高等教育发展的建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彦通

  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是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内在统一协调。今后15年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应是:坚持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的原则,逐步完善高等教育的总体层次结构。

  研究生教育发展

  积极探索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生教育要瞄准国际水平,强调与科研紧密结合,加强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在培养模式上,可以探索论文硕士、课程硕士、专业硕士等形式。

  积极探索研究生学位点管理的改革。学位点管理的改革应逐步朝“规范要求、自主授权、强化监督”的方向发展。国家应制定规范、严格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标准,研究生教育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采取试办的模式,强化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估、检查与警示制度,强调自约束和他约束的有机结合。

  努力强化研究生培养的教育完整性,强化学位授予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同时调动各种研究资源参与研究生培养,鼓励企业、研究院所积极开展与大学的合作。学位授予权应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企业学位点更多地向大学靠拢,更多地鼓励双方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使大学学位点和企业学位点优势互补。

  本科教育发展

  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层次结构。需要坚持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度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原则。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不应有高、低、好、坏之分。

  层次结构调整还要注意疏通渠道,提供预期发展空间,引导合理流动。从长远来看,一方面适度恢复和发展专科,促进专科与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同时,扩大专科、高职向本科的流动渠道,为专科层次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应鼓励发展应用型本科,同时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支持。

  类型结构。高等教育为适应社会多样化和变化的要求,须坚持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继续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各类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发展应用型本科应该成为今后的一个方向,这一方面可以改善本科教育与社会用人之间的错位;另一方面可以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前途问题,为高职毕业生的继续教育提供渠道,也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中的多数应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区域型布局结构。高等教育的区域型布局结构失衡与社会、经济发展失衡紧密相关,区域性结构调整应同地区性差异联动进行。在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大、可支付能力强,国家应更多地运用政策性手段进行支持和鼓励发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家应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应加强两类地区的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促进教育交流与合作。

  学科专业结构。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问题,应坚持政府和市场互动的原则,即凡是市场需求大、社会可支付力强、预期受益大的学科专业,如经、管、计算机等专业,应更多地调动市场的积极性,依靠社会加快发展;对于市场暂时需求小、社会支付意愿弱、预期受益低的冷门学科、长线专业,政府应更多地承担起责任,给予积极支持;对于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急需专业,必要时政府可以采取非常规的手段予以支持。

  积极实施分类指导。分类指导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应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指导体系。大学分类宜粗不宜细。建议按照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进行分类指导。鼓励各类大学合理定位,各自办出特色。

  加强专业与学位规范建设。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管理基本上属于目录管理制度,具有很强的计划经济痕迹。在未来15年内,学科的分化与综合并存的特点将持续存在,应建立专业目录的动态调整机制,即对于基本走向成熟、趋于稳定的专业,应强化专业目录的规范化管理;对于新兴专业应鼓励其充分发展。

  但是,国家应强化对本科教育的统一质量要求,国家应该组织相关专家,联合专业性行业协会,根据各类专业的特点,分专业研究制定基本的专业规范。对不同学位层次、不同专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能力提出明确要求,对本科教育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提出参考性要求,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理论教学、实验实践(包括毕业设计)训练、学习负担等方面提出原则性要求,供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参考。

  探索高等成人学历教育的回归改革。近年来,高等成人学历教育存在着“放低了水平的学历教育”的状况。所以,国家应逐步倡导本科教育的并轨(或成人学历教育回归),强化本科教育的统一性,扩大普通本科教育对成人本科教育回归的吸纳度和开放度,强化本科学位的一致性和严肃性。

  大力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切实转变教育思想与观念,深入研究大众化教育条件下的质量标准,正确处理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二是切实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努力改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正确处理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三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四是切实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管理和监控体系,正确处理制度建设与环境建设的关系。五是切实加强教学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积极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高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含大专)教育发展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含大专)教育(含大专,下同)应该成为大力发展并大有作为的高等教育形式,国家应制定政策,大力鼓励社会、民间、企业等教育资金投入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借鉴独立学院的模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快速扩充高等职业教育规模。

  不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应坚持“适量恢复普通大专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构筑立体通道,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转轨渠道,为高等职业教育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和余地。

  科学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模式长期以来比较单一,造成追求高层次的“升格热”,这同高等教育的合理定位、科学分类长期以来未得到有效解决有较大关系。国家应该用新的思路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根据实际需要,在高等职业教育内部构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应当根据相应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复杂程度和综合素质的需要而定。少数条件较好的高等职业院校(或专业)可以局部试办应用型本科。

  大力推进企校合作办学。职业教育要在政府统筹下,主要依靠地方、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通过立法确立各方面的办学地位和责任。

  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工程,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分类指导,加大对示范性高职学院的投入力度,提高其办学水平,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职业证书教育,强化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培训,使高职毕业生具备“双证书”,提升就业能力;大力推行“订单式”培养,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同步;动态调整高职专业设置,重点发展新型、急需专业。大力开发实用课程,构建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国家课程三级课程体系,抓好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突出产学研合作教育,完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社会,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增强实训基地面向市场的服务能力益。

观点 规模持续发展 更重质量提高

  前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翻了两番,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育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办学潜力和规模效益得到很大发展。如何统筹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我们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了一次座谈会,与会人士认为,今后的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保障 王长青(南京医科大学)

  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解读:多层面、多元化、动态性、全面性的质量观。

  多层面。具体构成可分为教师的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学生质量、学校管理质量和办学环境质量。本科生的质量应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多元化。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原本只需要中学毕业生胜任的职业越来越多地要求更高的教育和训练,这就使更多的职业成了高等教育的专业。这类新的专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不同于学者、科学家等职业的要求。同时,学生构成也趋于多样化,相当多的学生既不希望、也不适合成为学者、专家之类的精英人才。

  动态性。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过去大学注重精英教育,培养的人才大都是“知识型”或“学术型”的,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侧重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富有创新性”和“动手能力强”的人才。

  全面性。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应符合共性质量标准和具体质量标准。共性质量标准指高等教育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质量标准。具体质量标准是指不同类型的学校,在满足共性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办出特色、形成优势。

  从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科学的质量指标体系。其内容涉及高等教育实施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过程和结果。高教质量指标体系要体现规范化和灵活性的兼顾、动态与静态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特别是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质量指标体系除了在办学指导思想等基本指标上一致性外,应该建立不同的子指标体系,增强指标体系对不同评估对象的适应性。

  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估机制。以新的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为指导,形成以独立中介评估机构和行业(专业)质量认证为核心,国家、区域和高等学校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评估监控网络,主要包括:

  宏观层面上,国家应制定高等教育质量的最低标准,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有效监控高校的教育质量。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和相应的指标,各级学校都要接受质量审计。对符合标准的颁发认证书,对不符合标准的要将其资格等级向下移动一级。

  中观层面上,各地区应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细则,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在质量监控体系上,可以把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的重心放在省一级。同时,也可在自愿基础上,以行业性的独立中介性评估认证机构为主导,建立自由联合的区域性、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避免“一刀切”。

  微观层面上,高校要重视教育质量的过程性评价和产出性评价。实行产出性评价指标的好处就在于表明质量不仅仅取决于资金投入,还取决于教育过程的良性操作,提醒高校从过程和结果上找出教育系统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提高教育质量。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第一生命线 秦在东(华中师范大学)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规模、效益、结构、质量、体制等众多因素里,质量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大学效益的原发资源,是大学规模的底线保证。

  高等教育的内生特殊性、自在规律性和后发优势性决定了质量是高等教育第一生命线。高等教育的质量可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的质量,主要包括教学设施、教学秩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师队伍等的质量,也就是高等教育实现其职能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环节,每一个要素或环节都有其内在的规定和实质性要求。

  高等教育要注重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要求,也就是需要全面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高等教育最终完成的是对一个人的社会定型、能力定型、职业定型和人格定型的终极任务。质量理念是高等教育管理和发展的根本观念和永恒追求,讲究质量、注重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追求更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管理和发展的规律使然。

  高教规模不应简单移植经济学规模理论 方光华(西北大学)

  没有一定的办学规模,我们无法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但在大学规模问题上确实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比较突出的是单纯用规模经济理论,把大学当作企业来办,认为招生招得越多越好,学校规模越大越好,却忽视对学科和教学方面的投入。

  高校规模的扩大不能离开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这个主要内容。

  近年来,教育部门在高校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但其离现实需要还有很大差距,拿学科建设来说,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所迫切需要的许多领域没有得到高度重视。比如我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学科还处在起步阶段,学科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甚至落后于东南亚一些国家。

  课程教学同样也有如何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问题。例如历史教材还不能生动地反映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创造过程和中华民族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探索精神。即使是历史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也难以养成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实现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使命感。

  在扩大教育规模方面对不同大学的个性特色认识不够。

  不管是什么大学,都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大,人大我全”,对不同地区的大学的区域特色认识不够。例如,尽管强调大力发展西部地区教育事业,但在学科评估、项目申请等方面并没有充分考虑西部地区的局部优势,而是按照与东部地区同样的标准去要求。

  在考虑高等教育规模问题时,也应关注大学的独特性。要鼓励大学认真思考办学的理念。我国的大学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过于统一,缺乏各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大学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办出自己的特色。同时,还要更加理性地发掘不同地区的不同优势,形成高等教育的合理布局。

  研究型大学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张振刚(华南理工大学)

  明确大学使命,理清发展思路,为研究型大学协调发展指明前进方向。目前,一些研究型大学还存在着定位不准、盲目攀比的情况。在人才培养方面,个别大学一味求大,只重经济效益,忽视质量把关。例如异地办班培养工程硕士,学员在学习期间连大学实验室都没有进过。在学科建设方面盲目求全,没有正确处理主流学科、优势学科、龙头学科、新兴学科和支撑学科之间关系,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情况。研究型大学如果不辨主次轻重将难以保证将资源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其结果,可能只见高原,不见高峰。

  优化结构规模,有效配置资源,为研究型大学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结构决定功能。良好的系统结构,适度的发展规模,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是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研究型大学必须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拔尖人才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根本目标,不应当也不必要像快餐店一样,四处办连锁店。连锁店以制造标准化的产品和提供统一性的服务模式为目标,而大学则以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工作为根本。研究型大学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的评估来说,也应当引导研究型大学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

  创新管理机制,为研究型大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经过持续的扩张和扩容,不少研究型大学形成了多校园的格局。如果还沿用传统的部门化和集权化管理模式,效率将明显受到影响。在西方发达国家虽然也有一些多校园的大学系统,但是系统中各校园一般是作为相对独立子系统而存在的,例如英国的伦敦大学和美国的加州大学系统,各分校园无论是颁发文凭,财务管理,招收学生,人事管理,教学安排还是参加大学评估(排名),都是相对独立的,这些多校区大学更多是以合作和资源共享的方式而存在的。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当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绩效。

  大众化教育不是降低要求的教育 张春福(南京理工大学)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前一阶段发展的主要特征还是规模的扩张,质量、结构、效益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兼顾,其负面影响有的已经产生,有的正在显露。例如,基础办学条件总体吃紧;高层次人才缺乏;生师比过大等。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应把重点转移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

  大众化教育不是降低要求的教育。现在有一种极其错误的质量观,好像情况不同,就可以降低质量要求。多元化的质量观要求在国家给定的基本规格、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可以在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等方面有所侧重,但决不能因此降低要求。

  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当前,在保证师资质量的前提下,要加快建设师资队伍,尽快解决生师比过大的问题,适当给教师减负,引导教师提高业务、从事教学研究交流、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现在的考核体系使教师疲于应付,既使教师身体透支,也导致教师不能沉下心来搞研究。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办学最低师资标准。

  尽快扭转基础办学条件与办学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政府和高校都要充分认识高校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和所承担的责任,对于个别办学条件过差,近期又无法达到基本要求的,要采取果断措施加以限制。高校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要围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出高水平成果来提供环境和政策条件保障。

  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当前的问题是,一方面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许多高校的大举扩张,片面追求大校园、综合性、高层次,无疑提高了教育成本。要遏制高校强大的收费动机,必须坚持公立高校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这就要求政府依法承担起对公办高等学校进行投入的义务和责任,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

链接:从数字看高等教育发展

  ●毛入学率:

  1998年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连续5年的数字如下:1998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1999年为10.5%,2000年为11.3%,2001年为13.3%,2002年为15%,2003年为17%,到2004年毛入学率超过19%,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

  ●在校生人数:

  1998年在校生人数为643.0万人,1999年为742.2万人,2000年为939.9万人,2001年为1214.4万人,2002年为1400万人,2003年为1900万人,到2004年增加到2000万人。高等学校在校生从1998年到2004年增加了两倍多,平均年增长率超过20%。

  但是,在校生人数的地区差异依然很大。据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的评价数据,2000年北京市的大学普及率(在校大学生占19-22岁人口比例)为54.4%,上海为39.5%、天津为25.3%,而青海、云南、贵州、西藏等西部省份的大学普及率还不到4%,全国的平均值为7.4%。

  ●普通高校:

  截至2004年6月28日,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683所,其中教育部直属院校72所,其他部委隶属高校37所,其余均是地方性高等学校。在1683所普通高校名单中,本科院校679所,占40%,专科院校1004所,占60%。

  ●高等职业学校(含大专):

  1998年—2003年,高职招生人数从43万人增加到200万人。2004年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595.7万人,比2003年增加100多万人。

  ●研究生:

  200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约27.3万人,比上年增加7万人,增长35%。2005年研究生计划招生37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31.6万人,比上年增长15%左右;博士研究生计划招生5.4万人,增长2%左右。(

■相关链接  
  • 大气磅礴绘新图
  • 大学随想
  • 『情感天地』品尝失败
  • 『管理前线』中国教育随想
  • 考研提醒:考场五大新规则多留意
  • 给研究生更大的创新空间
  • 用真善美促进师生之情
  • 教师视野,课程资源建设的瓶颈
  • 樱花不再
  •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