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试题评析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考试院发布今年秋季高考试题评析
来源:新闻晚报     2007-6-13 10:36:00
 
       今年语文卷中,阅读文本的选择,强调可读性与人文性、思想性的结合,注重语言的规范流畅,同时兼顾到各种不同文体的特点。试题测试能力要求全面,考查学生认读、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各方面的能力。大部分题型与分值都和以往一致,保持了近年来上海语文试卷的稳定性。各部分试题编排由易到难,显示一定的坡度;题干设计简洁,指向明确,给考生答题提供了较好的途径。
  试卷部分试题呈现出一定的新意,如第12题要求续写一段文字,这是以往未曾出现过的题型,对考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今年的作文要求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在形式上保持了稳定性。作文题有一定的内涵,对考生审题有一定的要求。“坎”意味着成长、发展、前进过程中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足。“必须”则意味着要发展进步就必然会出现困难,这是无法避免,必须正视的。题目所涉及范围相当宽泛,提供给考生的思考空间也非常广,既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培养自信、坚毅、顽强、乐观的精神,又可以帮助他们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发展的规律,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危机意识。在写作时有很强的开放度,兼顾到各种不同文体,实写、虚写均可。可以写成记叙文,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清醒冷静的分析,吐露跨越障碍的真实感受;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谈谈对于坎的认识,以及如何跨越坎的重要意义;甚至可以带有一定前瞻性地对当今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对于所有的考生来说,都能有事可叙、有理可说、有情可抒。 

  ■数学 题量减少试题编排坡度更趋平缓

  今年数学卷突出了对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能力的考查。约三分之二左右分值的试题情景来源于教材,试题对考生具有相当的亲和度。所有试题的考查内容均严格限制在两种教材的公共部分,不偏向任何一种教材。试题编排由易及难,坡度更趋平缓。
  整卷题量由2006年的22题减少为21题。目的是使考生具有较为充裕的时间来思考、完成“能力型”试题,考生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检查前面完成的试题,有利于考生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此外,突出文、理差异。文、理科试卷不同试题分值达96分,体现了对文、理科考生不同的教学要求的考查目标,同时根据文、理科考生继续学习深造的不同特点,尤其是考虑到高校金融、经济类专业对数学的要求,命题更有针对性。
  2007年试卷的一个特点就是突出了对学习能力、研究和探索能力的考查,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运用联想、类比等主动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和探索能力。如理科第10题(文科第9题)考查实数与复数运算律的异同,引导中学生加强类比、推广等主动性学习方式。理科第21题,不仅对能力的要求能回归到考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同时对考生研究问题的过程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英语 重视基础侧重考查考生语言运用

  英语卷力求在测试考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侧重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为达到这一测试目标,严格按照考试手册中规定的测量目标选材,设计问题,注重科学命题,努力准确地测试出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对中学的英语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其中,听力注重考查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听力测试不仅要求听懂和获取各种交际语境中的事实信息,还要求根据事实信息推断说话人想要表达的隐含意思。语法注重对题干语境的理解和语法形式的掌握。阅读理解以测试目标所定义的阅读能力要求为依据。
  汉译英试题注重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考查。翻译题主要考查对英语词汇、语法和句型结构的运用能力。除了考查对所学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对汉、英两种语言表达差异的敏感性。要求考生将汉语的意思用符合英语习惯的句子表达出来,而不是只会按字面顺序将中英文字字对译,因此体现了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今年的写作题要求考生以“礼物”为主题,描述你想送礼物的对象和要送的礼物,并想象此礼物对受礼人可能产生的影响。作文指导语中没有要求考生说明为什么要给某人送某礼物,而是要求考生写出这份礼物可能会给某人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送这份礼物的原因。此题目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示相似的问题,期望能避免以往写作测试中考生使用一些套话模式,为不同层次的考生提供发挥想像力的更大空间。 

  ■综合 能力贴近社会关注热点

  试题情景贴近社会是上海综合能力测试的基本特色。今年综合试题情景涉及“绿色GDP”、“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申遗”和“文化遗产保护”、“我国外贸现状”等。
  关注热点也是上海综合能力测试的基本特色。今年的综合试卷十分关注能源开发,文理综合第II卷第45、46题以能源开发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潮汐能的开发;第47题以我国最前沿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超越三号”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无污染的高效率的氢能开发,关注我国科学前沿的最新成果。 

  ■政治 秉持风格融入新思考

  2007年高考政治试卷中,时政内容占有突出的比重,这主要是为了考查考生是否善于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读发生在身边的政治生活。但是,有意识地将对时政的关注与教材知识紧密衔接起来。通过强调现实生活中政治分析的实用价值来盘活教材知识,则是2007年试卷重要价值取向之一。 

  ■物理 培养对物理的朴素情感

  今年物理注重对基础物理知识、基本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注重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这种形式的考查对中学物理教学有很好的导向效应,培养对物理科学的朴素情感,充分发挥物理教学的育人和传承功能,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化学 注重基础考查学科素养

  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是重点考查的内容。试题贴近当前的中学教学实际,对大部分考生而言比较容易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历史 命题思路有了进步

  历史试题的考查目标和功能突显。继续拓展历史学的视野,引入概念史、阅读史、心态史等国际前沿的研究领域。
  命题思路也有了进步。首先,选择题的题干相对简化,适当增加了备选项的思维量。其次,继续拓展史料的范围,并且使试题情境中的史料得到充分的利用;再次,开发新的题型,设计了新的题型——案例分析题;最后,完善了旧有的题型,跨度较大、开掘较深的“问答”型题,重新回到试卷中。
■相关链接  
  • 专家解读2007年语数外三科高考命题思路 评析各科试卷
  • 资深教师第一时间评析今年高考浙江卷
  • 北京城市学院等13所民办高校可发学历证书
  • 家长收集资料 郑州预估文科一本线为595分
  • 助理网络编辑师培训(第七期)
  • 高考语文重考基本功 数学无偏难怪题
  • 四川高考语文试卷权威评析出炉:试卷稳中出新
  • 专家解析今年高考语文试题和数学的试题
  • 济南高校毕业生今年达到4.3万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