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黎精神渊源流长
首都北京,高校林立。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是其中最具品牌、最富特色的民办老校、名校。原名为“北京培黎职业大学”,源于上世纪抗战时期的培黎学校,正式创建于1983年5月,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最早开办的民办高校之一,创始人是国务院参事李逸三和著名社会活动家、国际友人路易·艾黎。20年来,“培黎”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有志学子来这里求学求知,在这里成长、成才并走向成功……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是1993年7月25日北京市教委批准的首批5所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之一,是2002年北京市教委公布的综合评估首批合格民办高校。2004年4月1 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复(京政函[2004]25号文件、京教计[2004]20号文件),同意设立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获准学院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并报教育部备案,正式列入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序列,面向全国参加高等学校统一招生。
早在20世纪40年代,路易·艾黎就在中国创办了培黎学校。当时取名“培黎”,一是为纪念其先师约瑟夫·培黎,二是含有为黎明培育新人之意。艾老说,抗战时期办培黎学校,是为改变平民子弟的命运,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为黎明而培训”,现在办培黎大学是为满足广大青年学子求知成才的愿望,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因此,改变平民子弟的命运,为美好的明天培育人才,也就成为了培黎精神。
在新的历史时期,培黎人把“培黎精神”凝炼成“社会公办、平民大学、以人为本、民主管理”16字的办学理念,以“教书育人”为宗旨,坚持依法办学、以德治校,以“为国家分忧,为家长解难,为青年学生成才铺新路”为己任,艰苦创业,滚动发展,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如今已经成为一所含研究生、本科、大专、专本科学前班(大学预科)4个学历层次,14个院系,开设英语、计算机、会计、法律、国际贸易等60余个专业(含方向)的综合性民办大学,在校生达4000余人。20年来,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近两万人。
为消除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并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学院出资为在校生购买平安保险、意外伤害医疗保险、疾病住院医疗保险并统一办理外地住校生暂住证。
在跨入新世纪的头一年,培黎职业学院进一步发扬光大“培黎精神”,积极参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春蕾计划”,开办了全国高校首个“春蕾班”。为资助“春蕾班”的学生完成大专学业,学院在三年期间需投资103万元。这一义举,得到了全国妇联的大力支持和热情肯定。后又根据“春蕾班”学生的要求,学院决定“春蕾班”专续本,并在经济上给学生以适当资助。2002年以来,培黎职业学院连续两年加盟共青团中央发起的“青年助学行动”,先后承诺为70名贫困学生免费或免半费完成大专学业。2003年被评为“北京十大品牌实力民办高校”,2004年3 月被选为本年度“北京市民满意民办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