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一辆货车从“11·14”特大事故发生路段驶过,路边的杨树被事故肇事车辆撞断。新华社记者吕晓宇摄
"安全月"后的"死亡日"
在沁源县第二中学校园内,写有"万事皆为小,安全是第一"、"安全居首"几行大字的黑板报仍清晰可见。同学们说,安全是学校10月份的宣传主题。但在121班教室里,摆满书本的课桌前如今已空无一人。
学校体育活动何日能走出困境
沁源事故后,山西省教育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学生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原则上要安排在校内进行,校外体育活动必须在专用体育场地进行,严禁组织学生在街道及交通干道上进行体育锻炼。湖北、安徽等省教育部门也强调,学校体育活动不能到校外机动车道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11月17日,教育部也发出通知,要求教育系统采取措施,加强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防范工作。
一纸禁令能否杜绝惨祸?教育界有关人士指出,由于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长期投入不足,在浓厚的"应试教育"氛围中,向来不被看重的体育更难"翻身"。目前,多数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和锻炼处于或停滞、或在马路等危险地带进行的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