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招生-校园-高考-考研-外语-自考成考-留学-幼教-基础教育-高教-民办教育-职业教育-中外合作-资源-教育产品-求职招聘-在线报名-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女孩泼辣男孩娇弱 学生为啥“变性”?
来源:chinaedunet.com     2005-11-5 8:32:00
 

    看看我们周围,泼辣的女孩儿越来越多,而细腻敏感的男孩儿也越来越多。在国人一直羞于启齿的性知识教育问题上,许多人开始大方地谈论。许多专家学者呼吁在小学也应该开展性知识教育,这没有什么错。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性别教育却远远没有跟上。很多家长和学校对性别教育知之甚少,更谈不上随时注意对孩子的性别教育。

    事件一 九成父母对女孩教育方式趋于男性化

    近日,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张雷教授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近1000名家长的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父母对女孩的教育方式趋于男性化。但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与张教授所持“男性化教育”的观点相对的是,本市不少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为,目前中小学“女性化教育”的色彩过于浓厚。〈〈〈

    事件二 每年上百孩子咨询变性

    “说话细生细气,动作扭扭捏捏。要是算上这样女性化的男生,我们学校的‘女生’真是比男生多多了。”一位重点中学校长在计算自己学校的男女生比例时这样无奈地说,“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男孩这么不像男孩。”这样的情况在中学里已经不是少数现象,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温方说,每年到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询问变性问题的孩子有上百人。〈〈〈

女孩男性化 90%女孩家庭教育趋男性化

    男性化教育“名不副实” 教育女孩偏向“影响他人”

●女性特征:

{1}细心,谨慎,对人关心体贴;
{2}非常文雅、虔诚;
{3}喜欢安静,习惯过稳定的生活,不习惯剧烈运动;
{4}依赖性较强,易受暗示,容易相信别人;
{5}心肠软,易于表达温柔的情感;
{6}爱整洁,喜欢打扮自己;
{7}容易表露情感,对小事敏感,易激动……


  据张雷教授介绍,“男性化教育”包括鼓励孩子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影响他人、领导他人,在职业选择上也能够从事一些传统观念看来女性不适合从事的工作,在他所做的调查中,超过90%的家庭使用趋向男性化的方式来教育女孩。

  “无论是女孩还是男孩,父母倾向于应用传统的男性价值观来鼓励独生子女在社会中发展和竞争。”张雷教授在报告中表示。据了解,从职业选择来看,家长、老师和学生的观点都认为现在很多职业的性别特征已越来越不明显。

    北京小学生“阴盛阳衰”

  昨天,记者来到海淀区某知名小学采访时发现,该校挂在办公室墙上的十三位学校少先队干部头像中,有九位都是女生。学校负责人透露,在小学,校、班干部由女生担当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本市某小学一班主任告诉记者,与以往对于女孩用功但能力不强的印象相反,现在小学里,从学习成绩到爱好特长,从待人接物到组织活动,女孩普遍比男孩强。〈〈〈

◆女孩儿故事:新新女生“飞扬”“跋扈”

  “飞扬”是初一某班的副班长,“跋扈”是她的好朋友。“飞扬”“跋扈”当然不是她们的真名字,而是班里的男生给她们的外号。这两个外号自然是“有来头”的,也给两位小女生带来了一些烦恼。

  “飞扬”看起来爽快干练,梳着女生最常见的马尾辫,说起话来清脆有力,有条不紊。“飞扬”说,她并不喜欢自己的外号。因为感觉男生们对自己不够尊重,是对她日常管理的报复。

  的确,在“飞扬”的班里,没有人不怕她。其实,“飞扬”之上还有位正班长,但是,那位正班长实在“缺乏气魄”,所以宣布决定、管理同学等得罪人的事情就都落在了“飞扬”头上。“飞扬”从小学就做干部,敢作敢为,深得老师赏识。一张小嘴巴也相当厉害,参加过辩论赛,当过主持人,得过演讲比赛的奖。所以,班里那些捣乱分子对她总是处于又恨又害怕的状态。……〈〈〈
◆他山之石:印度的性别教育

    印度政府通过系统的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树立“男女平等”的文明理念。一位印度朋友告诉笔者,结婚前,他就计划着要有一个儿子,之所以希望有儿子,并不是担心老无所养或为嫁女支付嫁妆费,而是觉得生儿子“脸上有光”。自从政府定期在社区举办讲座、放映电影、召开讨论会后,他才知道自己原来的想法是多么荒唐。他说,现在“生男生女都一样”的道理逐渐深入人心。这位朋友的孩子所在学校也经常开展性别教育活动。最近,学校举行班级演讲比赛时,一位女学生走上讲台高声地说:“我骄傲,我是女生!”顿时,全班同学热烈地鼓起掌来。〈〈〈

男孩女性化 多种原因导致男孩阳刚不在
●男性特征:

{1}粗犷,勇敢, 大胆;
{2}好动,有活力,敢于拼搏,有某种攻击性;
{3} 独立性较强,依赖性较弱,不易受他人影响;
{4}做事比较坚决果断;
{5} 爱冒险,富于竞争性;
{6}不注意修饰外貌,不拘小节;
{7}慷慨大方,讲义气……

    最近,上海市少先队总辅导员沈功玲收到一封 35个孩子的“联名上书”。这群三年级的学生告诉沈老

师,他们的班主任老师在中队长选举中,诱导他们把票投给一个女孩子,而不是他们拥戴的一个男孩,原因是班主任认为那个男孩上课喜欢提问,有时甚至离开座位与老师争论,不守纪律,根本不能成为学生们的表率。而在如今的中小学校园,无论是从学习成绩到爱好特长,从待人接物到组织活动,女孩明显都比男孩强上一截。针对这种现象,一些教育学家们开始呼吁:“要关注男孩教育,细心发现男孩独特的长处,给孩子留出成长空间!”

  
男生时代日渐式微

  在一个世纪之前,还很少有大学会招收女生,就连哈佛大学也拒绝接收女生,担心她们会浪费学校的宝贵资源。如今,女生组成的学术帝国似乎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崛起,而男生时代正在日渐衰微。在某些外语系里,学校甚至采取男生优先制度。也许世界仍然是偏向男性的,但无论如何在校园内,男孩已不再“受宠”。

  从一上学起,男孩在读写能力发育上就比女孩晚两年,然而人们往往要求男孩和女孩在相同时间内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同样的知识。当一个男孩体内的每一根神经都催促他去跑去跳时,他却必须坐得端端正正,一天听上近8小时的课。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他一天大约需要4次课外活动,但事实上能得到一次就算不错了,因为有些学校担心学生运动出事而被家长起诉,所以禁止课外活动。有人认为这会形成一种对男孩越来越不利的校园文化,使他们的行为产生异化。当男孩升到中学,他们在学习成绩、课外活动和职务上不如女生的危险就更大,甚至理科和数学也不再是他们的天下。当女孩忙着占领优秀毕业生名册时,男孩却更多地在健身房里练肌肉块,玩游戏机,或往MP3播放器里下载音乐。

  “女人们将把男人甩得越来越远,然后当她们想成家时,她们会环顾四周,说:‘男人们都哪儿去了?。”刘宏明笑道。

  
男孩儿在学校评价体系中处于弱势

  男孩子在学校的评价体系中处于弱势,主要由三个原因造成:首先是那些男孩出身于独身子女家庭,家长对他们有众多的限制,时时刻刻护着他们,比如有一篇小学生的作文里写道:放假的时候妈妈不许他出去,就买了只小动物陪他,他看着那只小动物在往外爬就想到连动物都想得到自由,自己为什么得不到自由。其次由于学校,特别是幼儿园、小学的老师70-80%都是女性,少数男教师也女性化了,培养出来的男孩子就没有自己的主见,被老师批评起来只会唯唯诺诺。三是社会普遍需要的是乖巧、听话、顺从的人,那些有点叛逆精神的男孩很快被视为异类。〈〈〈

男生故事:乖乖男生“柔弱”“善感”

  丁然白净秀气,一双眼睛含着忧郁,一看就是那种感情丰富,充满心事的人。遇到的是人际交往问题,他在班里受到同学的嘲笑。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他写了一篇多愁善感式的文章,文笔优美,被老师推荐到报社发表。

  应当说,丁然在学校表现不错,聪明,成绩优异,家庭条件好,初中时被妈妈送到国外念了一年书,外语口语出众。因此,他自我感觉一直良好。这次,作文发表,当然也不免露出一些得意之色。可是,当语文老师把这篇文章拿到课堂上宣读时,很多同学表现得大不以为然:什么“装腔作势”、“女性化”之类的词让他的自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丁然为此逃了一天学,后来虽然去上课了,但一直不愿意和同学交往,连那些喜欢他的同学他也不愿意理。他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成绩也不断下降。说起这个,妈妈急坏了。“高中生啦,孩子的学习最让人心焦!”“都怪我不好,把他培养得太细腻了,心眼儿小……”

  他妈妈说,丁家是三代单传,从小就是家里的“重心人物”,受到格外的关注。小时候丁然也挺闹的,两岁时还曾经因为淘气而在头上缝过两针。但自那以后,妈妈就严格限制他的活动,不让他受到任何伤害。爷爷奶奶更是呵护有加,干脆每天看着,不再让他上幼儿园了。他们的理由是,男孩子之间就是爱淘气,打架打坏了怎么办?〈〈〈
美国的"拯救男孩"计划

  在美国,政府开展了"拯救男孩"计划,指出"男孩落后"的原因包括没有父母关爱、缺少男性教师和脂肪含量过高(能导致孩子过度活跃和注意力不集中)。有数以百计的研究表明,电视暴力也和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有关。有人认为,男孩们的现状反映了如今的文化特征:形象缩水的父亲,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文化使学术成就黯然失色,被美化的黑帮文化,等等。男孩比女孩成熟得晚,因此往往也更难抵制这些诱惑和作长远考虑。

  此外,学校也在无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事实上,很多校长认为是男孩本身有问题,而不是学校对待他们的方式有问题。男孩甚至连手指神经都比女孩发育得晚,因此让男孩握住铅笔并写出漂亮的连体字更加困难。这些发育上的差异往往使男孩被视作笨或迟钝,这使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就讨厌学校。

  美国教育专家指出,教育者应该重点帮助男孩们减轻格格不入的感觉,重视男孩的感情世界也会取得效果。有专家正在研究更符合孩子发育特点的学习新方法,这种方法将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考试上。例如,男孩们可以通过数松果来学习数学,可以一边在池塘边闲逛一边学习生物。他们将用《哈利·波特》作为阅读读物,写外星人袭击医院的故事,而不是写如何在医院照顾病人。〈〈〈

相关阅读:

性别教育缺失谁之过?

独生子女是导致孩子性别错位的特殊原因

    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也带来了一种遗憾。有了女儿还想要个儿子,有了儿子也想要个女儿。再生一个不可能,就只能动点小脑筋,给男孩梳个辫子穿个裙子,靠男孩女养或女孩男养来满足自己的一种心理需要。起初是好玩,时间长了就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让他们对自己的性别形成模糊的概念。性别教育看似简单,但教育不当就会出现性别错位。我认为在孩子2岁时就应该有意识地让他们认知自己的性别,幼儿园共用厕所是要坚决反对的。从小不注意性别教育,可能引发相关的社会问题。〈〈〈

    许多家庭对女孩的胆识和行动不断鼓励,一方面来自他们对传统的突破,另一方面也来自他们对女孩的“担心”。就像“跋扈”的爸爸所讲,担心一个女孩子以后受欺负。那么,这样的担心之下形成的勇气,是否能造就女孩真的自信呢?听着她们对男孩们的不屑之词,看着她们张扬的个性,我的心里充满了问号。

  在那一张张高傲的小脸背后,我分明感觉到,有着不易被人察觉的疲惫和孤寂。毕竟,这个世界是由两性组成的,一个性别的自尊与安全并不是由与另一性别的比较得出的,而是需要靠对自己性别的尊重与充分发挥得来。在这样“担心”中长大的女孩,这样舍弃了自己的温柔与细腻的女孩,是否就能获得父母们期望的成功呢?

  如丁然一样被保护着长大的男生也越来越普遍。校园里,你常会见到精致而敏感的男生。他们有的会每天花两个小时来梳妆,有的会一天换三套衣服,有的说话脸红,有的动不动就痛哭流涕———

  我不禁想起一些老教师的感慨:从前的男生常常是老师的安慰!那些小男子汉们总是表现得气概非凡。老远就和你打招呼,跑过来帮你搬东西,热情、有活力、有责任感,班里有什么事,主动站出来承担的一定是男生。“即便淘气,也淘得有股男孩的劲儿,让你还是喜欢!”

  究竟是怎样的教育让男生变成了今天的模样?是过度的保护吗?是过度的担心吗?是从小就缺乏的信任吗?是一切都太顺利吗?家家都是一根独苗。我们不仅要问自己,也要问我们身边的孩子。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渴望的生活是什么,也许他们自己就会给出答案。〈〈〈

性别教育需受关注 兼具男女性格优点最好

    什么是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如人们要求男性行为体现出阳刚之气,女性行为表现出阴柔之美。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受到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而对孩子性别教育的缺失,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结果很容易造成孩子性别角色的错位,带给孩子的将是心灵的扭曲和伤害。因此,正确的性别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儿童的身心发育是否健康,与性别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性别教育已成当务之急

  刘宏明相信,阳刚教育可以重新塑造新一代的男孩,改变现在男孩落后的情况。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师刘军认为,教育应该分性别教育,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地将男性定位成"阳刚",女性定位成"温柔"。刘军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男女分校,而在于男女分校之后采取什么样的教育。"阳刚教育的确可以改变男孩身上的部分不足,但我不知道男孩子拥有细心、温柔、忍让的性格有什么不好,也不知道有的女孩子像假小子一样开朗坚毅有什么不好。一个幸福的人,应该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特质并相互融合。一个教育体制的好坏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使男孩女孩的生命状态都最大限度地舒展。"刘军觉得,实行性别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要给男孩、女孩不同的成长空间,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除了进行性别教育,刘军认为,男孩主观成长动力也很值得探究。"女孩成长环境很复杂,她们要面对广告和影视传媒中大量美女形象,她们的成长参照系是夸张、放大的,要战胜并不容易。但这一代男孩却要轻松得多,他们的成长参照对象是现实中的男人,这样的男性形象是现实的。从男孩成长为男人完全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这样如果没有主观上特别渴望成才的愿望,男孩掉队很容易。而且,男孩是被宠坏了才会掉队的。"〈〈〈

    当然,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的话题永远也得不出统一的结论。心理学家贝姆曾经提出过双性化的概念,认为那些兼具男性和女性传统优势的人具有灵活性,社会适应好,是最容易取得成功的人。这个概念启示我们,吸纳异性的优点并不等于要排斥自己的所长。性别的完善应该是基于本性完善之上的加法操作过程,而不是摒弃本性的减法操作过程。我真心地希望,我们的女孩能够果敢而不失柔美,男孩能够温柔而不失刚毅! 〈〈〈

不让他们串角色:家庭性别教育实例

    不想女儿像我一样男性化 □燕子 35岁 公司职员

  父亲是军人,他不喜欢女孩子过于矫揉造作。印象里高中毕业之前,我没留过长发,总是跟男孩子在球场上踢球乱奔。中性化的我从没觉得自己这样有何不妥。

  上了大学,感觉就不一样了,我发现周围的女孩子们个个会打扮,懂得撒娇懂得发嗲,惟有我粗粗笨笨的,完全不像女生。我身边男性朋友不少,可他们从来都是把我当兄弟看待。女性的自我认知突然被唤醒,我开始渴望像其他女生那样长发飘飘,莲步摇曳。当中的转变大概经过了一两年时间,这中间我特别痛苦,甚至有过邯郸学步的挫败感。……

    当儿子对化妆品感兴趣 □晓尘 31岁 公司职员

  儿子长到三岁半,突然对我的那些化妆品有了兴趣,觉得我的那些小瓶瓶罐罐特别神奇,于是也嚷着要。刚开始我对他的这种倾向蛮紧张的,可仔细观察后发现,儿子其实只是对口红的旋转设计,对化妆品的色彩感兴趣。这下放心了,我拿了支口红给儿子,请他代为保管并告诉他这东西男孩子不需要用,不过当妈妈需要时,他可以把口红转出来帮妈妈涂一涂。对此,儿子很乐意配合。……

    从小让他们不串角色 □周女士 36岁 职员

  儿子和女儿是对双胞胎,刚落地时,全家人都高兴得合不拢嘴。虽然是一儿一女,但我们总是喜欢买同样的衣服来打扮他们,每次别人看到两个一模一样的小家伙都会忍不住围上来看,做父母的总是特别自豪。

  他们长大一点,我们便开始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性别教育。买衣服再也不是一式两份了。我给女儿梳起了小辫子,刻意把两个孩子打扮成不同的形象。洗澡时,我带女儿,儿子跟爸爸。我告诉他们,女孩和妈妈一样,男孩和爸爸一样,两种人是不一样的。

  等他们上了幼儿园,我给他们分了房,当然,房间的布置也是截然不同的风格。不用我们提醒,他们自己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什么都要一样。在学校里也有了各自不同性别的玩伴。我觉得性别角色教育宜早不宜迟。〈〈〈

■相关链接  
  • 性别教育和性教育哪个更重要?
  • 性别革命:新新女生飞扬跋扈
  • 九成女孩教育趋于男性化?
  • 每年上百孩子咨询变性
  • 中小学“性别革命”:女孩泼辣男孩娇弱
  • 印度 向重男轻女思想开刀
  • 男孩不如女孩 阳刚教育能否“拯救男孩”
  • 孩子的性别教育,你上心吗
  •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