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 班主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一位当了12年班主任的N种家访
来源:钱江晚报     2006-3-6 15:30:00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12年,在进入杭州采荷二小前,曾在不同地区的三所小学任教,走进数百户学生家庭进行家访。如今回顾各处家访大相径庭的目的,我仍感慨万千。

  催缴学费的家访

  1994年8月,我在家乡的贫困山区走上工作岗位。因为贫困,几百元的学杂费一些家庭不能在开学初交齐,有的女生甚至靠卖掉蓄了多年的长发交费。而学校的经费也很紧张,教师的工资也时有拖欠。于是,教师就会被分配到未交费的学生家里委婉的催费。

  至今记得1996年上学期开学,班里小张空着手来领课本,学期过半仍然一分未交。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怀着紧张而忐忑的心情一路打听来到她家。灰扑扑的泥房子好像积淀了多年的灰尘,家长带着惶恐的客气出房招待,我在天井旁的一个石凳上坐下来低下头不知怎么开口。母亲自然心知肚明,诉说起了自己的家境;“她爸得了肾炎,今年突然严重起来,为治病已是家徒四壁。肾炎病人不能吃食盐,我们连给她爸买那种病人吃的盐都要发愁啊!”我心中像压了一块大石头,紧张得额头冒汗,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离开他家的。

  学期结束,孩子仍然没有把钱交上。听同事说,最近孩子家里收获的板栗刚刚出售,我怀着试试看的心情,第二次踏进了她的家门。在原来的那个石凳上坐下,我感觉到空气中有一些紧张。孩子的爸爸开始算账给我听:“身体一直不太好,上山打野兔打不成了。卖了板栗,还了些账又添了些药就没有什么钱了。反正交不起学费,下学期我不准备再让她读下去了。”说完,双方便陷入许久的沉默。我感觉特别尴尬,几乎是逃着离开了孩子的家。后来,我用近一个月的工资垫付了孩子的学杂费,但每每回想起那两次家访的情景,心中仍久久无法平静。

  为了分数的家访

  1998年8月,我选调进家乡的县城城区小学任教。那是一所新创办的学校,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尽快名声鹊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考试成绩被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于是,家访就围绕着考试展开,原因往往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滑坡,考试分数偏低,家访就是要告诉家长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危机,要怎样补课,怎样监督。

  我班里的小郑是位很活泼的女生,1999年下学期,接近期中考试时她仍像往常一样无忧无虑,老师和家长却忧心如焚。某日我按约好的时间登门家访,门一开,孩子的妈妈首先堵在门口,食指竖在嘴前“嘘”了一下,使我一阵错愕。小郑此时正坐在餐桌前做作业,我进门时都没有转头看。在家长的带领下,我蹑手蹑脚地远远绕开孩子,步入里面的房间。虽然离客厅已经隔了几道墙,但家长仍不放心,我们的谈话像是秘密会谈一般压着嗓门,让我很不适应。家长非常客气,不但准备了新鲜水果,而且听我说话像优秀学生一样专注。我提完要求,他们一个劲儿地说配合,还反复请求老师一定要严格。

  双方具体做了哪些约定我已遗忘,最难忘的却是那种气氛。小郑自始至终都没有像其他孩子接受家访那样,出来端茶问好递苹果。直到换好鞋子准备出门,她才转头看我一眼表示问候,又认认真真地埋头苦学。家访之后,她的成绩确实上去了,但明显不如以前快乐,身体却比以前更胖了,我想这和长时间坐在位子上做作业,活动太少不无联系。

  留住生源的家访

  2001年8月,我应聘至某发达地区的民办学校任教。因为生源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老师的家访目的自然而然地成了“留住学生”,所以有转学、退学念头,或对学校意见较大的家庭都被列入了家访名单。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学校的敏感期,因为即将开始预交下一学年的学费,下学期能留下多少学生至关重要,选择这时家访最为常见。

  2004年上学期,班里的学生小夏被我圈定为家访对象,原因是他对本校的寄宿生活颇不认同,反复流露出对“天天在夕阳下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渴望。按该校的理念,若不对这样的想法采取家访等有效措施,就会影响到家长的观念导致转学;在同学中蔓延的话甚至将动摇“军心”,导致更多学生流失。

  这样的家访是一种说服,我不得不整理一些有利于自己观点的案例,以备应急之需。家访时,我在了解到家长左右为难的矛盾心情后侃侃而谈,讲本校体制的优越性和相关的事实材料,讲孩子在本校学习将会出现的美好前景……最后说得家长十分欣慰又满怀信心地决定让孩子继续就读原校,家访的主要目标就此宣告达成,心中升起些成功的喜悦。如今那位叫小夏的孩子还在原校就读,他是否还做着“天天背着书包回家去”的梦?我不得而知。留在本校就读,掐灭那个小小的梦想是否真是他发展的最佳的惟一的选择?因为教育过程的不可重复和不可逆转性,这个假设是否能够成立其实无法验证,然而它却始终让我难以释怀。

  从“功利”中醒来

  现在想来,不管是为缴费、分数,还是生源,实际上都是功利色彩很浓的家访。由于客观或主观的原因,这些学校倡导的家访已经偏离了家访的本义。

  在采荷二小的一段日子里,我终于能静下心来反思过去。什么是家访?为什么要实施家访?实际上,家访的真正目的应该定位在为了使学生“成人”上,家访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学生及其家庭提供必要帮助。我希望能让我的学生与家长在我的家访过程中收获一种关心一种温暖,使她们更具有信心和力量。

  纵观我所亲历的种种家访,从功利走向非功利,从为了学校为了自己走向为了学生为了他人,我领悟了家访的本真,获得了教育的回归。这种回归让我欣慰,使我为自己过去只能顺从学校意志,没有发扬一名教师的独立人格而深感惭愧,也让让我告别过去,从此经得起内心的拷问。

■相关链接  
  • 一位当了12年班主任的N种家访
  • 班主任工作经验点滴共分享 如何真情打动学生
  • 拷问高等教育:谁让大学生走入“低薪时代”  
  • 全国人大代表 蔡达峰:高考改革须“正本清源”
  • 教孩子礼貌待人
  • 提高孩子利用时间的效率
  • 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吗?
  • 时间观念映射童年教育
  • 来谈谈少男少女的初恋
  •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