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走过六月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历届高考尖子生语文学习经验谈
来源:百灵社区     2006-4-13 10:38:00
 

李欣 (1995年广省高考文史类第一名 华南师大附中学生)

打好语文基础,有何好的做法?

我认为,做好知识归类很重要。我认真地对中学阶段的十二本语文课要进行了知识归类。归类分难读难懂字词、名家简介、文学赏识、文化常识四大类,我从每一篇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抄在本子上,一有空就反复阅读、记忆,力求做到不遗漏课本上出现过的任何一处知识点。这样一来,每次考试遇到这方面的题目,我总是充满信心地去做,正确率也便因此提高了。此外,我有一个“钻牛角尖”的习惯,这个“钻牛角尖”就是对不懂或读意不明的字词,或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无论是语文课本中的,还是报纸和杂志中的,我都会立即求助于字典,一定要把它弄懂记熟,甚至抄录在归类本上才罢休。

【评】平时化整为零做好知识归类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地考前抄笔记,以课本为基础作归类而不是抛开课本,归类后不断阅读和记忆而不是归类完就了事,这三条是该生有别于一般学生做语文笔记之处。重平时、重课本、重常记,加上重弄懂,构成“四重”法,很有借鉴的价值。

罗翠真 (1993年广东省语文高考第一名 广东广雅中学学生)

你能获得高考语文第一名,主要有什么秘诀?

有道是:“台上三分钟,台下百日功。 ”要想高考成功,平时一定要下苦功。我的公开秘密就是平时要下苦“功”。语文考试,考查面广,复习量大。这样的高要求: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必须注重平时的积累。我的体会是唱好“三部曲”:独立复习——认真听课——知识积累,三点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预习,强调独立,是指不要看参考书之类,一定要依据“阅读提示”来认真看文章,并结合“思考和练习”,思考解答的方法和思路。对不能解答的问题,打上记号,留到听课时解决。若老师讲课没有谈及,则一定要问。对语文基础知识之类的问题,就应该自己动手查阅工具书解决。

听课,关键是认真。何谓认真?一要根据老师的教学目标和讲课思路听好讲解内容;二要注意做好记录,划上相关的符号,为课外作消化理解和知识归类作基础;三是积极思考和参加训练。这里,有一个问题要弄清楚:有人认为,现在的高考,基本上是考课外,听不听课,学不学好课文,关系不大。这并不对。上课,是为了透过课文这个实例的分析理解,进行高考知识点的学习和训练。课文是一种载体,虽然高考并不直接考查对课文的理解,但却会考查课文中出现的种种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我们学课文,主要是打好语文基础和培养语文能力,它与高考息息相关。离开了课文的学习,高考语文的学习和能力培养,就是空的。所以我非常重视听好语文课,非常注意从老师的讲课中吸取营养。

知识是否丰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靠积累的。积土成山,积水成河;聚水成塔,集腋成裘。积累,是最基础,又是最重要的掌握知识的方法。没有持之以恒的积累,再好的记忆,再好的资质,都不顶用。在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中,我按老师编织的“高考语文知识结构归类要点”为纲,分门别类进行归类,三年的功夫,没有白费。在高三总复习和综合测试时,我已经有厚厚的几本归类笔记,拿其他参考书跟它比,我觉得还是我的归类丰富和适用于自己的实际。而且,通过长期的归类,我也培养了良好的治学方法和习惯,相信这对我一生的学习,都会有用。在语文高考中,我能获得省第一名,重视归类,是主要原因之一。

【评】“唱好‘三部曲’”,反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过程和习惯。预习(上课前期)——听课(上课过程)——积累(下课后期)形成一个以自我学习和复习环节时,该生分别强调“独立”、“认真”、“积累”,说到了点子上。它强调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态度。同时,能正确理解语文课本学习与高考的关系,这是一般学生所没有深刻领会的。学生参加语文高考,主要还是靠六册课本的学习作为媒介,作为实例,以此学习和掌握语文高考知识和培养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能悟出磨炼做知识归类的积累功夫对治学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也是过人之处。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复习好 要营养
  • 考场紧急情况处理
  • 应对高考 考生膳食有讲究
  • 哈尔滨工程大学招生专业介绍
  • 香港Baptist大学
  • IT毕业生前景看好薪水走低
  • 陕西19所高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将全部撤销
  • 专家称考公务员热的背后是大学生对创业的恐惧
  • 不得收取幼儿入园赞助费广东省逐步取消学前班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