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试题评析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2006年高考文综历史新大纲解读及复习建议
来源:转载     2006-5-5 10:49:00
 
    北京东城教师研修中心张淑兰

  与考生心语交流

  考场如战场,备考似攻关。

  知己亦知彼,百胜不费难。

  史实要明记,概念重内涵。

  解题训思路,综合靠相联。

  2005年高考文综试卷分析

  高考文综教育部考试中心ABC卷

  高考文综北京、天津卷

  高考历史上海、广东、江苏卷

  2005年高考文综试卷结构分析

  Ⅰ卷Ⅱ卷分值结构未变。 Ⅰ卷选择题(共35题)共140分,Ⅱ卷非选择题(全国每卷4题,京卷6题)共160分。

  题量:全国卷共39题, 第39题为综合题60分。北京卷40题,39、40两题综合63分。

  史地政三科内容考查分值有变,政治历史减少,地理增加,各为100分,即1∶1 ∶1。

  历史选择题12题48分,二卷学科综合32分,三科综合20分,共100分。

  2005年高考文综试卷主要特点

  从试题内容看文综试卷主旨——注重基础主干知识,以学科内综合为主。

  从试题形式看文综考试立意——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突出考查运用知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

  从试题选材看文综考试特色——注重现实问题,突出应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从试题评判看文综考试趋势——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高度关注新观念和新意识。

  文科综合考试在注重能力考查的同时,还注重对考生人文素养的考查。

  “滇王之印”的书法篆刻艺术( C卷13题)

  以艺术家艺术创作中的“意境”为题,画家马格利特的烟斗( C卷28题)

  以唐朝诗人杜甫的诗句为题(C卷18题)

  图画、图示、( 京卷14/15/37题)

  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的把握

  把握大势,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

  明确轻重,主干内容是指重要历史现象沿革转承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人物 。

  合理延伸,抓住主干内容进行联系建构和问题探讨,使单一孤立的历史事件形成为有意义的知识系统。

  全面掌握重要的历史知识是高考制胜的基础。要素:形式(时间和地点)、条件(背景原因)、具体形态(内容或表现经过)、价值形态(作用或影响)。

  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是在新的历史情境下分析问题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

  避免混淆同类概念,落实比较这一环节。

  中国古代史复习要点提示

  中国古代史主干知识

  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发展;

  中华文明的世界地位与历史贡献;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社会生活的进步与发展。

  综合看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经济上两大区域,农牧互补,你我难分。

  历史上看,长期历史过程:统一时期的形成;统一与分裂的关系,统一是基本规律,分裂时期也孕育统一因素;为统一做出贡献的人物。

  政治角度看,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促进统一的作用,多民族的特征,国家职能。

  2005年文综津卷15题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回答14~17题。

  15)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2005年文综沪卷秦统一题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

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05年高考历史上海卷北宋题

  7)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北宋长期与辽、夏并立,其原因是

  国力虚弱*

  豪强争权(东汉现象)

  藩镇割据(唐代现象)

  分封诸侯(西汉现象)

  北宋的特点是“积贫积弱” 。

  05年高考历史苏卷辽政治制度

  4)下列政治制度中属于辽代的是

  猛安谋克制(金代制度)

  “番汉分治”*

  察举制度(西汉选官制度)

  行省制度(元朝地方行政制度)

  05年高考历史粤卷西藏题

  4)

雍正以后清朝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①驻藏大臣

  ②都护(汉唐时期设立的管辖西北边疆的机构长官,明清时已不再设立)

  ③宣政院(元朝设立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

  ④达赖、班禅

  A. ①② B. ② ③

  C. ①④* D. ② ④

  05年高考历史沪卷明朝题

  29)明太祖与奏章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问题:( 6分)

  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

  这则材料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

  05年高考历史沪卷明朝题答案

  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殿阁大学士。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决定改革成败的诸多因素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是否采取了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措施。

  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作后盾,得到统治者或民众的支持。

  是否有支持改革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改革者的政治素质和意志是否坚强。

  2005年高考广东历史卷29题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以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请问当时的社会危机有哪些表现?王安石变法涉及财政、军事、教育等多方面,请概述其中有关教育改革的措施。你如何看待这些教育改革的措施?

  2005年高考历史粤卷29题答案

  表现: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冗兵、冗官、冗费;辽和西夏的威胁。

  措施: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看法:有利于教育发展,有利于人才选拔。(12分)

  2005年高考历史粤卷29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的掌握情况及评价问题的能力。

  前两问教材有明确叙述,第三问评价时要基于对变法措施细节内容的理解。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是废除死记硬背的内容,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为教育增添了活力。整顿太学,直接为优秀者授官,有利于培养变法所需要的人才。

  古代经济发展主要因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前代农民战争的推动,统治者调整政策。

  兴修水利,改革工具,推广先进技术。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时间紧压力大 5大策略助你高考前高效记忆
  • 03年港大生:那年我考上了香港大学
  • 在国外“改造”了一个超级天才
  • 北美见闻:加拿大国民的爱憎令人费解
  • 高考语文备考:文言实词释义专项训练
  • 2006年高考数学:高中数学要以函数为纲
  • 英语对比性练习集锦
  • 名师解读2006年高考政治新大纲
  • 2006年高考理综物理新大纲解读及复习建议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