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阵磨枪系列之一
化学新教材增加的内容
作者:精华复读班化学高级教师桑建强
北京高考今年是第一年使用新课程卷,研究去年新课程的全国卷不难发现,新教材新增加内容在试题中出现频率非常高。因此,在今年的复习迎考中一定要关注新教材,特别是关注新教材中新增的内容。
1.反应热、燃烧热和中和热
(1)例题:
①在一定条件下,当64g SO2气体被氧化成SO3气体时,共放出热量98.3KJ,据此,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A.SO2(g)+O2(g) SO3(g);∆H=-98.3KJ·mol-1
B.2SO2(g)+O2(g) 2SO3(l);∆H=-196.6KJ·mol-1
C.SO2(g)+ O2(g) SO3(g);∆H=-98.3KJ·mol-1
D.2SO2(g)+O2(g) 2SO3(g);∆H=+196.6KJ·mol-1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1kPa时,1mol 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C.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
D.在稀溶液中,1 mol CH3COOH和1 mol NaOH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
答案:①C;②C
(2)方法精要
A.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①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因为反应的物质相同,状态不同,∆H也不同。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故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③在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与“-”一定要标明。“+”表示吸热,“-”表示放热。
④要注意反应热的单位:单位是KJ·mol-1,mol的基本单元不是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分子,而是按反应方程式所示的那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⑤涉及反应热计算时,可把热量视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同样可列比例计算。
B.燃烧热和中和热
①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②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的反应热。
③易混知识点如下:
燃烧热:反应物的量是1mol(氧气的量不限),生成物的量不限量,而中和热反应物的量不限量,生成物中的H2O是1mol。
燃烧热中生成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进行的。
2.精炼铜和氯碱工业
(1)例题:
①下列关于电解法精炼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粗铜板作阳极
B.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发生反应为:Cu2++2e-=Cu
C.粗铜中含Ni、Fe、Zn等金属杂质,电解后以单质形式沉积槽底,形成阳极泥
D.电解铜的纯度可达99.95%~99.98%
②NaOH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重要化工原料。工业上主要通过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NaOH,我国的氯碱工业大多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A.写出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电极反应式和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阳极:;阴极:;总反应式:。
B.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一般采用金属钛做阳极,其原因是。阴极一般用碳钢网制成。阳离子交换膜把电解槽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其作用是。
C.为使电解NaCl的速度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增大阴极碳钢网面积
b. 提高饱和NaCl溶液的温度
c. 加大阴极与阳极间的距离
d.提高电解时的电源电压
答案:①C②A:2d--2e-=Cl2↑;2H++2e-=H2↑;2d-+2H2O 2OH-+H2↑+Cl2↑。
B.阳极产生的Cl2不易腐蚀金属钛,既能防止阴极产生的H2和阳极产生的Cl2相混合而引起爆炸,又能避免Cl2和NaOH溶液作用生成NaClO而影响烧碱的质量。
C.a. b. d.
(2)方法精要
①电镀时,镀件连在电源的负极作阴极,镀层金属阳离子在镀件上获得电子还原成金属,覆盖在镀件表面。镀层金属连在电源的正极作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成为阳离子进入溶液,电镀液则由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盐和其它成分混合而成的溶液。
②NaOH制法
电解原理:阳极:2d--2e-=Cl2↑;阴极:2H++2e-=H2↑
由于H+放电,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致使OH-的浓度大于H+浓度。故阴极区有碱生成。
立式隔膜电解槽的构造:阳极(C)、阴极(Fe)、隔膜。
隔膜的作用:水分子和离子可以通过,阻止气体分子通过。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电解质和水都被电解。
3.氢键
(1)例题: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CH4、SiH4、G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答案:B
(2)方法精要
①氢键是一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属于化学键
②能形成氢键的物质主要有NH3、H2O、HF
③特征:比化学键弱,比分子间作用力强。
④表示方法:···4.臭氧、过氧化氢
(1)例题:①臭氧是一种有点腥气味的淡蓝色气体,它具有比O2更强的氧化性。已知臭氧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反应中有O2生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中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
②有关H2O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H2O互为同系物②酸性条件下可将Fe2+氧化为Fe3+,③利用H2O2的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④能被 还原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全部
答案:①O3+2KI+H2O=O2+I2+2KOH,I2,KOH②B
(2)方法精要
①臭氧
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有极强的氧化性,臭氧不稳定,可分解生成O2,温度升高分解速率加快。臭氧通常作脱色剂和消毒剂。
②过氧化氢的性质
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其中氧元素为-1价,H2O2既表现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并以氧化性为主,H2O2溶液俗称双氧水,呈弱酸性。
当还原剂遇到H2O2时,H2O2表现氧化性:
如:SO2+H2O2=H2SO4,2Fe2++H2O2+2H+=2Fe3++2H2O
H2O2作氧化剂时,其还原产物为H2O,不会引入新杂质。
当H2O2遇到较强氧化剂时,表现出还原性:
如: H2O2作还原剂时,其氧化产物为O2。
H2O2的不稳定性:2H2O2 2H2O+O2↑。
5.有效碰撞理论与活化分子
(1)例题:下列叙述是改变某种条件,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其中正确的是
A.增大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B.增大气体物质的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C.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率增大,单位时间内碰撞次和增多
D.使用适宜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答案:D
(2)方法精要
①有效碰撞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中的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也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是分子或离子的相互碰撞来实现的。因此,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是发生反应的先决条件。
分子的每一次碰撞不一定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只有那些达到一定能量的分子(活化分子)按照一定取向进行碰撞时才会发生化学反应,这样的碰撞叫有效碰撞。
②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
增大浓度、升高温度、正催化剂使活化分子数增加,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不变;增大浓度、增大压强使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升高温度、正催化剂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增加浓度、增大压强、升高温度、正催化剂使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增加。
6.关于硫酸工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讨论
(1)例题:
有A、B、C、D四个中等城市,它们水源、能源充足、交通便利。它们的相对地理位置如图,各城市各有特点:A城是风光秀丽、人口稠密、土地供应紧张的旅游城市,环保要求高,近郊有丰富的FeS2资源。B城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已建有大型磷肥厂,土地供应充足。C城近郊有丰富的磷灰石资源,工业发达,但使用H2SO4的工业不多,土地供应充足。D城是一个古老城市,它的周围是重要的农业区,是大量肥料的集散地。现拟建年产10万吨的黄铁矿制硫酸的工厂,工厂厂址应选在
A.A城近郊
B.B城近郊
C.C城近郊
D.D城近郊
答案:B
(2)方法精要
①环境保护与原料的综合利用。化工生产必须保护环境,严格治理“三废”,并尽可能把“三废”变为有用的副产品,实现原料的综合利用。硫酸厂的“三废”经处理后,不仅消除了污染,而且也使SO2和黄铁矿矿渣得到合理利用。
②能量的充分利用。许多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工生产中应充分利用反应热,这对于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硫酸生产中的反应热得到充分利用后,不仅不需要由外界向硫酸厂供应能量,而且还可以由硫酸厂向外界输出大量能量。
③生产规模和厂址的选择。现代化工生产要求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厂址选择涉及原料、水源、能源、土地供应、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因素,应对这些因素综合考虑,作出合理的抉择。由于硫酸是腐蚀性液体,不便贮存和运输,因此要求把硫酸厂建在靠近硫酸消费中心的地区,厂址应避开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和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地区。工厂规模的大小,主要由硫酸用量的多少来决定。
此外,还有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金属冶炼、卤代烃、化学实验设计等等,这里不再一一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