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三步骤” 护航学生高质量发展 ——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综合治理工作探索与实践
平安是校园发展的基石,安全是育人工作的底线。作为三明学院对台合作办学的重要窗口,海峡理工学院始终将校园综合治理作为办学治校的压舱石,面对闽台合作项目独特育人场景,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创新实践,凝练总结出“一宣二建三跟踪”的工作机制,以闭环性思维、系统化举措织密安全防护网。 copyright www.Chinaedunet.com
本文来自www.Chinaedunet.com
以“全域覆盖”筑牢安全思想防线
内容来自www.Chinaedunet.com
“教育为先、宣传为要。”为让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真正入脑入心,学院从“常态化教育”与“多元化传播”双管齐下,构建起无死角的安全宣教体系。
内容来自www.Chinaedunet.com
中国教育网
学院精心编撰《海峡理工学院安全案例汇编》,聚焦国家安全、网络反诈、心理健康、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反邪教等关键领域,坚持每月一主题,开展安全教育专题讲座,以“真实案例+专业讲解”形式,变抽象知识为生动警示。今年以来,学院累计发布安全教育推文60余条,制作主题海报8版,编发安全简报6期,拍摄宣传短片2部,以更生动的形式传递安全理念,形成“线上+线下”“文字+影像”的立体宣传矩阵,让安全意识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www.Chinaedunet.com网络,www.Chinaedunet.com
www.Chinaedunet.com网络,www.Chinaedunet.com
以“双基夯实”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www.Chinaedunet.com网络,www.Chinaedunet.com
www.Chinaedunet.com
坚实的队伍与完善的机制,是校园综治工作落地见效的关键。海峡理工学院通过“建强队伍”与“健全机制”,为校园安全搭建起稳固的“四梁八柱”。 copyright www.Chinaedunet.com
在队伍建设上,学院成立由党委负责人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及全体辅导员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院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构建起“党委主管、分管主抓、团学负责、班舍协同”的四级管理体系,确保责任层层压实、不留盲区。同时,学院充分发挥大学生退役士兵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成立“军鹰功能型党支部”,组织退役学子参与常态化安全巡逻,让“迷彩力量”成为校园一道流动的安全屏障。
在机制建设上,学院建立健全“周研判、季总结”工作制度,每周召开思政例会分析安全形势、排查风险隐患、研究应对策略,确保安全隐患“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每季度召开安全专题工作会议,系统复盘阶段工作成效,精准部署下阶段任务,让安全工作始终有计划、有方向、有落实。此外,学院还构建“院领导—科室负责人/党支部书记/辅导员—班级—宿舍”四级责任链条,将责任细化到岗、明确到人,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安全责任闭环。 www.Chinaedunet.com网络,www.Chinaedunet.com
内容来自www.Chinaedunet.com
以“闭环管理”守住安全最后关口 内容来自www.Chinaedunet.com
中国教育网
“隐患不除,安全不保。”海峡理工学院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跟踪隐患整改”“跟踪重点人群”“跟踪工作落实” 的闭环管理模式,将安全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本文来自www.Chinaedunet.com
本文来自www.Chinaedunet.com
在隐患整改跟踪上,学院推行“白加黑”巡查制度。白天由院领导带队巡课,关注跟踪课堂纪律、教学质量,同步排查课堂及公共区域的安全隐患;夜晚由学生会权益部开展宿舍抽查,重点关注住宿安全与学生动态。每逢节假日前,学院还会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隐患清单+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与完成时限,确保隐患“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销号一处”,绝不允许“旧隐患未除、新隐患又生”。 www.Chinaedunet.com网络,www.Chinaedunet.com
本文来自www.Chinaedunet.com
在重点人群跟踪上,建立心理异常、学业困难、网络活跃群体等重点关注群体档案,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提供个性化帮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安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
在工作落实跟踪上,学院对安全宣传、隐患排查等各项工作,建立“任务部署—过程跟踪—效果评估”的全流程跟踪机制,定期核查工作进度与落实质量,杜绝“走过场”“打折扣”现象,确保每一项安全举措都能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连续四年的校级“平安先进单位”荣誉,是海峡理工学院综治工作的有力见证,更是持续前行的动力。学院将继续坚守“育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在现有治理模式基础上补短板、强弱项、提效能,以更扎实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为高校校园安全治理探索新路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保驾护航!(李泽鑫 陈勇 罗智捷) www.Chinaedunet.com网络,www.Chinaedunet.com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