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考 成考 >> 高手支招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自考名师指点会计冲刺:考试有明显的规律
来源:新浪教育     2005-10-25 9:18:00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光临嘉宾聊天室,今天我们很荣幸请到了黄胜老师,他在自考辅导里面有好的声誉,请黄胜老师跟广大网友打个招呼。

  黄胜: 各位网友大家好,希望访谈可以给大家带来好的学习辅导,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主持人: 谢谢黄老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会计制度设计》的特点?

  黄胜: 这门课程在整个会计学中间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知识覆盖面是最宽的,基本上把以前大家学的会计,基础会计、财务会计、高级财务、财务管理等课程在这门课里面都有涉及。第二,这门课是一门设计课,所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内容有所加深。这门课相对来讲不是太好学。

  主持人: 下面请黄老师介绍一下如何学好这门课程。

  黄胜: 这门课程的学习,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和考试的角度来看,它的知识覆盖面很广,相对来讲不太容易把握,但是课程来讲,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门课有四个考试的题型,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和综合设计题。第一个题10分,第二个题20分,第三个题20分,这样一来,最后一个大题是50分。这门课最终考试的好坏取决于两个大题,综合设计的50分和简答题的20分。简答题4个,综合设计3-4个,后面是7个左右的小题,占整个分值的70分,如果把后面的大题70分的题抓准了,考试就及格,一个综合设计题没做对,考试就及不了格。这么多课的考试的关键就是最后的大题,最后涉及到的面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如果从学知识的角度来讲,这门课的要求该更高了。应该是说,怎么来说这个问题呢?好比说你新到一个公司做会计主管,怎么进帐?招聘几个员工?如何分工?如何组织会计核算的过程,会计部门如何协调配合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这些内容都应该在我们这门课程里面有所涉及。但是由于自考的特点,这些灵活的知识点,或者是要求比较高的理论的知识掌握,这门课在一般的讲解中不要求有过深的讨论。

  主持人: 《会计制度设计》是会计审核里面重要的一门,请您介绍一下如何把这门课学好?

  黄胜: 如果从会计学科上面来讲,涉及的知识面非常的广,刚才我提到了一些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等等,应该说从会计的课程来讲,选修或者是相关的课程就不提了,主观课程一类是核算型的课程另一类是属于偏管理的,比如财务管理。

  这是两类不同的方向,因为学过会计的同学是知道的,会计具有的职能一个是审核职能,另外是一个高级管理的职能。从核算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基础会计掌握的要好。从管理的角度来讲,主要的课程是财务管理。当然作为一个合格的会计师,需要税法相关的法规知识,这方面记忆要求的多一些。剩下的还有一些审计学的课程,有一些从事审计方面的技巧,主要是几大方面,每一个学科有自己的学习特点。

  主持人: 请黄老师介绍一下,在答题的时候有什么技巧?

  黄胜: 《会计制度设计》这门课答题的话,这类考试有四个考试的题型,单选、多选要求绝对准确给分。简答有一个特点,不需要对每个条款展开答,好比说简答题,答的时候只要把条款答出来就可以了,标准答案不需要展开。前面某一条说的不够准确,辅助性的做一些说明是可以的。一般的简答题不用答的太罗嗦。

  第二,每天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还有一个特点,考试时间比较充足,大多数的同学半小时就可以做完了。所以你在答题尤其做综合题的时候,尽可能全面一点,理顺一些,尽可能把考试时间用够。第二答题的时候,尽可能把该需要的空间提前准备好,组织好思路,答的内容充分一些。再就是综合设计题,往往遇到有一些题目不是太准确,未必这些题非要做,因为综合设计题从10分到25分不等,你要尽可能的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描述一些,多少可以拿到一点分。

  主持人: 请问黄老师,答最后的大题的时候有什么固定的套路吗?

  黄胜: 应该说不存在,大题的话最后50分综合题,一般考3-4个小题,出题的规律是有的。答题谈规律,题与题不一样,只能一个题型一个题型的讲。

  综合设计而言,考试是三个大题3-4个题,每一个题答的话,有这么几种题型,一类题型是关于会计科目的设计和核算题型,第二种题型是关于业务流程。第三个题型是关于会计制度针对某一个业务内容的会计监控与核算设计的基本要点。第四个大的出题的角度是关于会计报表的设计。再一个考试的题型是关于原始凭证的设计。主要是五大出题角度。每个题的答题思路和学习掌握的方法都是不完全一样的。

  我们在这里如果一会儿有时间,对个别的题进行讲解。

  主持人: 请问黄老师某一个业务的监控与核算制度的设计的基本要点里面,你觉得有什么好的技巧?

  黄胜: 这个题目应该是这样的,像某一个业务的监控与核算设计的基本要点,这个题型从教材的第7章和11章都涉及到,每一章都有这样的知识点。这个出题的角度,从第7章到第11章的内容都有可能涉及到。从内容上来讲,7章到11章一共涉及到八个这方面的业务内容,任何一个针对监控与核算设计的基本要点都有可能考试涉及到,这是第一。要掌握这个知识点的话,恐怕在这里不可能跟大家能够说得透,最好大家听听我在自考365做的串讲。我在这里简单说一下。

  全部掌握一个一个背的话特别难背,这不是靠背能够解决的,要掌握教材12页,关于内部控制的控制方式的八个点,里面涉及到八个内容,每个方式具体是怎么操作和运用的,掌握这里面的基本理论,对最后掌握整个知识点极其重要。

  第二,具体怎么掌握,我在串讲中说分三部分,第一个是任何一个业务,这个业务的基本流程是什么,我想凭生活经验和掌握的基本知识,大多数同学可以把基本的流程说的差不多,当然你可能说的不够专业,你可以结合教材做一个总结,或者听我讲课把这个流程讲出来。第二个就要用到我刚才讲到的第12页,内部控制的控制方式的第一个方式组织规范控制中提到的不相容植物原理,来对这个业务流程中的哪些业务是不相容的,划分出来,这是完成的第二步内容。这步的内容基本上解决了我们基本要点的第一条内容,就是哪些业务是不相容的。因为你根据流程哪些业务是不相容的,这就基本上解决了第一个方面的要点。剩下的要点怎么解答?你刚才说应用的不相容植物原理对刚才的流程做了划分,第三个针对你划分出来的流程鉴定出来哪个是不相容植物。这就把每个内容的解答要点归纳出来了。

  以上是我说的原则思路,不是针对教材上的某一个知识点,是适用于第7章到第11章八个方面的全部内容,理解不好的话,还是听我串讲。

  主持人: 谢谢黄老师的精彩辅导,刚才非常精彩地跟网友总结了很好的办法。下面请黄老师简单介绍一下,在辅导课的时候,考试容易犯什么样的错误?

  黄胜: 这门课犯什么错误的话,可以这么说,在面授的串讲辅导中,有的学生提的非常有难度的两种问题,一个是关于监控制度涉及到的要点,涉及到八个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的要点大概又在六条左右,死记是非常困难的,有的同学说,这个东西掌握不好,怎么掌握。我刚才说了思路。

  第二个提的非常有难度的是关于业务的操作流程,我们教材考的特别的频繁,考了四年五个题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平均每年的分值在15分以上。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在教材的第7章和第8章,第9章也有涉及到。这个流程在教材上看就是一个图,比如说我们教材的246页和247页,这有一个送货制下的进货业务,这样一个业务的流程,有的同学说,经常考这样的流程图,但是不知道怎么掌握,不知道怎么背。这种题型它怎么考呢?从自考的规律来看,第一个,这个流程涉及到的各个工作职能,第二个角度,往往这个流程中涉及到一式多联的凭证,这种多联式的凭证问你每年的凭证都是怎么流传的,最终它的去向如何。第三个可能针对这个业务设计某一个形式的对内报告。主要从这三个角度来考,掌握来背的话,并不需要从三个角度来掌握,掌握的技巧是这样的,你应该看到这个流程图案,标的有顺序号,每个业务的操作顺序号,你应该从业务的思考业务怎么做的。比如246页的教材流程图,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涉及到某一个环节干什么。这么来思考记忆它是非常容易的,可以说基本上不要背,我认为这个方法在实际讲课的时候,讲一遍大多数同学都可以背下来,基本上用这种方法来掌握这个流程图的话,所有的流程图都可以记下来。是思考流程辅之以记忆就能够很轻松。

  主持人: 谢谢黄老师,刚才黄老师给大家介绍了非常好的记忆方法。请黄老师说说做多选题有什么技巧。

  黄胜: 综合设计题是说的重中之重,简答题只需要答要点就可以了,觉得要点表达准确就没有必要展开。选择题涉及到的特点是教材知识面放散,教材上很多内容都可以出这个题。但是选择题不需要背的太死,间大题四条、五条记不住就答不了,选择题有多少条内容都在备选项里面写出来了,选择题的方法是掌握的面要广,不需要背的死,但是要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就可以了。只能说选择题是掌握学习的方法,考试的方法没多少,这门课很多是理解和记忆的,关键是在学习的时候,掌握的不需要很细、很精。简答题要掌握的准确。综合设计题要综合理解全面掌握。

  主持人: 下面有几个网友的问题。答题的时候如何用术语来回答,因为他从前不是学会计专业的。

  黄胜: 这个问题应该问的我觉得说明这个同学对会计学科的理解很成问题。每年也有这样的问题,说老师我连基础的会计都没有学过,听你们的课有戏吗?我说《会计制度设计》是相当难的课程,不是对原有知识简单的加深,知识面非常广,如果没有一点基础,学这门课应该是有难度的。这么多的专业知识、专业名词如果一点听不懂,恐怕你付出的 比别人的几倍的精力和代价来死记。不是说听我的课一定能过,因为根据多年的情况来讲我的压题还是有一定的准确度。所以你死记了,是可以,但是有些地方,关于会计核算这一块,因为我们讲的是设计课,对核算,对前面几门课里面来讲,它是一个积累课程。不会针对某一个业务来详细的讲解怎么核算。这个题型每年是多少分呢?在15分到25分不等,你可以想象重量程度。如果你想及格,会计核算一点不会,除非你其他的都背的一点都不差。

  主持人: 黄老师说的非常好,一定要打好基础才能过关。每年考试是做真题还是模拟题好?做真题怎么发现考虑规律?

  黄胜: 我的学生听了我的课,就最好不要做什么资料,我平常讲的知识点掌握就够了。其他的资料都不要看,都是张以宽写的两本教材,他写的有一本《会计制度设计》是01年出来的,内容非常少,而市场上辅导资料书不少,我在北京的市场上大概可以见到5本左右。我反对做大量的练习题,当然如果你没有听黄老师的讲课要做大量的练习题。我的要求是这样的,考试有明显的规律,根据考点来做题,可以根据一套题来设计很多捐资。我举一个例子,教材267页一直到278页,这里涉及到一个商品的核算方法,讲的是这个内容,它一共讲了四种方法,这四种方法的使用范围就是一个考试点,就这个考试点可以出7个选择题如果你做资料的话,这个人写的资料那个人写的资料,就是针对这个知识编的某一个题但是你真的做了,考试的时候并不一定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考的是这个知识点。所以我要告诉同学,你需要掌握的是我说的知识点,我每年给大家出模拟题从这个题来讲覆盖面是非常可观的。有一个同学头年没过,第二年拿来对,承认我的题是比较准的。所以我提的要求是,大家需要的是死扣教材上的知识点比较重要。

  剩下的一个问题是说掌握每年考试的规定问题,作为一般的同学来讲,让你掌握考试的能力,你这个能力有所欠缺。老师来讲课老师会给你说出考试规律,如果老师说不出来重点难点,老师的考试水平就有欠缺。我每年跟我的学生讲你不要做太多的练习题我说的掌握好就行,我说的知识点掌握清楚就好,我出题目不要把题目做会,要把我的题目的涉及到的知识点掌握好。有的同学说我是自学的,我刚才提到了,你再看看前面同学们提问的内容。

  主持人: 有一位网友问黄老师能不能预测一下今年大的题,大题的重点是什么?

  黄胜: 今年大题,我刚才提到了大题后面综合设计50分,一般只考3-4个题,如果这题中一分拿不到就及格不了。去年有一个学生考试没及格,我问他怎么没及格,有一个核算题一分没有,这个核算题我是讲过的,由于他的基础不好,就不会。同时,由于他后面3-4个题,有时候一个小题能够给25分的分数,所以每年的压题我只给大的考试的角度,然后跟这个考试的角度,可能出到的具体的小的内容给一个排序,哪一个最重要,哪一个不重要。我很少说这道题不考,只能说这个题可能性比较小,这个题出题的可能性大。如果时间多多复习点时间少的只复习最重点的。如果从今天的角度讲,我今天提到了,从大的角度来讲就是五个出题的方向,一个是科目设计与核算题,第二个是关于监控、核算制度的技术要点题。第三个是业务的操作流程题。第四个是关于对内会计报表的设计,第五个原始凭证的设计题目。前三个的可能性很大,后两个的可能性比较大,还有几个题型可能性也有,但是很小。

  比如说核算制度,科目设计与核算,是今年考题的主要的角度。一个角度可以根据商品核算中间的售价金额核算法,这个考点出一个设计题。第二个第9章中间的计划成本核算,中间的计划成本核算中间的核算问题。第三个关于责任会计中间的单轨制。这三个可能性比较大核算题我归纳的是难度大出题可能性比较高的地方,因为核算在本教材中涉及的非常广,你们原来学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有可能拿到这里来考,所以把我说的三个重点掌握好以外,对原来的教材中有一个好的复习。投资核算的内容是很少一方面的,去年考的是债券投资,还有可能考其他的投资业务的设计。除了刚才提到的设计题以外,靠大家的基础来掌握。

  主持人: 谢谢黄老师给大家指导迷津,请黄老师总结一下这门课程最后冲刺阶段注意什么问题?

  黄胜: 按照规律来讲,我预计前1-4章,估计今年可能会有20多分的客观题,估计是单选多选和简答,这个比例非常高,大家注意一下,单选多选加简答只有50分,如果覆盖到20多分可以想象到这个比例,大家对前四章的内容复习比较细,包括以前的年度,01、02年已经考过的,今年也要注意。

  其二,如果把前四章25分左右都拿到了,就还可以了。刚才我提到的5个大的角度,50分可能都在这个里面。教材涉及到的原始凭证有30多个,我在这里没办法讲哪一个最重要。如果把五个大的方面的内容把技巧都掌握了,这次的考试应该是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希望大家根据我说的角度去掌握去看。

  主持人:谢谢黄老师,最后请为准备自考的同学说两句话。

  黄胜: 希望大家在最后的阶段合理安排时间,抓紧时间复习,取得好的考试成绩。

  主持人: 谢谢黄老师,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再见!

■相关链接  
  • 《致橡树》--舒婷的朦胧诗
  • 宝宝眼睛为什么会左眼比右眼大?
  • 我家宝宝是不是还消化不良?
  • 自考名师指点会计冲刺:考试有明显的规律
  • 自考冲刺必读:自考高分的根本在于读懂教材
  • 名师谈自考邓论冲刺:重点内容非常突出
  • 自考考前最后冲刺四步曲:梳理考点科学押题
  • 医药类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 中文系女生求职故事:选择当公务员过平淡生活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