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自学的过程是一个掌握知识,又是一个能力形成的渐进过程。在自学方法上,许多考生习惯于通过单纯的记忆,来分散地掌握知识。这种机械的学习方法,由于忽视自学过程,使得学习始终在一个浅层化的目标上重复进行,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达到系统掌握和整体把握的考试要求。自学的高效性,也体现在自学过程的规律性上。以下我们从掌握知识和能力形成两个方面,来探索提高自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一、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上,点线面结合
学习总是从掌握基本知识点开始。在自学策略上,点、线、面相结合,以点串线,以点带面,能很好地达到系统性的学习要求;在内容掌握上,抓“点”,串“线”,拓“面”逐步展开,从而实现知识由分散掌握向整体把握转变。
抓“点”:就是抓基本知识点。每门课程中均大量存在人物、代表作、时间、数据、公式、观点和结论、原则和规定等知识点,它们散布于教材的各个章节,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是考试中重要的考核点。由于这些内容在表达上要求非常准确,常因平时学习疏漏、理解错误或记忆不牢而丢分。对“点”的学习,可采用两种有效的办法。一种是,阅读时对每一页的知识点在教材中做上标记,再阅读时可引起有意注意,这样记忆目标明确而且效果好。再一种是,将知识点按章节记在笔记本或卡片上,进行集中记忆,这样能克服分散记忆的缺点,平时也能利用有限的时间来组织有效的学习,积少成多,减轻学习压力。基本知识点掌握得越好,漏点也越少,学习的基础越牢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