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教育理念和方法从四面八方向家长涌来:国外的、国内的、现代的、传统的……一时间,家长们感到无所适从。
两个困惑的家长
谭女士跟随丈夫在美国做了两年的“陪读夫人”,觉得美国的基础教育很不错,回国后决定用美国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孩子上小学了,谭女士希望学校能像她那样给女儿一个美国式的教育:她要求女儿上课的班级也要像美国那样,把桌椅板凳摆成圆形;她要求老师在她的女儿不想写作业的时候就别留作业。
她的要求被学校理所当然地拒绝了。几个回合下来,谭女士和学校的沟通完全进入了水火不相容的状态,学校甚至提出让谭女士把女儿接回家自己教育。最终,谭女士没有把女儿接回家,但是她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始终无法畅通,女儿的学习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她十分困惑。
刘芳的母亲也很困惑。这位姥姥为外孙制订了严格的家规:长辈说话的时候绝不能插嘴顶嘴、吃饭时必须由长辈先动筷子、每天观看什么电视节目由长辈决定……姥姥收集了各种报纸杂志中有关中国传统家教的文章和故事,经常给外孙读,还规定外孙每天背诵两首唐诗。这样,外孙被姥姥调养成了一个极为乖巧的孩子。可被姥姥努力培养出来的乖巧在孩子父母和一些叔叔阿姨眼中成了木讷、严肃、没有活力。
真实的生活不是非黑即白
其实,并不是追求传统就不能同时享受现代。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高益民博士介绍,在中国,家规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教育形式,但是在日本,家规却成了很有现代气息的教育手段。比如,一个日本家庭的家规是“要有不拼命工作的勇气”,还有的家庭把“有了高兴的事,在别人表扬自己之前首先要自我表扬”作为自家的家规,“这些家规与道德无关,但是却能让一个孩子从小懂得如何生活,从小就知道在一个现代的社会中应该怎样调节自己”。
孩子成长最大的危害是家长教育观念的不稳定和不统一,任何一种教育理念总有很多合理的因素,只要发挥这些因素总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对于家长来说,重要的是尽快找到各种极端观念的融合地带,这样才不会偏离生活很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