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招生-校园-高考-考研-外语-自考成考-留学-幼教-基础教育-高教-民办教育-职业教育-中外合作-资源-教育产品-求职招聘-在线报名-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重走玄奘之路:取经是否经过楼兰有待考证(组图)
来源:新京报     2005-10-28 11:25:00
 
■考察日记

    难解西汉楼兰城之谜

    时间:10月1日

 

    地点:若羌县楼兰古城遗址

    经过两天的急行军,考察队于9月30日晚上8点多到达此次考察的重点———楼兰古城遗址。10月1日我们看到的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座风化了的佛塔和三间半土房,高约十米的佛塔是古遗址中最高的建筑,塔的上半部分已经倾塌,只能在靠近塔座的部分看到一层层土坯垒就的基础。佛塔西南就是古官衙所在地的“三间房”遗址,这座100平方米的房屋仅存土夯成的四面厚墙,周围满是木梁、檩条、椽子,这是斯文·赫定以来各种考古学家、探险者以及文物大盗发掘的结果。

    西汉时的西域大国楼兰是古丝路上西出阳关的第一站,东西使者、商旅、僧人往来的繁华之地,但是公元4世纪楼兰神秘消亡,让人们对楼兰的演变和消亡有了诸多猜想。

    虽然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和罗布人向导奥尔德克早在1900年就发现了所谓楼兰古城,但是这到底是不是西汉时楼兰国的都城还是一个谜。

    随行的新疆楼兰研究学会副会长何德修告诉记者,目前在楼兰古城发现的文物遗迹全部属于东汉、魏晋时期,因此他认为这里应是东汉以后建立的城镇,至于西汉时的楼兰国都城应另有所在。但10月1日傍晚,考古学家王炳华在“三间房”西北部建筑遗址下发现一处驼粪、草料、烧炭等遗迹组成的文化层,他认为这一文化层或是西汉时期的文化层,证明在东汉之前这里便已有居民存在。但是在没有过硬的出土文物和文献证据的情况下,这里是否是西汉楼兰国国都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考察花絮

    本版采写/摄影 本报特派 记者 周文翰

<<上一页     
■相关链接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