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日记
难解西汉楼兰城之谜
时间:10月1日
地点:若羌县楼兰古城遗址
经过两天的急行军,考察队于9月30日晚上8点多到达此次考察的重点———楼兰古城遗址。10月1日我们看到的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座风化了的佛塔和三间半土房,高约十米的佛塔是古遗址中最高的建筑,塔的上半部分已经倾塌,只能在靠近塔座的部分看到一层层土坯垒就的基础。佛塔西南就是古官衙所在地的“三间房”遗址,这座100平方米的房屋仅存土夯成的四面厚墙,周围满是木梁、檩条、椽子,这是斯文·赫定以来各种考古学家、探险者以及文物大盗发掘的结果。
西汉时的西域大国楼兰是古丝路上西出阳关的第一站,东西使者、商旅、僧人往来的繁华之地,但是公元4世纪楼兰神秘消亡,让人们对楼兰的演变和消亡有了诸多猜想。
虽然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和罗布人向导奥尔德克早在1900年就发现了所谓楼兰古城,但是这到底是不是西汉时楼兰国的都城还是一个谜。
随行的新疆楼兰研究学会副会长何德修告诉记者,目前在楼兰古城发现的文物遗迹全部属于东汉、魏晋时期,因此他认为这里应是东汉以后建立的城镇,至于西汉时的楼兰国都城应另有所在。但10月1日傍晚,考古学家王炳华在“三间房”西北部建筑遗址下发现一处驼粪、草料、烧炭等遗迹组成的文化层,他认为这一文化层或是西汉时期的文化层,证明在东汉之前这里便已有居民存在。但是在没有过硬的出土文物和文献证据的情况下,这里是否是西汉楼兰国国都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考察花絮

本版采写/摄影 本报特派 记者 周文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