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组图:国内媒体纷纷为2008年奥运会练兵
|
来源:《北京日报》 2005-10-27 17:30:00 |
|
北京电视台 以任务带队伍
北京电视台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东道主媒体,更是高度重视这次十运会报道,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投入非常大。来自全台13个部门的180人协同作战,300平方米的前方报道中心,价值2000万元的设备投入,演播平台前移、每天至少11个小时以不间断异地直播的形式对大型运动会进行转播报道,这在北京电视台历史上都是创纪录的第一次。
该台体育节目中心副主任焦少波直言:“这次北京电视台十运会报道目的明确,就是瞄准2008年,以任务带队伍。在可能的情况下,大规模、高强度地全面练兵,全面磨合内部管理机制,让年轻记者全面了解大型运动会报道的流程、重点,熟悉运动员和体育界人士,从而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
这次报道实现了北京电视台首次异地“播出前移”的概念,在省略所有不必要手续的前提下,加快信息处理速度,最及时地将最新消息播报出去。
“大型赛会锻炼新人的速度是惊人的,可以说无论是编辑、记者,还是技术人员,大家通过这次练兵的收获都非常大。”焦少波特意对“非常”二字加了重音。“只有到前线去,在节目进行中与大家一起碰撞,与全国各地电视台进行交流,才能发现很多问题。”
中央电视台 放长线发掘“潜力股”
中央电视台此次派出了400多人的报道团队,人数超过了九运会的328人和雅典奥运会的162人,仅前方报道中心就租用了700平方米的场地,是报道十运会阵容最强大的媒体。体育频道每天早8时至次日12时大部分比赛节目信号都在前方报道中心制作播出。
按理说,以国际赛事中的国家队为主要报道对象的央视不必为一次各省之间的体育竞逐如此兴师动众。但是“2008年奥运会是一次在本土举行的、没有时差的奥运会,观众的关注度必定是空前的,照搬从前奥运报道的经验,肯定不能满足观众需求,必须从全运会开始就按照奥运会节目的制作方式和手段来进行报道演习。”中央电视台十运会报道节目总负责人张兴说。
因为着眼2008年,央视十运会的报道重点不再局限于冠军和明星,有潜力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的年轻新秀也得到了央视的“特别关照”。现在的观众已经不满足于了解比赛现场的情况,他们对赛后花絮以及运动员在赛场外的故事也表现出极大兴趣,这就要求记者必须从方方面面积累对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了解,并与他们建立朋友一般的深厚关系。这也是央视这次练兵十运会的重要目的。
这种放长线发掘“潜力股”的做法,央视有成功的先例:田径记者冬日娜总是能够第一时间抓住面对媒体“躲得比跨栏还快”的刘翔,就得益于九运会刘翔初露锋芒时,她就已经对其进行过跟踪报道。
为了锻炼新人,央视这次还带来了通过“谁将解说2008年北京奥运”节目选拔出来的20多名新人,他们有的在十运会比赛现场做解说,有的跟随采访组跑赛场,有的在混合采访区做出镜记者,让他们从十运会开始就进行专业熏陶和锻炼,为2008年奥运会的报道做好准备。 |
<<上一页 下一页>>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