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 >> 海归动态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老板眼中的海归 有潜力也得从头做起
来源:     2005-11-22 10:31:00
 

    “海归”变“海带”,近几年已经成了大众的俗语。许多海外留学生辛辛苦苦走出国门闯荡了一番,回国后总是希望自己鲤鱼跳龙门的,可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得他们中的许多人最后连工作也没找到。于是“海带”们开始抱怨怀才不遇,觉得国内没有伯乐。

    国内真的没有伯乐吗?问问主管们,就知道他们究竟是怎么看待海归的了。

    海归也得从头做起

    某广告业外资公司人事部经理 Max

    现在海归早已经不稀奇了,出去瞅瞅,一抓一大把。招聘会上好像人人都能揣个外国的文凭来应聘,我们收到的简历也常常十有六七是留过洋的。所以,在这个海归并不稀缺的时代,他们的身价自然也有减无增。更何况,外国的学历文凭也并不一定就比国内的硬,不能因为一个人在国外读过书就认定其才能更高,要知道我们已经不再是那个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国家了。当然,如果是毕业于一些全球数一数二的大学,如耶鲁、斯坦福等,我们还是会优先考虑的。

   进来就坐上管理层,那些经理、副经理、group leader的位子早已有人稳稳坐好,新人该做的就是在工作上好好表现,创造出成绩。海归在这里也找不到可以得到优待的理由,一样也得从头做起。如果他们能够在工作中确实证明自己的能力,那么也理所应当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海归的压力似乎很大,因为做不好,别人会觉得他们留洋了也不过如此,做好了,又会被认为是应该的,出去学过东西理应比别人优秀。

    海归派的潜力

    某食品制造企业经理 卢先生

    就我个人而言,并不会特别看重员工是不是海归的身份,因为我觉得一个人大学在哪里读并不是最重要的。你在读大学的时候可能是优等生,但并不代表在工作后也是优等员工。现在很多工作都讲究团队合作精神,所以单单自我感觉好是不够的,个人形象还是双向的定位。从一个老板的角度来看,不管什么人,工作上一看态度,二看成绩。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没有良好的态度,就没有良好的开端,而没有实际的成绩,就没有权利说话。海归的状态其实也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国内就很优秀,到国外深造后再求职的。这类海归初看,并没有国内名牌大学的优势大,但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们的能力就爆发出来。首先是语言方面的优势。国内名牌大学生现在的英语程度也很好,但真的到了实践应用中,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期,留学生在这方面的优势就会很快凸现出来。另外,优秀的海外留学生都经历了一个人在外生活的磨砺,与国内同年纪的应届毕业生相比,多了一份坚韧和成熟的性格。这种性格让他们在工作中很容易度过焦虑期,相对公司来说,人员的稳定性也增加了很多。优秀的海归多有国外公司工作的经验,这种经验让他们在国内与国际交流的工作中,能迅速施展拳脚。

    当然另外一种混日子的海归,我就不敢苟同了。这种情况很正常,国内每年那么多大学应届毕业生,优秀的又有多少呢?


来自:申江服务导报

■相关链接  
  • 联合美术高考辅导学校
  • 济南晓鸣音乐学校艺术类高考辅导中心
  • 司法考试四考生成绩取消
  • 老板眼中的海归 有潜力也得从头做起
  • 人事部公布举报电话 招聘会相貌歧视逮着就罚
  • 交大昂立外语培训中心
  • 巨人学校
  • 清华少儿英语
  • 武汉华盛顿培训机构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