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 >> 复习指导 >> 政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政治考前三天押题(一)参考答案与解析
来源:考研教育网     2005-7-12 16:02:00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具有一维性的特点,即不可逆性,是指时间总是沿着由过去到现在和将来一个方向发展,单向前进,不可逆转。人们常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说的是时光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所以C项正确。
  
  2.B「解析」题干是一位心理学家的话,需要考生将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提炼出来。“人的智力”属于认识范畴,“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是说在实践活动中发展。显然,题干的意思不是讲认识的来源问题(A项),也不是讲“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D项),更不是说“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C项)。这样将干扰项A、C、D项排除,正确选项就是B项。
  
  3.C 4.D 5.C 6.A 7.A
  
  8.C 9.C 10.C 11.C 12.C
  
  13.C 14.A 15.C
  
  二、多项选择题:
  
  16.ABD「解析」题干是汉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关于认识来源的一段话。是说不学习就能获得知识,不勤问就能懂得道理,从古到今,不曾有过。王充这段话在哲学上既坚持了本体论上的“唯物主义观点”(A项),又坚持了认识上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B项),同时也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的观点”(D项)。由于王充是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家,所以C项(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没有正确反映题干的哲学倾向。故A、B、D三项正确。
  
  17.ABC「解析」本题问的是错误之处,如不仔细看题目要求而选择可能会导致失分。个人意志可能影响、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不是偶然事件的堆积。故A、B、C正确。
  
  18.ABCD 19.ABCD
  
  20.CD「解析」参见试卷(唬┑?题。
  
  21.BC 22.AC 23.ABCD 24.ABCD 25.BC
  
  26.ABD 27.ACD 28.ABCD 29.ABCD 30.ACD
  
  三、辨析题:
  
  31.「答案要点」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不同趋势。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下去、不可抗拒的趋势,而偶然性则是不确定的趋势。但是无论是必然性还是偶然性都具有不可选择的性质。必然性是不可抗拒的趋势,因此是不可选择的,决不能由此推导出偶然性是不确定的趋势,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结论。
  
  (2)该命题的错误在于将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关系等同于不可选择和可选择性的关系,这在本质上等于否定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解析」就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关系来看,必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偶然性是不确定的趋势,二者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区别,而不是不可选择性和可选择性的区别,即不能说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而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比如象黑格尔经常举的例子: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是必然的,是不可选择的,而每颗豆粒是否都发芽,每个豆角结几个豆粒,这种偶然现象也是不可选择的。
  
  32.「答案要点」
  
  (1)资本主义垄断阶段,股份公司作为一种集资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使企业资本形式由个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使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2)顺应了资本主义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资本社会化和生产社会化。
  
  (3)但是,股份公司的产生“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占有关系的性质,实际控制股份公司的仍然是大资本家。
  
  (4)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股份公司,是为垄断资本服务的企业组织形式。
  
  33.「答案要点」
  
  (1)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民族资产阶级。
  
  (2)中国大革命失败后革命统一战线只剩下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虽然退出革命营垒,但没有掌握国家政权,他们仍受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压迫和限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发生明显变化。但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者无视这些变化,实行“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错误政策,结果丧失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利时机。
  
  (3)1935年瓦窑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才使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走上正轨。
  
  「解析」回答本题关键是掌握中国革命的对象和批判王明“左”倾的错误。
  
  四、分析题:
  
  34.「答案要点」
  
  (1)危难之中见精神,从认识论上讲,就是不断认识真理、在改造世界中掌握客观规律。客观世界在矛盾中存在和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也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并进。矛盾就包含着困难险阻。无论革命战争的规律,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规律,都是经受危难的严峻考验,在艰辛探索中逐渐掌握的。
  
  (2)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必将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精神活动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中具有能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揭示的一条基本原理。把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力量,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策,全面落实党中央的部署。
  
  (3)危难之中见精神,从价值观上讲,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我们总是为着解决各种困难去工作、去斗争,并在团结、依靠群众克服各种困难中造福于人民的。
  
  35.「答案要点」
  
  (1)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必要性
  
  ①旧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团结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
  
  ②中国的无产阶级人数毕竟比较少,力量比较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比较强大的,决定了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③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加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
  
  ④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同盟者,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策略。
  
  (2)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①极端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②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这一历史条件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包括全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③由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十分残暴,因此他们十分孤立,这为建立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
  
  36.「答案要点」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2)科技进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依据主要有下列方面:
  
  ①科技进步已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源泉。
  
  ②科技进步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决定性因素。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而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手段是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技术结构升级,亦即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③科技进步是决定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根源所在。
  
  ④科技进步使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而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国落实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决策,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37.本题为选做题:
  
  选做题Ⅰ:
  
  「答案要点」
  
  (1)原因
  
  ①国际与地区形势的变化为双方关系的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共同利益的增强为双方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地位的上升为双方关系的改善注入了动力。
  
  ④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为双方关系的改善铺平了道路。
  
  第一,柬埔寨问题的解决不仅促进了东盟与印支国家关系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发展。
  
  第二,冷战后,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减弱。中国及时地调整了对外政策,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而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第三,长期以来,中国反复向东盟国家重申中国政府对华人的政策。1992年7月,时任中国外长的钱其琛在文莱郑重宣告:“中国重申,在同东盟国家发展关系时,不利用华人来为中国的利益服务,不会利用华人、华侨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希望这些华人与当地人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所在国的经济,并成为这些国家与中国关系的纽带。”中国的立场逐渐为东盟国家所理解,它们不断减少对华人、对与中国发展关系的疑虑。
  
  ⑤中国重视周边的睦邻友好外交对双方关系的改善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2)新特点
  
  ①从发展进程看,双方关系呈加速发展态势。
  
  2003年10月,双方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是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新定位,标志着双方关系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从交往内容看,双方关系得到全方位发展。
  
  双边贸易额逐年上升,2001年达416.15亿美元,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
  
  ③从交往层次看,双方关系在中国与东盟组织之间和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两个层面展开。
  
  ④从发展阶段看,双方关系进入了制度化的新阶段。经过多年的努力,双方合作机制不断建立和完善,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框架。表现在:第一,中国—东盟国家领导人(10+1)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迄今已举行了7次。第二,定期举行部长级会议。第三,建立了六个合作机制: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中国—东盟经贸联委会、中国—东盟科技联委会、东盟北京委员会、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民间)。第四,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协定、条约、联合声明。特别是中国在2003年10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为双边关系的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了法律基础,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证。
  
  选做题Ⅱ:
  
  「答案要点」
  
  (1)含义: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2)主要影响有:
  
  ①加速生产资本国际化,使国际产业分工更加深化,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②加速了国际资金流动,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③促进和控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所进行的国际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乃至各国对外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跨国公司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增长和趋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④促进了科学技术进步,加快了国际技术交流。
  
  ⑤加快了经济行为国际化步伐,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3)实质、目标:从实质上看,跨国公司是高度国际化的垄断资本组织,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国际高额垄断利润。
  
  (4)消极作用:
  
  ①在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它强化了发达国家的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加深了南北矛盾。
  
  ②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凭借强大的实力,操纵弱小国家的经济命脉,插手他国内政。

■相关链接  
  •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百亿工程钱怎么花?
  • 政治考前三天押题(一)参考答案与解析
  • 考研英语辅导专家指导考研词汇复习(访谈)
  • 2006年考研英语大纲变化 新题型再变身加大难度
  • 名师课堂:从两点论看考研复习时间安排
  • 考研名师陈文灯指出数学复习应注意若干要点
  • 名师辅导考研暑期复习之概率、线代
  • 考试临近专家建议适度参加模考班
  • 考研英语突变易入误区 重视听力练习和一词多义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