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海文考研博客。我是北京海文教育集团传媒中心负责人田振宇很高兴又和大家相聚在“雄心启动未来—2007考研权威复习策划”第十五期节目。今天我们很荣幸为大家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全国考研英语阅卷组成员江庆心老师,为大家评析英语历年真题。希望同学们踊跃提问。 江庆心: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今天能够在这里为大家在英语学习上,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今天我们主要评析英语历年真题。英语真题一直是大家很关注的问题,很多同学就真题在自己考研复习当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很头疼。可能今天由老师要大家以复习真题为主,明天又有同学建议,真题也没那么重要。到底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英语真题呢? 这其实应该以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而定。有人做过统计,在考研英语四十篇中所有大纲的难词和难的意思都包含进去了。也就是说这些单词真正的掌握应该是在精读真题的过程中,四十余篇真题需要篇篇精读。 其中超纲词不足3%,常考词,会反复出现。这是最有效、直接而且保险的考研单词学习方法。由于复习时间有限,这一点就变得很重要了。下面给大家讲讲历年英语真题的命题规律以及学习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一、 完型填空 完形、阅读、翻译的文章都是选自外刊,语言难度相当大。2006年的完形从表面上来看要比去年的题目容易理解一点,但是选项的干扰性超过去年。 完形填空文章的长度是240-280个字,加上20个选项,每年的完形填空的长度是320字左右。从近几年的试卷发现,英语知识运用(完形填空)部分题目的区分度普遍偏低,也并未发现较多的偏题、怪题。实际上,完形填空的信息量很小,即使不读选项,文章的意思也是能搞懂的。但是完形填空从本质上讲,是将传统的语法词汇题进行了变异,完形填空的考试的重心不是这篇文章所准备告知的信息,它考试的重心是一个人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把握和应用,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四个选项的设计相当复杂,需要有很强的辨析能力。因此,考生的得分不是很高。有一点让大家注意的是:每年都考表示语句、段落之间关系的词汇或表达式,而这样的连接词语或表达式数量有限,所以考生都需要有备而来,这些词汇或表达式的题目难度值普遍命题相对高一点。例如,2006年就加大了这方面的考核强度(第1,7,11,14,18题)。考试的导向作用在这里是显而易见的,考试怎么考,学生就怎么学,要对症下药。研究生考试是水平考试,考试大纲对考试的具体内容就不会限定太多或太窄,如2006年大纲英语知识运用部分一定要有36%的实词、35%的虚词。再有一点是:完形填空偏重考核句内和句间语义逻辑关系,主要有:因果关系、对比关系、强调关系、递进关系、时空关系、条件关系。考生在复习时,可以有针对地复习这方面的知识。如下面摘下的一道2006年真题,考的是强调关系: The homeless make up a growing percentage of America’s population.1 homelessness has reached such proportions that local government can’t possibly 2 . 1.[A]Indeed [B]Likewise [C]Therefore[D]Furthermore [解析] 选[A]。无家可归的人在美国人口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确实, 无家可归的现象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比例,地方政府不能对付了。这里选Indeed,因为表示强调关系,两句话之间并没有递进关系或因果关系。 完型填空与其他题型一样,需要不断地把握解题原则。例如,在复习中应该运用语法结构原则,词语搭配原则和语义逻辑原则。2006年的解题中我们就可以利用“语法结构原则”作对第18题,选[C],因为as someone puts it,意思为“正如某人说的那样”。另外,根据词语搭配原则,第6题很快就能选出[C]range,因为range from...to...是固定词组搭配。在学习中要不断的总结,考生的学习才能有所提升。 二、 阅读理解 历年的阅读理解多是选自西方英文杂志等,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环境、心理学等,由于我们众多考生对于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知之甚少,因此造成了阅读上的障碍。这也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注重阅读一些英美经济文化历史方面的书籍(即使是中文版的也可以)。2006年的四篇文章四篇文章还是以秉承了历年的传统,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题材为主,而且近几年越来越重视对人文科学的考察。今年也不例外,一共考察了两篇。(第一篇讲述美国文化的相互交流问题;第四篇讲述了艺术的形式以及起各种表现形式上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总的来说,今年的题分别涉及了美国文化中的同化(homogenizing /assimilation)、莎士比亚故居的旅游、海洋鱼类的过量捕捞和忧愁的艺术(the art of unhappiness)等内容,都是时效性较强的问题,尤其是后两篇。难度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第一篇最容易,第四篇最难。四篇文章来源为几种重要杂志中的选文,如:The Economist, Newsweek, Time等,其中700—1500词或较易删改为如此400词左右的考题阅读时文, 如:第三篇选自The Economist 2003年5月15日的文章Ocean’s Eleventh Hour?经过删改变为考试时的文章;第四篇选自Time 2005年1月17日的文章The Art of Unhappiness,经过删改变为考试时的文章。 文章中存在个别生词,但生词总量未超纲,而且这些生词根据上下文可以推出意思,并不影响理解和解题。长难句每篇有三至四个,均为30词以上的句子。第三篇文章较多些。 每年考研阅读理解命题组都规定有3%的生词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根据心理学家研究,3%的生词量不影响考生考试时的心里情绪。同时又根据语言学家的表明,3%的生词量不影响广大考生结合上下文猜出生词的意思,因此不影响文章的理解。倘若有考生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有太多的生词不认识,只能说明考研词汇掌握不到位,建议你在考研前务必将考研词汇背到3遍以上,而且要知道怎么用。这是夯实基础的过程,不能只讲技巧学习。 还有一点,考研和四六级不同,四六级相对简单(通常大众观点都是错误的,专家学者的观点都是正确的);考研的文章则经常喜欢正反交替举例,先说作者认同的,然后又是作者要批判的,再是论证作者观点的。这样一来给考生在阅读中造成很大的障碍,经常会混淆作者的观点,因此很难。正因为这样,命题专家就非常青睐命类似的题目,这两年这种题目每次都有,而且得分率也很低,今年的第三篇也考到了。因此需要我们的考生平时阅读时要多注重对于作者态度的把握。 考研阅读存在着一定的命题的风格和解题思路,题目设置以推理判断题、细节事实题、作者态度题、主旨题为主,2006年前两种题型一共考了14题.所以考生在研究近几年的真题时,不是简单地做题,看看自己准确度有多么高,而是要注意总结归纳,要把考细节的题归到一起分析,把推理题归到一起研究,各种题型分门别类,形成规律性的总结,对以后做题有了指导作用,研究透彻各种题型才能把握考研阅读的精髓。 三、 翻译 翻译题目是阅读的B部分,这个题目的特点是主要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而非翻译本身的信达雅,考生在准备这个题型的时候,首要的就是要用比较通顺的中文体现出自己理解了句子,并且在合理的时间里做完。合理的时间,当然就是考虑到这个题目的分值得出的结果,翻译共10分,做题时间不能多于20分钟,最好15分钟。 四、 新题型 根据《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非英语专业)说明》,阅读理解B节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本题型有排序题,7选5的题和段落大意题,7选5的内容是一篇总长度为500~600词的文章,其中有5段空白,文章后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段文字中选择出5个答案,分别放进文章中5个空白处。此题型所考文章不仅从长度上长于阅读理解A节中的文章(每篇约400~450词),阅读量大,而且在文字难度和做题要求上也都高于A节。A节中的文章是完整的,在通读文章或查读细节时,思路不会被打断。而此题型文章中有5处空白,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不明白文章的主旨和段落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很难顺畅地读下去、读明白,自然就很难选出正确答案。而一个空填错势必又影响到对另外一个空的选择。另外,此题有5个空白处,却提供6~7个选项(根据大纲),因此有1~2个选项是多余的干扰选项,从而又加大了选出正确答案的难度。该题型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上的联系,理解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有较强的意识和熟练的把握,并具备运用语法知识分析理解长难句的能力。可以说,此题型是对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综合测试,因此在要求上远远高于这两种题型,考生有必要对这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多练习,以提高自己在这个部分的应试能力。 五、 作文 一类是小作文,小作文多是求职信,辞职信,道歉信和感谢信等,这类作文已经给出作文内容要点,照着提示写清楚要表达的要点,表达明白即可,不需要复杂华丽的文采修饰。 大作文类型上,大体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一是从1991到1996年给出提纲或开头句的命题写作(writings based on the given outlines or opening sentences)(现在这一题型已经基本灭绝了);二是从1997到2005年给出提纲的图画或图表写作(writings based on the visual information or pictures or graphs)(估计以后会延续这一题型)。从选题范围上看,大都是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从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到健康的重要性,从近年来泛滥的行业“承诺”到世界烟民的现状,从希望工程到电视广告,从环境保护到生物种类趋于灭绝,以及2002年、2003年和2004年考题所涉及的国际文化交流、青少年成才和哲理性题目,反映了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或可以用热门话题来透视的哲理性问题。另外2005年还涉及了人际关系问题(老题重谈,但仍然和目前社会上的热点新闻相关)。从文体上看,可以划分为说明文和议论文。因为考这类体裁的写作比较符合形势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们所书写的材料大多也是说明文或议论文。2005年还增加了应用文写作(这个不在我们这篇文章讨论范围之内)。从出题形式上看,在平稳中逐渐趋于多样化。写作题目易于理解,无论以文字的形式还是以图表、图画的形式出现都浅显易懂。出题人尽量让我们不会因题目中出现生词或难以理解的短语而影响正常发挥。 相信讲了这么多,大家对历年英语真题有了个大概地了解了吧,但是真正想把英语成绩提高上去,还是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毕竟英语这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有飞速进步的。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当中,一定要努力复习,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相信,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有所突破! 主持人:非常感谢江庆心老师今天为我们做了这么精彩的演讲! 江庆心:谢谢大家,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多地与大家交流! 主持人:谢谢各位同学的关注,在3于28日的“雄心启动未来—2007考研权威复习策划”活动中,我们会有权威的考研专家继续为大家解答。再次感谢江老师!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