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 >> 专家建议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专家建议考研应避免盲目性
来源:《解放日报》     2005-7-12 15:41:00
 
    小霍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一过完春节就来到学校,边找工作边等待考研分数的公布。他说,这段日子真是煎熬,连春节都没过好。和小霍一样翘首以待的人今年特别多,上海有近6万人考研,但计划招生名额则为14500人,录取比例是4比1。据教育部门预计,考研热在今后几年仍将有增无减。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认为,“总的来看,考研热的形成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个人,追求高学历是提升自己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国家,提高整个人力资源的品质对经济发展非常关键。但是,在愈演愈烈的考研“热”中,透视一部分考生的报考动机和专业选择,教育界人士也引发出“冷”思考。

    社会上“人才高消费”现象,“刺激”了考研热的形成,也为考研蒙上了“功利”色彩。许多考生认为,单单一个本科学历已不再具有竞争优势,而仅是就业时的一个“底线”。大学生们考研的准备时间也越来越提前,有的甚至一进大学就开始准备了,而把正常的学习搁置一边。另外,不少外地考生把考研作为到大城市立足的一块“垫脚石”。

    专挤“华山”一条道,报考研究生专业“冷热不均”现象也较普遍。今年法律专业的录取比例全国为13比1,而物理力学、历史等基础学科则“门庭冷落”。在上海交大,报考计算机应用硕士专业的人数是报考计算数学的100倍。上海水产大学的特色专业,如捕捞学等,计划招生数与报考人数基本上是1比1,可谓一点挑选余地也没有,可是社会上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却非常迫切。

    考研,确实应该避免盲目性。一些教育专家建议,要改革研究生考试录取方法,改革的重点应放在改变“一刀切”的考试制度和招生办法上,减少统考科目,把考生从应试教育的“围墙”中解脱出来;重视复试、面试,让真正有志于做学问、热爱本专业的优秀考生脱颖而出。此外,还可灵活设置录取办法,对某些特殊专业实行政策倾斜。
■相关链接  
  • 2006年全国法律硕士联考考试大纲新变化汇总
  •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百亿工程钱怎么花?
  • 考研,坚持就是胜利
  • 酸甜苦辣说考研——考研心得与备考心理
  • 专家建议尽快调整临考状态 避免不佳情绪缠绕
  • 2006年考研即时指导宝典
  • 专家建议考研应避免盲目性
  • 北大招收博彩业MPA 是博彩还是搏财
  • 湖南:湘潭大学首届MPA学员入学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