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文都,是我在考研路上的一个选择
|
来源:文都教育在线 2005-7-12 15:16:00 |
|
姓名:藤婧 准考证号:104915303241567 所在学校:无 报考学校:中国地质大学
回眸那时 假如生命是一列疾驰而过的火车 快乐和悲伤 就是那两条铁轨在我身后 紧紧追随 所有的时刻都很仓皇而又模糊 除非你能停下来 远远地回顾 只有在回首的刹那才能得到一种清明的酸辛 所以 也只有在迟了的上时候 才能细细揣摩出 一种无悔的 美丽的 心情 我一直相信深思熟虑的智慧和沉着冷静的意志,才能锻炼成一个新生命。为了找到通往新生命的快捷方式,我选择了考研。这个选择很苦很累很幸福。 现在回想起来,过程从来都过于简单、朴素、平凡,那么地让人容易倦怠与遗忘,可其实,所有的琐碎终将一层层过滤 、淡化、消失,那些属于自己的知识、精神在以后的日子里愈久尔新,散发着永久的余音。 2004年12月的某一天,文都的门口井然而有序地排起了两排长队,我是这长队中的一员。沉重的书包,手里的听课证,沸腾的人声,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执着和坚定,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平静。我想,我要开始学习开始收获了。有如此多的人怀着与我一样的梦想,隐忍着与我一样的艰辛,文都,将如此多的人聚集在了一起。 给我们上政经的是徐之明,虽然徐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没有和他的声誉划上等号,但是,只要上了他的课,你就会知道为什么能够成为考研辅导的名师。他把最难理解的政治经济学讲得如同“1”一样简单,他的概括高屋建瓴,他著名的“鬼画狐”让人开始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后来却如醍醐灌顶。 岳华亭老师讲哲学,别看他的年岁将近七十高龄,但讲起课来一点不含糊。他著作颇丰、治学严谨,讲课有板有眼,从不半点马虎,最能由一个知识点向广发散向深拓展。 汪云生老师讲毛概,这门课也是我平时学习中相对薄弱的一环。但听了汪老师的总结概括分析,我很快就把毛概的脉络框架理了出来,完成了将书由厚读薄的飞跃;经过汪老师发散式填充讲解,又完成了将书由薄读到厚的过程,将以前虽记忆过但却零乱的知识点形成体系,又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杨波老师讲邓论。这是几门课中最为枯燥的一门,但杨老师懂得讲课艺术,有张有弛恰到好处,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使我很快掌握了邓论的重点和精髓。尤其是杨老师的“社”“初”理论,在解答很多题目上都让我受益非浅。 包仁老师上的是点睛班,暂不说其它,我认为,至少有一点让我非常受用,就是每一个热点重点问题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和答题角度,而且这个角度是非常全面落实和准确的,这样一个收集和汇总的重要工作,自己在下面是很难完成的。但有了包老师的讲授和点拨,就在时间弥足珍贵的考前几天内,加上自己平时积累的基本原理和其它知识,我完成了政治理论复习的最后一个飞跃。 自己扎实的原理储备再加上文都辅导班各位名师各显神通地将知识连线搭桥,画龙点睛,终于成就了我政治理论84分的好成绩。 我清楚记得2005年1月24日早晨,考研结束后的第一个早晨,我睁开眼,想到不用再去图书馆占位,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那种茫然和虚度呵…… 此时,当一切已沉睡,我仍然寂寞地独醒,宛如校园里那些不知疲惫的灯,那一抹抹淡淡朦朦的光晕,回报我的无眠。窗外不进飘进几缕风,吹散了密密匝匝的热躁。才想起,我在这里,这里是我在的地方,自由的地方,经过了无数炼狱焦灼和苦涩灰暗,而最终,风和月光自由穿棱的地方,梦想和遗忘的地方…… 然而,上升的气球不断地破,剩下的梦想不断地做。 然而,有些东西是无法遗忘的,比如,矜持含蓄的回眸微笑,欲言又止的话语,又比如,那些最痛并快乐着的一百多个考研的日夜…… 斟杯用生命苦乐酿的酒,让我就此醉过去,再也不要醒来,亦或,醒来后我已得到整个世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