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与幼儿交谈的艺术
|
来源:教育网 2005-9-13 14:14:00 |
|
在幼儿园里,教师的教育意图要传递给幼儿,依靠教师自己滔滔不绝地讲,是根本没有效果的。要完成教育任务,达到教育目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谈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剪辑两个生活小画面,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画面一:周一早接待的个别谈话——
老师:“王哲,星期天在家乖不乖?” 王哲:“乖”。 老师:“星期天在家做什么了”? 王哲:(挠挠头)“我……忘了”。 老师:“……”
画面二:周一早接待的个别谈话——
老师:(蹲下来,专注地看了王哲一会儿)“哲哲(王哲的乳名),让老师好好看看!嗯,星期天你一定玩得很高兴”。 王哲:“对呀,我和我院里的刘浩小朋友一起搭积木,我们搭了一座大大的动物园(孩子边说边用手比划)。然后,把许多玩具送进去当动物,很好玩哦……” 老师:“噢,听起来真的是很好玩,可惜我们班的很多小朋友都没有玩到。” 王哲:(兴奋地)“老师,我有个好主意!” 老师:“你说说看”。 王哲:“趁现在还没到早餐时间,我把星期天在家玩的游戏讲给咱们班的小朋友听,好吗?” 老师:(赞许和鼓励地)“太棒了,那开始吧”。
以上两个小实例都是周一早接待时的个别谈话,老师的目的同样是想要了解幼儿星期天过得怎么样,都做了什么事,引导幼儿进行相互交流,其结果却相去甚远。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差异,当然不全是因为问话技巧的不同,其中也包括长久积累下来的沟通模式、师幼之间的亲密程度、幼儿说话的意愿等多种因素。但是,从中可以看出,问话的技巧在谈话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一中的老师,问话的方式单刀直入,语气中透着机械,那幼儿的木然回应是必然的。例二中的老师,除了用亲切的语言(呼唤幼儿的乳名)外,同时也用行动(蹲下来并认真地注视着幼儿)表示她对幼儿的尊重和关怀,并懂得察言观色,老师很快地进入幼儿的世界,一语说中孩子的感受,孩子当然愿意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交谈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双向沟通”,任何一方缺少沟通的意愿,交谈都无法进行。
与幼儿交谈要注意的第一点,就是把自己也变成孩子,走进他们的世界,和他们融成一片。因此,老师要充满童心,摆脱传统的说话语气,抛开“大人”、“教师”的身份,走进幼儿的心,体会幼儿的想法,多与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让自己成为幼儿喜欢的谈话对象。
第二点是注意幼儿的反应和态度,体会幼儿的感受。在跟幼儿说话时,教师常常会急着表达自己的指令和意见,希望孩子们乖乖地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其他意见。所以,往往会打断幼儿的话,没有仔细地把幼儿的话听完,忽略了幼儿的反应。
但是跟幼儿说话时,如果不耐心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立场,就无法体会到幼儿的切身感受,这样会让幼儿觉得与老师沟通会令他不舒服,他们自然而然地会避免同老师谈话,那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会越来越难。
要注意的第三点就是了解幼儿的发展程度,充实幼儿的知识经验。明白每个幼儿的发展程度相当重要,如果教师尽说一些幼儿无法理解的话,幼儿就会失去继续交谈下去的意愿,那师幼之间的对话也就无法继续。要想畅通与幼儿之间的沟通渠道,就要不断的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让幼儿能说、会说、有话可说。
与幼儿谈话要注意的第四点就是认真回答幼儿的问话。幼儿提出问题时,不能讥笑幼儿的无知,应先了解其问题的真正含意,针对幼儿的需要做出认真的回答。例如幼儿问:“老师,您想不想听一首咱没学过的歌曲?”这个问题的真正含意就是:“老师,我想给您唱一首我刚学会的歌曲”。假如老师知道幼儿的真正目的,就可以回答:“想啊,你能给我们唱一首吗?”幼儿听了一定会很高兴。此外,对于幼儿提出的知识性问题,教师要慎重回答,或带着幼儿一起寻找答案。这样,幼儿以后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会主动与老师讨论,这就大大增加了老师随机教育地机会。
第五点是要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引起幼儿的兴趣。例如:“猜猜看今天老师会带你们都什么地方去玩?”,“如果有一天外星人来到了我们的幼儿园……”,“青蛙小时候长的什么样子”等等这些话题,相信一定会比“今天过得好不好?”,“高兴不高兴?”更能吸引幼儿的交谈欲望。
与幼儿交谈要注意的第六点,就是避免用“我警告你……”,“你应该……”,“你太让我失望了”,“你不可以……”,“你真笨”等带有命令、威胁、责备、谩骂等负面意义的语气通幼儿说话。
同幼儿交谈是一门学问与艺术,需要独特的方法与技巧。只要老师们恰当地掌握这些窍门,便拥有了一把开启与孩子沟通之门的钥匙,能顺利地走进孩子心灵的殿堂,达到理想教育目的;相反,若是不懂这些技巧,你可能会有挫折,徒劳无功,甚至不得其门而入。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