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校长访谈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中国教育在线专访天津科技大学曹小红校长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07-6-7 15:23:00
 
 记者:各位教育网的用户,关注教育网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本次校长访谈的主持人 刘俊仁,今天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天津科技大学校长曹小红教授,首先请曹校长向教育网的各位用户打个招呼。

  曹校长:教育网的各位用户朋友们,你们好,我首先代表天津科技大学近两万名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衷心地感谢,特别是感谢你们对我们学校的关注,同时希望各位继续关注和支持我校。

  记者:我们知道天津科技大学在“十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请曹校长简单介绍一下这方面的一些情况。

  曹校长:我们天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天津轻工业学院,九八年划归地方后恰逢“十五”建设的开始,通过近五年的建设,总的来说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跨越式的,无论是在2002年的更名,还是学校2003年召开的党代会,都给科大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同时也为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制定了一个非常好的规划。在03年的党代会上我们制订了“12681”战略,为学校发展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在更名大学的过程中,全校师生团结奋战顺利更名。更名使学校完成了两个历史性的转变:一个是由以轻工为主的为行业服务转向面向全国为地方服务的大学,同时还完成了我们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的一个转变。

  特别要指出的是,我们近几年的发展受到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无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支持都是巨大的。这五年的投入是我们前四十年投入的总和。由于投入的不断增加,使我们的招生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九五”末我们的在校生是六千多人,到了“十五”末我们的在校生规模已经达到了近一万五千人,在研究生上也是一样,我们在“九五”末研究生是一百四十人,到目前将近千人,这种变化是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在学科建设上,原来只有两个博士点,七、八个硕士点,经过五年的建设,我们目前有十一个博士点,三十九个硕士点,近五十个本科专业,这些建设无论在硬件上和学科建设上,给学校未来“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同时我们还有一些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这在引进人才上为我们搭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说到引进人才,这几年在国家和天津市政策的支持下,我们学校非常灵活地掌握政策,引进了一大批四十岁左右、有经验、国内外高水平人才,人才的引进注入,为我们学校整体的实力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同时为我们的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都提供了强大的师资力量支持。

  在本科教育上,我们加强了某些教育环节,进行教学改革,完成了学分制,同时推行了双学位和辅修制度,这些项目的改革使我们在教学上有了一些突破,比如说天津科技大学原来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零,去年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获得了一个国家级的教学成果二等奖,还有天津市的一些奖项,另外在科研上我们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在“九五”末的时候,科研经费只有五百多万,目前已经达到四千万,这个数目的增长也能看出我们学校在“十五”期间科研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还有国际交流合作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主要是跟国际上的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比如近期跟美国的南加里佛尼亚州立大学、堪萨斯福特海斯州立大学、田纳西州立大学及澳大利亚的一些大学,与这些大学的合作使我们更新了自己的理念,同时在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上切实取得了实效。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在资源上,科大原来只有450亩左右的一个办学场所(一个校区),在“十五”期间,在天津市政府和市委的支持下,我们增加到近1600亩地,增加了1000亩地,这1000亩地的增加给学校的办学带来了一个充分发展的空间。同时我们在开发区的支持下,和开发区合作新建了一个将近二十一万平米的泰达校区,泰达校区的投入使用为我们学校下一步在滨海新区发展中占据了一个先机,同时也为学校进一步增强实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校区的落成使用已经有两年,运转良好,在科研、育人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绩。

  教师的收入也有明显的提高,目前教师的收入是2000年的2.5倍,科研设备的投入由原来的4000多万元,增长到现在科研设备的总值已经达到1.4个亿,科研设备的投入也是巨大的。以上就是我们“十五”期间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首先要感谢教育部,感谢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同时要感谢各位家长和学生对我们学校的厚爱。请大家相信,今后我们会认真负责地在教育领域做好每一项工作,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同时也报答社会、政府对我们的支持。

  记者:感谢曹校对天津科大整体情况的一个精彩阐述,滨海新区被纳入全国的发展战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也为天津市的发展赢得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这对天津的经济建设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作为坐落于泰达开发区的唯一一所整建制的普通高校,天津科技大学面临怎样的一个发展机遇,请曹校长谈一下这个问题?

  曹校长:从04年我们开始在天津滨海新区建校以来,泰达校区投入使用已经两年多的时间。在中央对滨海新区的政策做出调整,要继浦东和深圳以后为全国第三个经济增长点以后,我们确实感到给科大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空间。在这里,我们是天津市市属院校当中唯一一所整建制进入泰达开发区的,今年暑假过后新学年开始时有一万人,六个整建制的学院全部到泰达校区,在这过程当中,为我们带来的机会首先是我们的学科建设,对一个学校来说,学科建设是首位的,在学科建设过程当中,我们注重了把学校的龙头学科、重点发展学科、新型学科全部调整到泰达校区去,在这一点上,我们通过今年暑期的调整就已经实现了。

  在暑期调整后,我们的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学院、海洋学院,还有艺术学院、材料学院和理学院,这六个科技大学的支柱学院全部移到滨海新区校区,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要为这些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一个空间环境、政策环境和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间。同时在人才引进上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滨海新区的发展是在世界、在全国众所周知的,这一点会为我们引进高水平人才搭建一个很好的空间环境和人才政策的引进环境,同时我们还要利用滨海新区人才引进方面的一些政策,把我们的政策和滨海新区的政策配合起来引进高水平的人才。

  再一个就是人才培养。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是关键,无论研究生的培养还是本科生的培养,我们都要充分把很多企业在滨海新区投资这一优势,用在我们的人才培养上,利用企业的高新技术为我们人才培养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

  科学研究方面,此前学校与滨海新区的校企合作就做了许多工作,几个学院搬入滨海新区后,物理空间距离近了,无论是滨海新区里的企业还是一些高科技工程中心和研究机构,我们都可以联合起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发展我们学校的研究,总之这些都是我们在滨海新区发展中充分要抓住的发展机遇,这会为我们学校的进一步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记者: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跟科技大学的科研发展、人才培养是一个互动的关系。据悉,滨海新区对科技大学泰达校区的建设也非常重视,并给予了很大支持,那么接下来请曹校长谈一谈科技大学的定位,并重点介绍一下我们泰达校区的发展思路。

  曹校长:在这里我也确实要向各位教育网的用户和朋友们介绍一下,我们学校之所以能够抓住滨海新区发展的机会,首先是滨海新区政府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给了我们一个政策上的支持,比如说我们在那边的土地是无偿使用的,我们的“九通一平”是到位的,同时我们在贷款上,在其他的人才引进上等等一些政策都是滨海新区给我们提供的。目前在全国,不能说是唯一,也是为数较少的用非常低廉的成本建立起来的一个校区,所以目前学校的发展负担很轻,负债率很低,这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基础。

  从学校的发展定位来说,天津科技大学将是一个以工为主,多科性的大学,它是一个国际化开放型的高水平科技大学,我们已经把学校的主干学科向东移了,在未来的整体发展战略中,学校的主要思路是整体战略东移,为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先后向天津市委市政府、滨海新区的领导沟通了我们的思路,我们现在正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对我们的支持,我们要像硅谷的斯坦福一样,像台湾高科技园中的“清华大学”一样,把我们的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办到中国的第三个新的增长点——滨海新区当中去。为了我们的整体东移,特别是抓住中央目前给滨海新区的配套政策先行先试的优势,我们要在教育政策上、科研政策上、人事劳动等政策上,为高等教育领域争得这种先行先试的配套政策,目前一些具体的思路,我们已经分别向市委市政府和滨海新区的领导提出,也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总的来说,为了东移,为了能抓住这次滨海新区政策的优惠,我们要积极努力地进行一系列的工作,同时,为能够实现战略东移的梦想,也希望社会各界支持我们,特别是希望各级政府各级领导支持我们。

  记者:那么由此可以看出泰达校区的建设,也展示了科技大学的领导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眼光,在前不久刚刚闭幕的天津市科技大会上,天津市提出了创建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作为科技大学的校长,请您谈一下,科技大学如何贯彻和落实大会精神?

  曹校长:在天津市的科技大会上,市委书记立昌同志提出,作为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企业是主体,高校是生力军。我们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对此进行了认真学习,决心要利用自身优势,作为高校的优势,一定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贡献我们的力量。

  特别是我们作为科技大学,所做的工作不能辜负“科技”这两个字,在2002年立昌书记到学校来视察的时候,曾经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要“建好科技大学 服务天津经济”,无论是学科优势,还是历史沉积,我们的学科是非常实用的学科,比如食品、生物、造纸、高分子、海洋,包装,包括机械(我们是轻工机械),这些都是国家在“十一五”期间重点要发展的一些应用型的领域和行业,学校在这方面的学科是十分齐全的,我们要用将近50年学科积淀的优势为天津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做自己的贡献,同时还要把学科优势辐射到全国,为全国这些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

  记者:前面您也提到过学校非常重视科研的发展,在产学研结合上,科技大学利用自身的优势集中科技力量,广泛开展省校合作、校企合作,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时期,学校就这方面的工作还有什么样的举措?

  曹校长:学校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产学研合作,所以目前我们与许多省市、省校合作,包括和很多国内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都有紧密的合作关系,比如说我们与河北、内蒙、河南、宁夏等省市都有一些合作,特别是今年五月,魏大鹏书记带队到海南省,与海南省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这个协议从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的支持,到对海南省整体发展思路的支持,学校都提出了一个全面的想法,这个举措得到了海南省的高度重视,同时学校也得到了立昌书记的重要批示,他鼓励我们要抓实做好为全国服务,充分发挥我们直辖市对全国的辐射功能,希望我们把这项工作落实好。

  对于科技大学,现在首先做的就是在过去奠定的基础的前提下,抓实这些东西的落实,比如说我们为海南省培养一个民族班,海南省少数民族的同学难考上高水平的大学,我校在海南省就是一本录取,但实际上海南省少数民族考生上一本线的还是比较少。(记者:就是一种学历教育。)是的,就是一种学历教育,是正式的计划内的学历教育。我们对民族班学生的培养,就降到二本来录取,同时我们这个班将近二十人左右的规模,每年二十人,这一举措得到了海南省积极的回应,同时也得到了他们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因为这个不仅是招生的问题,也解决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问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魏书记抓得很紧,也做得很实。另外就是跟海南大学、中科院的海南热带作物研究所有一个全面的合作,帮助他们培养科研人员和师资力量;再就是,海南省它是一个以热带作物为主的产区,同时还有海洋资源,这些学科都是我们学校的长项,我们的食品生物、海洋在全国可以说是“黄埔”,所以在这一点上要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发挥作用,为他们服务。今年暑期以后,我们还要参加河北省省校合作的具体的一些项目的签署协议,河北省的省校协议在天津市市属院校我们是唯一的,它目前跟天大有合作,南大是在近期也加入的,其他的就是像北方交通大学这些著名高校,那么对市属院校,也就是非211学校来说,天津科技大学是河北省合作的为数不多的一个学校。我们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吸引了这些省市和企业。

  与企业的合作也是一样,我们现在紧紧抓住,特别是“国”字牌的国有民族产业与其加紧合作,比如从食品这个行业来说,我们跟“国”字牌的华龙有合作,华龙这个企业是河南的一个大型的民族企业,是我们自己的品牌,我们跟这些企业都加紧合作,主要是支撑他们进一步地发展,在这方面我们要根据我们的优势,来集中力量组织人力,切切实实地给他们解决问题。

  记者:这个省校合作,曹校长,我想您能不能够说明一下,因为这个词好多次都提起过,我相信好多人都不了解具体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曹校长:省校合作实际上是要根据所合作省市的一些特殊的需求,比如说,我们跟河北省,河北省是一个依赖农产品为主的省,海南省也是这样,它的资源很丰富,那么根据它这个省份的优势和他们的需求,各个学校发挥自己的特长。

  记者:还是从科研这方面谈谈。

  曹校长:从科研人才的培养方面,比如说我们跟内蒙,针对他们的发展战略,当然是以工业为主,比如说他们的食品方面怎么发展,他们的制药领域怎么发展,像这些我们给他们去做规划,帮助其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实际上是政府控制的大的规划。某些具体企业发展的规划,科研的支持,还有一些大专院校人才的培养,科研院所争取国家级项目的合作,都是在省校合作的框架之内,一般跟省市签署的是一个大的框架协议,具体的我们要跟他们省内的一些单位签订实质性的协议,包括科研方面的,热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济建设方面的等等。

  记者:学校的一个基本职责是培养人才,您能否谈一下贵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理念,跟自己所具有的一些特色?

  曹校长:我想这个问题是教育部周济部长给全国高等院校的一个新的要求,在过去的几年当中,特别是在99年高校扩招以后,全国的高等院校处在规模和硬件的扩张中,我们学校也是一样,我们学校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硬件建设,那么在未来的几年当中,或者是十几年当中,我们将主要注重内涵的建设,也就是我们学生质量培养,质量提高的建设,这是一个软的建设,软件建设更富有挑战性。从目前来说我们要做的是师德建设,就是教风师德,因为现在受市场化的冲击,再加上方方面面社会问题的存在,师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发展特别快的五年当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大量需要师资,扩招需要师资,对老师的培养不像过去一样规范。所以在这一点上,在未来的几年当中我们要加强我们的师德教育,比如说新老师上讲台之前,有督学制度,包括研究生培养和本科生培养,都设有督学指导委员会,由老教师、老先生来帮助培养教育年轻教师。同时还有学生评定的方法,就是评教,要学生在每年期末评价这一年的授课教师。学校正打算开始实行末位淘汰,就是处在末位连续几年百分之多少的老师要离开教师岗位。我们实施师德评估以后,在过去几年的实际操作中有些评价处于末位的老师已经离开了,他们选择自动离开教师岗位、调到别的单位,或者感觉到自己还有欠缺去继续深造。学生是我们最重要的服务对象,我们要通过评教使教师积极地改正自己在教学过程、育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抓师德和教风建设。

  师德是教育部或者社会普遍要求的,教育领域不光是高等院校,中学、中小学、幼儿园都有一个师德建设,是一个永久的话题。

  记者:那么评教呢?

  曹校长:评教这个方法是我们学校的。

  记者: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在滨海新区纳入全国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我相信科技大学一定会办得更好。那么在“十一五”期间贵校有哪些重大的举措,来应对这个历史性的机遇?

  曹校长:“十一五”对于天津科技大学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五年,同时也是在全国来说所有高等院校面临着最严重挑战的五年,因为这五年大家都要进行一些内涵的建设,质量的提高,这也是教育部给我们的硬任务,面对这个任务,面对这种挑战,我们从学校党委到校行政,特别是在全体老师的参与下,制定了一个“十一五”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前不久召开的教代会上已经对全校进行了公示。这当中我们主要做的几项工作可以概括为“六大工程”,要通过这六大工程,在“十一五”期间完善学校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学科建设工程,我们学科建设最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国家重点学科,所以我们要通过“十一五”的建设,在学科建设上有所突破,特别是要争取拿一到两个国家级学科,在博士点的建设上我们要加强一级博士点和二级博士点的建设。所以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在“十一五”的挑战中,最严峻的挑战就是拿国家队的东西,但是困难客观存在:我们不是“211”、不是“985”、不是国家的重点大学,但是我们要评国家级重点学科、评博士点、硕士点,大家是在一起打拼的,在这个时候不分市属院校还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实际上我们的竞争对手是“985”、“211”的重点大学。

  记者:看来你们是拿“985”、“211”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曹校长:我们是要按照他们建设的水平来要求自己,来跟他们竞争,这个压力是巨大的。这是从学科建设上、从质量工程建设上。刚才我也提到了周济部长要求我们在“十一五”期间提高教育质量,所以为这一点我们在质量建设上除了我刚才谈到的学风和教风建设以外呢,学校的管理水平也要提高,一个学校是否能办好,管理水平也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在学校快速发展的时期,一种管理模式要遇到一些新的挑战的情况下,完善或者改正我们一些不配套的管理政策、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同时也要提高我们管理队伍的水平。我们今年暑期选择部分年轻的中层干部到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去学习,来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总的来说,在质量上为了我们的学生,在教师和管理上,都要提高我们自己的水平。

  第三个就是队伍建设工程,实际上就是师资队伍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包括我们的实验系列、科研系列的建设,这个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在“十一五”期间抓住滨海新区发展的契机来引进高水平人才,我们要有院士后备人才的出现,这五年当中,我们能不能拿到院士我不敢说,但是在院士后备的人选上,我们要努力做到,推出我们现在年轻的或者是中年的教师,进入院士的后备,在这一点也是为培养国家人才在“十一五”当中做准备。

  第四个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泰达校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二期建设已基本完成,但是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整体战略东移,如果东移到泰达校区,目前在那边的870亩地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在争取市政府市委的支持,让滨海新区再给我们拨一些教育用地,使我们能够实现梦想,达到整体战略东移。所以“十一五”期间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非常重要的。

  文化建设工程也是重要一方面,一个学校要有自己的文化,在这一方面学校发展了近五十年,我们要提出自己的校训、自己的校歌,提出天津科技大学的校园文化,同时要建设好这种文化。文化不是用嘴、用口号提出的,科大文化的培养要在“十一五”当中逐渐形成。   

  同时还有一个社会服务工程。学校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所以要加强我们的后勤,要加强我们的教学,加强我们的学生管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让他们在科大无论是学四年还是学三年还是学习更长的时间,都能满意科大的服务,成就科大在社会的影响力,能够更好地积极宣传科大。

  总的来说我们在“十一五”期间要通过这六大工程来完善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天津科技大学真正成为一个以工为主,多科性的、国际化的、开放性的、高水平的科技大学,使我们的某些学科进入发展的前列,某些学科要在国际上有些影响,这些就是我们天津科技大学总体在“十一五”当中发展的一些思路。

  记者:通过曹校长的介绍,天津科技大学发展的美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借此机会,我代表教育网,祝愿天津科技大学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迎接下一个辉煌,再次感谢曹校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您。

  曹校长:谢谢教育网和教育网的各位朋友和用户,希望你们像支持其他单位一样,像支持你们关注的其他问题一样继续关注我们天津科技大学,谢谢!

■相关链接  
  • 江西将招收2.5万人实施农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
  • 退休老教师苦口婆心教导 与网游争夺迷失孩子
  • 教师提高综合素质,方能活跃课堂
  • 北京和平里三小发生水痘暴发疫情11名人有症状
  • 上海改造教室光环境 预计2010年近视降低3%
  • 高考作文“传递”易引奥运联想题目可虚可实
  • 教育部关于切实落实中小学安全工作的通知
  • 专家访谈:基础教育不能成高考附庸
  • 云南希望工程17年资助学生9万余人
  •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