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专家呼吁规范北京地名英译(组图)
|
来源:新京报 2005-10-9 8:59:00 |
|
称“街改St.工程”导致“一街多名”,应统一翻译标准
同一条“建国门外大街”在交通指示牌上(上图)和街名标志牌(下图)上有着不同的英文名。
本报讯(记者刘晋锋)“一条街道的路名,过百十米就换一种拼法”这种现象令外国来客深感费神。昨日,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翻译专家探讨了城市中的标识、指示牌、路牌、标语、单位名称、通告等的外文翻译问题。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庆生呼吁停止“街改St.工程”。
“建国门外大街”一名六
译
周庆生告诉记者,由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中英文对照《北京交通旅游图》中,建国门外大街拼为:JianguomenwaiDajie.而“建国门外大街”目前仍存在6种译法。如赛特购物中心西部楼前向导图牌中的“建国门外大街”拼写为:Jian‘guomenwaiDajie,“建”字拼音的右上角带有一撇,而这种带有一撇的写法是违背英语语法的。由此标牌往北不远处,交通指示牌中“建国门外大街”被译成英文:JIANGUOMENOuterSt..
没有统一的翻译标准是造成这种地名英译混乱的结果,周庆生称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只需专家共同商议为政府提供参考标准即可解决。
“街改St.工程造成混乱”
周庆生认为,这种译名的混乱可以追溯到北京市正在实施的一项“街改St.工程”,它使北京市的街名标识已经形成汉拼标注与英文标注两大系统。
但是周庆生告诉记者,这个工程造成的现状是同一街名在不同的标牌中使用不同形式,而指示牌上的街名与北京各种英语地图上的街名也不一致,这反而给不认识汉字的外国人带来更多的麻烦。
周庆生说:“民政部1996年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路名、街名、居民区名称等都属于地名,标牌中的地名只能使用‘汉拼方案’,但现状是市政府没有统筹管理的部门,民政部与交通管理部门的法规各行其道。”
“街改St.工程”
“街改St.工程”
主要是用于街名路名标志牌,一种系统采用汉拼标注,其中东西走向的街道用白底红字牌,南北走向用绿底白字牌;另外一种系统采用英文标注,即主要街道上的交通指示牌和指路牌,大多是蓝底白字牌。如“建国门外大街”在街名标志牌中的拼写为“jianguomenwaidajie”(白底红字),而交通指示牌则翻译为“JianguomenOuterSt.”。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