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探寻记忆的“奥秘”
|
来源:转载 2006-4-26 14:25:00 |
|
艾宾浩斯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遗忘曲线。这条曲线告诉人们: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相当快,继而逐渐减慢,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说,遗忘的发展规律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对我们来说,识记知识后,在我们的大脑皮质中保留的经验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减,这种衰减在学习后的短时期内特别迅速,经过较长时间后,虽然在记忆中保留的经验数量减少了,但遗忘的进程却比以前缓慢了。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因为遗忘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果我们能对刚记下的知识在大量遗忘前进行复习,就可以获得最佳的记忆效果。所以,要克服遗忘,就要学会利用一些关键期(遗忘大幅度发生的时间段),尤其是在最初记忆之后,若不及时复习巩固的话,所记住的东西就很容易被遗忘,隔一阵子再看见的时候,就会像陌生人似的。因此,我们要做的具体方法就是:在学习某项知识的过程中,采用学习→复习→再复习的方法。这话说起来简单,但要具体操作起来,也是要拿出恒心和毅力的。不过,只要大家认真按这个方法去记忆,一定会有好“收成”。 英语单词的记忆是很多同学的“老大难”之一,这里我们就以记单词为例。首先,把你要背的单词分组,一般一组十个单词左右为宜。 然后,让我们开始吧!先朗读第一组单词。一般来说,一个单词连续快速大声读七次就会被暂时记在大脑里,而且短时间内不会忘记。有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记不住东西,其实不是因为记忆中没有或者忘记了,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想起来(将它提取出来)而已。这就像我们有时候会把一个天天见面的人的名字给“忘记”了一样,其实我们并没有忘,它就隐藏在我们的大脑深处,在另外一个时候大脑会突然呈现出他的名字:啊!他就是张三嘛…… 第一组单词读完后,就开始复习这组单词,复习完后马上读第二组,接着复习第二组。第二组复习完后,不要急着往下学。这时要回到开头,复习第一组和第二组单词,然后再学习第三组。第三组复习完后,再从头开始由第一组复习到第三组。依次类推,循环往复。这个过程算是“初学”,要多花点时间,尽量动用眼耳口等多种感官,集中注意力,记得越牢越好。 初学之后,还要进行几次大的复习,其时间段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大概在初次学习之后的12小时、1天、4天、7天、14天、30天以及半年,分别是遗忘的关键期,也就是说,你如果在这些时候再复习,效率是最高的,所付出的劳动也是最有价值的。随着与单词“见面”次数的增多,单词就慢慢成为你的“熟人”了。对于一个单词,也许我们平时要花上无数次的心血反复地记忆,却总是没法牢牢地记在心中,可是利用上面这个方法,我们只需要不到十次的时间,就能长时间地记住一个单词,而且因为个体差异的不同,有的人还能够达到终生记忆。 为了让大家更明确,这里给大家列出一个时间表:

|
<<上一页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