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走过六月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探寻记忆的“奥秘”
来源:转载     2006-4-26 14:25:00
 
  艾宾浩斯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遗忘曲线。这条曲线告诉人们: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相当快,继而逐渐减慢,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说,遗忘的发展规律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对我们来说,识记知识后,在我们的大脑皮质中保留的经验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减,这种衰减在学习后的短时期内特别迅速,经过较长时间后,虽然在记忆中保留的经验数量减少了,但遗忘的进程却比以前缓慢了。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因为遗忘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果我们能对刚记下的知识在大量遗忘前进行复习,就可以获得最佳的记忆效果。所以,要克服遗忘,就要学会利用一些关键期(遗忘大幅度发生的时间段),尤其是在最初记忆之后,若不及时复习巩固的话,所记住的东西就很容易被遗忘,隔一阵子再看见的时候,就会像陌生人似的。因此,我们要做的具体方法就是:在学习某项知识的过程中,采用学习→复习→再复习的方法。这话说起来简单,但要具体操作起来,也是要拿出恒心和毅力的。不过,只要大家认真按这个方法去记忆,一定会有好“收成”。
        英语单词的记忆是很多同学的“老大难”之一,这里我们就以记单词为例。首先,把你要背的单词分组,一般一组十个单词左右为宜。
        然后,让我们开始吧!先朗读第一组单词。一般来说,一个单词连续快速大声读七次就会被暂时记在大脑里,而且短时间内不会忘记。有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记不住东西,其实不是因为记忆中没有或者忘记了,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想起来(将它提取出来)而已。这就像我们有时候会把一个天天见面的人的名字给“忘记”了一样,其实我们并没有忘,它就隐藏在我们的大脑深处,在另外一个时候大脑会突然呈现出他的名字:啊!他就是张三嘛……
        第一组单词读完后,就开始复习这组单词,复习完后马上读第二组,接着复习第二组。第二组复习完后,不要急着往下学。这时要回到开头,复习第一组和第二组单词,然后再学习第三组。第三组复习完后,再从头开始由第一组复习到第三组。依次类推,循环往复。这个过程算是“初学”,要多花点时间,尽量动用眼耳口等多种感官,集中注意力,记得越牢越好。
        初学之后,还要进行几次大的复习,其时间段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大概在初次学习之后的12小时、1天、4天、7天、14天、30天以及半年,分别是遗忘的关键期,也就是说,你如果在这些时候再复习,效率是最高的,所付出的劳动也是最有价值的。随着与单词“见面”次数的增多,单词就慢慢成为你的“熟人”了。对于一个单词,也许我们平时要花上无数次的心血反复地记忆,却总是没法牢牢地记在心中,可是利用上面这个方法,我们只需要不到十次的时间,就能长时间地记住一个单词,而且因为个体差异的不同,有的人还能够达到终生记忆。
        为了让大家更明确,这里给大家列出一个时间表: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意外的调查问卷--高考前且听孩子心里话
  • 对外经贸大学高招访谈:北京招生五个新亮点
  • 外交学院高招访谈:在北京地区属于提前录取
  • 哈尔滨工程大学高招访谈:承认加分的五类考生
  • 重庆医科大学招生访谈:2006年全国招生计划
  • 66所高校2006年可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
  • 2005高考状元全国巡回讲座内容实录(组图)
  • 面试牵出医学教育尴尬
  • 职场高层人士 心态为何多躁动?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