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应试心理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通过运动醒脑健体为高考作保障
来源:中青在线     2006-4-10 18:23:00
 

迎战高考,如何备战,如何调整心态,如何把衣食住行做好,如何以完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神状态、高昂的斗志进入考场,把多年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考卷的正确答案,这对每一位考生家庭来说都是致关重要的。下面介绍如何通过运动醒脑健体为高考作保障:

高考复习中长时间看书、复习、背记、做作业,会造成大脑皮层和身体的疲劳;生理学上兴奋和抑制是大脑皮层的活动规律,当你看书复习时,大脑皮层中理解、记忆、视觉、听觉区域的脑神经就处于兴奋的工作状态,如果复习时间过久,这一区域的脑神经就会转入消极的抑制状态,使人头晕脑胀,记忆力减退,理解能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进而影响学习效果。这就需要通过适当的活动、休息来调节和恢复,并保证每周3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

每天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10至20分钟的体育锻炼运动,能促使脑组织中多种神经介质的活力增高,使大脑的思维与反应更为活跃、敏捷,脑细胞功能得以恢复;同时,经常运动锻炼可提高心脏功能,加快血液循环,使大脑得到更多氧气与养分,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再进行复习,学习效率便会明显提高。复习越是紧张就越不能放松对身体的锻炼和调整,根据自己本身的体质情况安排锻炼,体质较好的考生应该注意保持和加强,体质不太好的可以选择强度较低的锻炼方式。务必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运动过量,如果运动后感觉身体不适、疲倦或运动后15分钟心率仍未恢复到安静状态,应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及时间或频度。一般脉搏达到每分钟120次左右就可以了。

身体锻炼总的宗旨应该是适度、适时;坚持户外活动,特别是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运动;不提倡太剧烈的、有危险的运动。

凡是增氧健身运动均有健脑作用,尤以弹跳运动为佳,能供给大脑以充分的能量,如跳绳、踢毽子、跳皮筋、舞蹈等。其他有氧运动还有慢跑、登山、骑车、乒乓球、羽毛球、广播操、太极拳等。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行有效的有氧运动:

慢跑:在比较长时间的集中精力学习后,大脑处于非常疲惫的状态,这个时候到户外慢跑,可以舒活一下筋骨,调整一下紧张的神经,同时身体得到了锻炼,可有效避免神经衰弱。慢跑最好选择车辆较少的道路或小区内开阔地段,注意安全。

做广播操:在学习一二小时后可以选择做做广播操。随时随地可做,节省时间和空间的同时也促进了血液循环,放松了身体。

爬山:可爬一爬近郊的小山之类。爬山的过程有点像高考的过程,都是一种对目标的征服,在爬的过程中不妨以哲人的心态去考虑人生的问题,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感悟。同时,山上的空气比较清新,含氧量高,对大脑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但临考前1-2周内尽量不做爬山活动,避免发生意外,影响参加考试。

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适当的运动装备:参加计划中的运动时应穿合适的运动服、运动鞋;选择安全的运动环境、运动器械和设备。

合理的运动计划和准备:要有充分的热身运动和准备活动、适当的运动量和强度、积极的加强肌肉力量,避免不适当的重量训练,运动后做好充分的放松运动,促进身体快速恢复。做好热身运动和及时消除运动后的疲劳,这是防治运动损伤的两个重要环节。对于从事体育锻炼的大多数人群来说,做好热身运动比消除疲劳更为重要,因为普通人往往不容易运动过量,但却容易犯技术性错误。不热身就运动的潜在威胁很大。

避免运动损伤发生:损伤的组织可涉及神经、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皮肤、骨、软骨,还可以伤及内脏器官。当准备活动不充分;体能不足;运动量过大;技术动作的不正确;场地、服装、设备的缺陷;气候不好;运动方法不正确等情况下,常易发生运动损伤,应尽量避免。

另外应注意每次运动出汗多衣物湿透后要及时更换,勿贪图凉快在风口处吹凉,注意防感冒;气温高时避免烈日下暴晒,注意防中暑;运动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及适当的盐分。

其他需要注意的保健措施:

用眼卫生:考生应该学会科学用眼,定时放松眼睛,比如远望、闭目、做眼保健操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照明度,不要在强光下看书写字。此外,长时间的伏案学习也可能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和关节酸痛,可以通过屈伸练习缓解;还应该注意放松手指手腕,避免因为长时间动笔造成的伤害。

相信每个考生及其家长做好了上述事项,就能在中高考这个战埸上取得优秀成绩和满意的结果。

■相关链接  
  • 2007年考研指导之考试科目及命题考试
  • 高三学生怎样保证睡眠
  • 状元谈高考“六要六不要”
  • 高中生心理健康标准
  • 睡好玩好才能学好
  • 湖北武汉音乐学院今年招生将现三大变化
  • 2006中国大学排行榜出炉
  • 辽宁名师解读2006高考《考试大纲》
  • 哈尔滨体育学院2006年单招报名通知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