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已久的高三家长会,也是高三以来的第一次家长会终于召开了。尽管每次家长会都如同过场,毫无意义,最终都没有出现大家期望的完满结果,但是家长们还是一改往日在单位里养成的“八点开会九点到,十点不耽误听报告”的习惯,早早的整齐地来到了学校指定的会议室,规规距距地坐在自认为有利的位置上耐心地等待着会议的开始。有的家庭显然对这次家长会很重视,夫妻双双来到了现场。不同以往的是有千人之多的大厅里却显得很安静,家长们表现的很有素质。
二十多天前在网上看到许多学校都已经召开了高三家长会,我也一直盼望女儿所在学校快快召开。虽然早就开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收集高招考试及录取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但是因为不忍心给本已经非常繁忙辛苦的老师增加额外负担,我平时尽量不去打扰老师,因此对自己女儿所在学校的情况却并不是特别的了解。
家长会按时开始了,主席台上就坐的有好几位领导。学校一把手主持会议,主管业务的副校长讲话。报告进行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可是我们却并没有从报告中听出多少家长想了解的信息。副校长的报告像是单位里的年终总结,也像是每年第一季度必不可少的工作报告,文字洋洋洒洒,条理分明。报告中他更多地讲到了学校在宏观上的具体想法及措施,我在心里想,这个报告是不是去年用过的那份或是前年就曾用过,因为我觉得它放在哪一届的高三家长会议上都可以用。最后他还讲了如何帮孩子调节考前心理及应试心理等。这些东西现在来讲好像已经为时过晚,因为不是任何观念和意识都可以在一场报告和说教后就被灌输到家长或孩子们的脑子里的。现在的家长想知道的是孩子们的学习状况以及他们在班级及学校所处的位置及现有分数的含金量,更需要借助学校的教育资源、主要是专家的经验了解一下孩子们今年大约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才有希望进哪一级的学校,以及学校近几年的升学率等等,而不是这些空泛无物的长篇大论。
大会结束了,家长们被告之可以分散到各班与班主任见面,这让我们心里多少有点希望。由于不知道班主任如何安排,大家在等待的同时都挤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前拈脚张望,原来那上面贴满了孩子高三以来历次考试分数及在班级和年级的排名。许多家长拿出纸和笔认真抄着。我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才挤到跟前,等我抄完之后不知时间已经过去了多久。
最后一排的桌子被挤歪了,上面所放的杯子和课本掉了下来,有个家长拿起已经被人捡起的杯子再三查看,并且急忙坐在该桌后的凳子上,嘴里不住地说:看看挤的,把俺的东西都摔坏了。看样子她是这位课桌主人的妈妈。
等我回过头来发现不少家长围着班主任在不停地询问,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问孩子的学习成绩。特别是其中两位学生的妈妈满面愁容,从他们的脸上可以读出许多的焦虑和心酸,看得出他们内心对孩子深深的关切和担忧。但是他们向老师提出的许多问题却都很幼稚,也显得无耐。他们都在问老师:我的孩子还有没有希望,你说我的孩子是不是很笨?善良的老师怎么忍心断言哪个孩子不行呢,这样会给家长带来多大的失望,尽管在老师的心中可能早就断定了某位学生今年升学无望。老师不住地回答:怎么能没有希望呢?有希望,没考之前都有希望。
最后我看我不能再等了,再等也没有我说话的余地,我也慢慢地向老师靠近,等到可以说得上话的时候,我却同其他家长一样提出许多近似白痴一样的问题。老师极有素养,没有表露出一丝的厌烦,认真地笑容满面地回答着我们。我记得直到最后我才算是问了几个对我来说比较有价值的问题:一是学校每年一本以上的考生能走多少(这个问题老师回答了,可是我觉得数目少得太可怜,少得我都不好意思记录在此。尽管这是一所市重点高中。);二是按照历年的经验在考入一本的学生中复读生占多大比重(答:大部分。);三是按照经验孩子理综成绩在最后时刻还有没有大幅上升的先例(答:复习得法的有。);四是孩子的成绩在阶段所处状况,与前五十名相比差多少分,与前二十名相比又差多少分(遗憾的是这一点老师不能够说的很清楚)。见这样我们也没有过多的追问下去,我知道这不怪老师,是有关部门事前没有安排这些。
我觉得学校应该公布每次各科考试成绩和在班组及年级排名,以便学生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不能只闷头学习也不能只与自己所在班级相比。当然在公布这些情况的时候可以省略孩子的名字,以排名代替,这样做既保护了孩子们的隐私和自尊心,不至于给孩子们增加太多的压力,也可以让学生及其家长心中有数,明白自己与优秀学生的差距,使他们心中有个明确目标,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在学习。
家长们虽然已经聊的很多很久了,但是好像仍然没有走的意思。后来进来一位年轻的老师,说请班主任老师到办公室改卷。我们不知道他是真的找老师有事,还是替老师解围。这时我们才知道已经是晚上七点钟了,很抱歉连吃晚饭的时间也没有给老师留,但是我相信老师会理解大家的,因为从家长(特别是刚才提到的两位)信任、期盼、焦虑地眼神里老师读到了家长一颗可怜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