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盘点清仓查漏补缺
搞好重点难点的复习,是备考的大局,但并不意味着高考就能成竹在胸、稳操胜券。事实上,还需注意关注全局、兼顾左右。
1.夯实知识基础,健全认知结构。今年知识考查的内容虽然相应减少,但在高考激烈的竞争中,往往是决定考生得失成败的区分点。况且知识和能力相辅相成、互为影响,不可偏颇。考前尤其要注意理清知识线索,整好知识清单,强化识记内容,如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教育部颁发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等,要逐一落实过关。
2.研究试卷组合,搞好题块训练。考点的考查是由试题和试卷结构体现的,不同的排列组合显示不同的考向。要做到“备考无盲区”,就要注意题块训练,将相关的考点量化为若干小题,进行不同的组合,编织成变化而有机的题群网络。分散和集中相交替,循环和层进相交融,使综合训练、专项训练和题块训练结合起来,既能查缺补漏,又能稳步提高。
3.注重方法技巧,强调规范意识。高考是高层面的选拔性考试,后期复习更应重视科学性。应从学科特点、考试需要和学生实际、生活实际出发,总结规律性的经验教训。在训练的过程中,择取典型题例和范式,由此及彼,以点带面,在深入的探究中摸索方法,借鉴技巧,形成能力。尤其是主观题,更要培养规范习惯,正确思维,分步解题,踩点答题,简明表达。这样,方可减少失误,获取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