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招生-校园-高考-考研-外语-自考成考-留学-幼教-基础教育-高教-民办教育-职业教育-中外合作-资源-教育产品-求职招聘-在线报名-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校园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校园内的“战争” 西昌让未成年人远离毒品
来源:四川在线     2005-10-5 16:26:00
 
  校园内有高大的围墙,课本里有美妙和谐的世界,但对一些未成年人来说,这些还不足以帮他们抵御外面世界的诱惑。而毒品,在众多诱惑中占有一席之地。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西昌市已成为中缅边境毒品进入中国北方城市的重要通道。利用未成年人贩毒来躲避法律制裁,成为当地毒贩的常用手法。毒品的泛滥,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生存环境,侵蚀着他们幼小的心灵。
  一个典型案例是:2005年6月2日,根据群众举报,西昌市缉毒大队在菜市场一角落发现3名正在注射毒品的孩子。其中,一名7岁的小女孩和一名14岁的男孩是亲兄妹。“这两兄妹的爸爸因吸食毒品过量已经死了,妈妈也因为贩毒被判刑15年。”群众称,3个孩子长期在菜市场捡垃圾,卖得的钱就用来买毒品。
  让孩子们远离毒品———在学校这个“战场”,老师、社会各界人士形成合力,以无微不至的关爱构筑起一道坚实“屏障”。
  西昌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干警们定期走进每一所学校,用自己与毒贩斗争的亲身经历,向孩子们讲述毒品的危害和毒贩的可恨。每年的国际禁毒日,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活动,如观看禁毒展览、目睹焚烧毒品和公捕公判毒品犯罪分子等,提高学生的防毒拒毒意识。不仅仅让孩子们被动地接受教育,学校还成立禁毒宣传小组,让孩子们走上街头散发禁毒资料;让孩子们自编自演禁毒小品,在广场上、在人群中表演。
  为了不让一个孩子,特别是有吸贩毒家庭背景的孩子“掉队”,老师们悉心指导,给他们无私的爱。因父母吸贩毒,西昌市第三小学学生杨洪(化名)很小就由家族中没有毒瘾的舅父母抚养。老师孙国祥根据杨洪的情况对他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杨洪想当班干部,孙国祥就安排他当劳动委员。杨洪从来没有尝过过生日的滋味,孙国祥就组织同学为他买来生日蛋糕。孙国祥还经常到杨洪舅父母家中,为杨洪辅导功课。在孙老师悉心辅导下,期末考试中,大部分科目曾不及格的杨洪各科全部及格。杨洪说:“好多年没见到爸爸了,孙老师比亲生爸爸还亲。”
  目前,西昌市在校学生禁毒教育覆盖面达到100%,在校的11万多未成年人无一人沾染毒品。 ■张文俊本报记者朱勇钢
■相关链接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