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8月12日发表时事评论文章说,围绕北京奥运,从吉祥物、会标、场馆到开幕式,观察家们都在感叹“中国元素无处不在”。这是一次展示中国五千年文化魅力的良机,也是中外扩大交流的契机。但是,数以亿记的中国人呐喊英语,这不是中国元素。
文章摘录如下:
围绕北京奥运,从吉祥物、会标、场馆到开幕式,观察家们都在感叹“中国元素无处不在”。这是一次展示中国五千年文化魅力的良机,也是中外扩大交流的契机。在展示和交流中,中国在尽最大努力向外界推介自己,也在抓住一切机会向西方学习。可是,也可能有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被介绍出去,让人误以为这也是中国元素。好似对美国一知半解的中国人以为美国是性解放天堂,假如日后西方人心中的中国是一个狂热的中国,则是大不幸。
奥运会开幕前,新加坡导演莲·派克赴华拍摄纪录片《我为英语狂》。影片上,好多民众大胆讲英语,可惜说起来还是支离破碎。这种狂热的现象却十分吸引人,越来越多的外国媒体都在关注中国这种疯狂学习英语的场面。
奥运期间,这种全民秀外语的热潮尽管反映了人们对外交流的良好愿望,但大部分人如果不是平时有所积累,临时突击支离破碎地讲几句,对沟通并无多大好处。奥运前夕,一度因让学生跪地“感恩”、让女生“剃发”受训而被媒体评论为“邪教”的疯狂英语,又卷土重来,非但吸引了很多成年的英语爱好者,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
北京一家媒体报道了一名参加“英语集中营”的小女孩。该小女孩用这种“集中营”里的说法告诉媒体:“做翻译讲几句话,就有几万元钱。”在她的想像里,似乎只要学好了英语,就可以来美国生活得很好。“那里有很多美元可以赚。”
笔者一辈子从事翻译工作,却不知道“讲几句话,就有几万元钱”这回事。多数有分辨能力的成年人也知道,这些说法不可信。但孩子的分辨能力有限,在浮躁和狂热的环境下容易被一些所谓的“学习捷径”吸引,稍一煽动,立刻跟着癫狂。学校的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学生甄别,鼓励他们踏实学习,不要为这种不现实的说法而疯狂。
笔者并不否认学习中需要热情和兴趣,但如果学习者以为热情可以代替刻苦,进入疯狂状态就一定会有进步,那么学英语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去嗑药了。奥运会是充满激情的游戏,但那些精彩的瞬间背后无不凝聚着多年的汗水和努力。运动如此,学习也是一样。这种急躁、狂热的情绪让人担忧,培训机构对正规教育渠道的反拨似也矫枉过正。学习需要记忆、思考和消化,需要慢慢揣摩,而不是一群人在一起机械地呐喊。这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放卫星思维何异?
奥运会给中国人和外界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在交流中,语言是工具,是思维的外壳。事实上在任何时候,英语都不是灵丹妙药,不能包治百病,不能保障成功。数以亿记的中国人呐喊英语,这不是中国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