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论文 >> 教师 >> 基础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感动的语文课堂
来源:chinaedunet.com     2005-11-16 17:10:00
 

 重庆市万州区长岭第一小学  牟联发

老师,您在语文课堂中感动过吗?您的学生在课堂上曾经泪流满面吗?我欣慰于自己的感动和泪水。我不想遮掩自己的这份感动和内心深处的震撼,我曾经与学生一起分享过这份心灵的洗涤和湿润。那时我和学生一起穿行在流泪的语文课堂中,用生命的手掬起一捧捧晶莹的心灵泪花。我们营造着一种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的氛围、一种和谐人性的氛围。我感动了,学生也感动了。
一、 这种感动来自于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心灵交融
在去年支教的一次语文课堂上,评析第11册第6单元试卷时,我有意叫周伟(本期才转校来的),将试卷上的“那么重要的事情,我怎能忘记?”变为陈述句(测试时,全班只有她一个人没有做正确,事先也将试卷发给了她)。第一次她说:“那么重要的事情,我能忘记吗?”我说:“对吗?”全班学生说:“不对。”第二次她说:“那么重要的事情,我能忘记。”“只差那么一点就对了。”我说。第三次她说:“那么重要的事情,我肯定能忘记。”此时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接着,我把原句念了三遍,再指着这一句问她:“这一句是说‘那么重要的事情,我能忘记。’还是说‘那么重要的事情,我不能忘记。’”当时她没有回答。1秒、2秒、3秒……大约10秒后,她终于回答了:“那么重要的事情,我不能忘记。”当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周伟哭了。”突然,她同桌的女生站起来告诉我,也告诉大家。我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望着她,她真的哭了,哭声越来越大。待全班安静后,我问她:“周伟,你怎么啦?”“我没有什么啊!”“那你为什么哭了?” “我只是感动了啊。”此时,全班再次响起了掌声。我继续追问:“只是感动,没有别的话想说吗?”她抽泣了一下,断断续续地说到:“牟——老——师,你——真——好,今天要是别的老师,也许 “笨蛋、猪脑袋、傻瓜……”这些话会向我袭来,以前的老师就经常这样骂我,我就是因为这个才转学的……”听罢,我的心酸酸的,眼睛湿润了,心颤栗了。
二、 这种感动来自于语文课堂上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
语文教学是一个形象感知、情意感悟的过程。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鲁迅说:“创作原本根植于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我们说,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被感情所融化。文本不是无情物,学生不是没有感情的生命。在学生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赏析课文,自愿表演读前面1——4自然段。老师旁白:“大家都是十分善良、有一颗同情之心的山里孩子,谁能够把小女孩卖火柴的情景读得让人心里酸酸的,泪水在我们的眼眶里直打转呢?”在播放“大雪纷飞、寒风呼啸”的音乐背景下,女生陈方圆用低沉、缓慢,充满同情、怜悯的语调朗读。开始读第1自然段时,跟平时一样很到位;读第2自然段时,她的声音开始嘶哑了;第3自然段还没有读完,她已经无法读下去了,晶莹的泪水已滚落下来。这时,教室鸦雀无声,有的已低下了头,有的眼眶里充满泪花,有的在抽泣……
“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多么悲残的小女孩啊!竟然在这合家团圆、万家欢乐,大雪纷飞的大年夜,光着脚出来卖火柴。”这情景本身就感人,我的心被震痛了,再看到学生感动的场面,我能无动于衷吗?我与学生一起感动!
三、 这种感动来自于语文课堂上生与生的心与心的碰撞
那是2004年5月8日晚发生的一个真实故事。上晚自习时,我把班长向东的习作——《爸爸,快回来吧》(为怀念死去的爸爸,写的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文章),让学生品读欣赏。当学生反复阅读、交流习作后,我用低沉、缓慢的语调朗读全文时,被向东思念爸爸的真情感动。我几乎是在:含泪吐字,断断续续,有时甚至哽咽了,其中多次摘下眼镜擦拭泪水的情况下把全文读完。读罢,我发现有的学生两眼噙满泪花,有的抽泣,有的已捧头痛哭。此时全班在场的55个学生没有一个不低头痛苦的。哭声充满六(1)班教室,哭声弥漫整个向家小学。文中向东多次呼喊“爸爸,您快回来吧!”,这声音撕心裂肺!这揪人心痛的嚎哭场面,让我们大家永远感动!
后来围绕此文学生“充满人性”的心灵独白: “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珍惜时间、奋发向上”,“珍视友谊、关爱他人”等之类的话语更让我感动,更让大家感动!更让我难忘!更让大家终生难忘啊!小作者思念爸爸的真情流露,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同龄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这本身就是一种感动!
语文课需要泪光闪烁、需要感动、需要震撼、需要心灵独白。正像干涸的荒野需要甘霖、冰冻的雪原需要暖流、寂寞的空山需要鸟鸣、平静的大海需要浪花。这种感动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交融,是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灵碰撞,是作者之情、文本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汇流而成的生命润泽。语文课堂教育的最大魅力在于:体现出“人文关怀”,“放射出人性光芒”,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之中,这才是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

■相关链接  
  • 放飞童心 回归童真 感悟童趣 心随笔动
  • 构建和谐班级
  • “生死合同”是学校对教育风险的逃避
  • 考上北大高中生的课堂笔记可卖6千
  • 辽宁省贫困生奖学金最高3000元
  • 老师必须记住每个学生名字?南理工新规引发争议
  • 开江苏高校先河 南林大:拖欠学费催交无效曝光
  • 沈阳每年150万元支援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 十年培养百万中专生 农村百万中专生计划将实施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