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报多伦多消息:加拿大发明与技术转让协会4月8日在多伦多大学就海外专业技术人员回中国创业的甘苦体会举办专题报告会。主讲人之一,是曾经在当地华人社区非常活跃、后于2002年初回国创业的朱上翔博士。
据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朱上翔于1989年定居加国,除在庞霸迪公司任职工程师之外,亦活跃于多个社团。2001年朱上翔应邀前往广州参加海外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结识了四川绵阳高新技术区的负责人,于2002年决定回国创业。几年以来他先后建立自己的研究公司并与国内业界合作,依靠开发专利技术和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项目,有声有色地展开海归创业之路。
项目选择须切合实际需要
朱上翔表示,许多海外技术人员,希望带专利技术项目,回国寻找资金和市场开拓创业。但在项目的选择上必须切合国内市场的需要。在海外拥有高学历的专业人士,往往认为新、难技术才有卖点,其实中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有许多技术和市场处于空白阶段。就算是常规技术,只要切合实际,也一定能找到市场。所以好的项目首先是有市场潜力,其次才是有技术含量,当然还有一点,是研发及商品化的周期尽量短,以尽快见效益。
他表示,自主知识产权在海归创业中确实起很重要的作用。但需要了解的一点是,仅仅在头脑中有点子,或拥有纸上的专利,大多数都行不通。必经的一个阶段,是将“专利”变成“项目”,即经过一定的市场调查和初期研发,有了将技术转化为商品的成熟的条件,甚至做出了原理样机和商品样机,投资人或厂家见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才会有合作的愿望和信心。如果把发明专利比作一个鸡蛋,必须要给它加温,令其孵化成为小鸡,再说服别人添加饲料把鸡养大。
回国创业须有一定资金
回国创业资金往往是一大问题。朱上翔认为,初期创业自己必须有一定的投资,用于支付个人生活、办公场所及研发经费等。长远而言,国内民间、企业的投资均十分活跃,政府也有一定的扶持中小企业及高科技企业的投资,关键问题仍是项目是否有好的市场潜力,能否吸引投资。另外,如果是拿专利技术与投资者进行合作时,也不能漫天要价。技术的股份一般占25%到35%。有些人拥有技术,就一定要在合作中控股,反而将投资人吓跑。
他认为,海归创业人士对国内市场的了解十分重要,同时亦要保持对国际新技术、新趋势的敏感性,否则回国几年之后,消息闭塞,就与国内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了,也就失去了海归的优势。回国创业的三要素是技术,资金,以及可依靠的人才团队。
朱上翔也提到回国创业面对的种种困难。包括某些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低下,急功近利,贪污腐败等。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社会上处处骗局,步步陷阱,骗子公司防不胜防,回国创业者亦必须打醒十二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