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 >> 海归动态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两成“海归”无奈成“海待”
来源:     2006-4-10 10:14:00
 

新闻晚报

  近日举行的“归国校友职业发展讲座及小型外企招聘会”上,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总监张廷文调查的“海归”最新就业现象颇引人关注:有近两成“海归”近年来成为“海待”,有的甚至一待就是数年。从调查结果来看,“海归”回国就业的机会不少,薪资增幅也令人满意。而就业路上最大的障碍正是来源于他们自己——对月薪的高期望值和对就业城市、企业的挑剔。

  四成“海归”追求月薪过万

  根据中华英才网调查,有四成以上的“海归”表示,他们在国内找工作,期望月薪至少要过万元,而超过20%的“海归”期望在国内的月薪不低于6000至8000元。只有2%的“海归”表示,如果实在没有退路,他们勉强可以接受最低月薪4000元的职位。

  张廷文介绍,2005年外企薪资统计显示,“海归”平均薪资增幅超过外籍及港澳台员工列首位,其在外资企业中薪资增长达到5.18%,列第一。但是,目前在相当一部分岗位上,企业愿意付出的月薪与“海归”的期望值仍有一定差距。所以,“海归”在月薪等条件的要求应该务实。

  “海归”只愿京、沪就业

  “海归”另一项要求也阻碍了他们顺利就业。根据中华英才网的调查,有87.7%的出国留学人员表示他们希望毕业后能回国工作。但是,回国就业最理想、愿意就业的城市只有北京和上海。而从就业公司的性质来看,34%的“海归”

  选择到外企就业;其次是民营企业和高校及科研机构。从“海归”就业职位来看,41%的“海归”希望做执行层的职位,38%的“海归”希望做中层管理者,更有15%的人期望做到决策层。愿意从基层、底下职位做起的“海归”几乎没有。

  对此,很多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都认为,没有基层实践锻炼,很难做好领导层工作。眼睛里只有高薪、高级职位,就业时难免会碰壁。他们建议:学MBA的海归,找工作时不要一味地想要高职位,从基础职位干起,未尝不是一条捷径。

  三类“海归”人才受青睐

  张廷文介绍,中华英才网通过最近一年外企招聘业务的分析,目前三种类型的“海归”人才最容易就业。一类是“技能型”的人才;一类是懂资本运作,了解东西方企业制度的高端人才;还有一类是金融业人才,如精算师等。目前国内还紧缺以下人才:一是发展知识经济所需的学科人才;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三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熟悉WTO规则的高级管理人才,四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给“海归”们就业带来了很多的机会。“海归”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多重语言及文化背景;活跃的思维,不停顿的创造热情;熟悉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运作方式;熟悉部分行业的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所以只要定位准确,找一份适合的工作还是可能的。

■相关链接  
  • 十二大常见校花类型
  • 预见大学的爱情---主题情景类婚纱摄影
  • “尚德效应”引发海归创业潮平均每天一位华人学子踏进新区
  • “海归”企业入厦兴致高
  • 法国更欢迎理工科留学生 商学院学生就业机会多
  • 在农村照样大有作为 路桥千余大中专毕业生回归农门
  • 2006年辽宁省“宏志班”开始招生
  • 鼓励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 宁波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 新西兰生活素描募捐义卖也是一课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