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 >> 复习指导 >> 专业课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中考文言诗文巧复习
来源:新闻晚报     2009-3-30 9:09:00
 

   多诵读 勤梳理 精练习

    文言诗文出现在中考语文试卷的第一部分,今年又有较大的变化,因此考生不可忽视这一部分的复习。下面我们就从诵读、梳理和训练三种方法出发,简单谈谈文言诗文的考前复习。

一、多诵读

    “文章不厌百回读”,诵读是一切的基础。我们学习新课的时候要诵读,复习旧课文时更要诵读,在读中温故而知新。 60篇升学考试篇目中,不管是要求背诵篇目还是不要求背诵的篇目都要大声诵读,用《熟读精思》中的话来说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的读,通过诵读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效果。只有多诵读才能加深记忆,巩固理解,为默写、翻译和内容理解打好基础。

    对于要求默写的篇目,在诵读后找出自己平时默写中容易出错的字句认真默写一遍,这样才能确保默写时的正确率。对于只要求理解的篇目,诵读后能概述大意。

二、勤梳理

    语文学习需要运用想象、移情等感性手段,也需要分类、归纳等理性手段,特别是在中考复习中,面对大量的古诗文内容,通过分类、归纳等梳理手段,可以使许多知识形成系统,便于记忆,提高复习效率。在我们的文言诗文复习中,文学常识、虚、实词的词义、古诗词的把握等许多知识点都是可以通过梳理来加深理解的。这里例举几种供大家参考。

    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通常是随文进行的,中考的考察内容通常也在学过的课文范围内,因此我们可以对学过的,特别是中考升学考试篇目中的古诗文进行整理。为了与考试题型相对应,我们应该将文言课文与古诗文分开整理。

    文言课文的常识不外乎作者、朝代、作品出处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流派等几项,另外名句、主题不妨也列入其中。归类时可按照朝代分,或按主题分,然后用图表方式整理出来。由于这样的梳理涉及到历史知识较多,涉及到的课文量也比较大,所以建议同学之间组成复习小组,合作整理。将所需整理的课文分成若干块,每人负责整理一块,然后整合在一起,资源共享。这样既整理了语文知识,也培养了合作能力。

    特别要提一下,今年新增加的“古诗词理解与把握”这一专题,由于没有以前的考题借鉴,大家可能会觉得比较陌生,这就更需要借梳理来帮助我们掌握这部分知识。从《考纲》要求看基本要求为“把握古诗词中的形象,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培养审美情趣”几点。而且,考察范围在课内篇目中,那么我们就应按要求做好中考升学考试20篇古诗词的梳理。

    首先,在诵读为基础的前提下从课后注释出发来梳理。第一关注课后注释中的词义,第二关注注释中的典故。这些内容不仅会出现在考题中,而且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古诗词。我们要将与主题有关的词解都牢牢记住,不仅记住词的本义还要记住词在作品中的含义。如《送友人》“萧萧班马鸣”中的“班马”指离群的马,诗中指的是载人远离的马。诗人借“班马”鸣叫来表现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就可见一斑了。又如《天净沙·秋思》“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人”本来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诗中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人。一旦了解了这个词义,诗中游子的凄苦之感马上在头脑中显现出来了。古诗词创作中运用典故是很常见的,对这些典故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作的内容。复习时将典故一一划出,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闻笛赋、烂柯人”;《诉衷情》中“万里觅封侯”“尘暗旧貂裘”等,记住这些典故的意思。

   其次,名句的梳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名句之所以称为名句,通常是因为被后人广泛运用,所以不仅要理解名句的本义还要了解他们的广泛意义。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通常用来昭示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通常用来昭示积极进取力争上游的精神。最好将20篇中的名句一一抄录,并写下它们的本义和广泛意义,并按出处归类。

    传统上诗还可分为山水诗 (写景抒情诗)、咏史诗、咏物诗、讽刺诗、边塞诗、送别诗等。从作品感情倾向上大致可分为“建功报国”、“忧国伤时”、“思乡怀人”、“生活杂感”等。“词”的风格还有豪放、婉约之分等等。我们不妨选个角度对20篇作品做个分类。无论从哪种角度分都会让我们对诗词有更清晰、更理性的认识,从而在整体上有了把握。

    文言词义的掌握非常重要,加点字解释、句子翻译、文言阅读理解都缺不了。如果抛开课文,要背出《考纲》所列出的150个实词的不同义项,别说四个月,就是初中四年也未必能熟记。因此,对150个诗词的意义的掌握首先要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前面提到的诵读不仅为默写打基础,同样为词义的记忆打下基础。在随课文进行了一轮复习之后,再对150个实词按一词多义的方式找出该义项所在的句、篇一一整理。这项整理某些中考辅导书(如《中考文言篇目点击》)已经替我们做了,手头有的话,完全可以拿来参考借鉴,在此基础上再对存在古今异义现象和通假现象的词进行整理,建议多关注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的实词。到考前,使每个实词词义至少经过三遍的梳理,这样,想忘记都难了。

    中考文言虚词要掌握的量不多,整理方法类似于实词。另外还要关注虚词在句中的作用,虚词的熟练掌握,主要还在于一定阅读量后产生的语感。

三、精练习

    在诵读和梳理的前提下针对性的考前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找什么样的题目做呢?将学校里的试卷拿出来研究一下,找到自己在文言诗文这一块易错之处,做好原因分析,再从教辅材料中找类似的题目做,建议多做课外文言语段阅读。比起茫无目的的题海战术,这样的练习既让你达到目的,又可空出时间来完成其它项目的复习,何乐而不为?

    面对考试,学会分析,重视方法,合理利用一切时间来复习,相信你能取得理想成绩。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