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际重大时事
2004年11月
布什赢得美国总统大选
美国东部时间11月3日上午11时过后不久,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打电话给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乔治·W·布什,承认自己在俄亥俄州的选举中失败。布什因获得超过总统选举获胜所需的270张选举人票而赢得大选,并将连任美国总统。
阿拉法特逝世
11月11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病逝于法国巴黎贝尔西军医院,享年75岁。乌克兰大选引发政治危机 11月21日,乌克兰举行总统选举的第二轮投票。24日,乌中央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现任总理亚努科维奇当选新总统。但反对派候选人尤先科以大选存在舞弊为由拒绝承认选举结果,并组织支持者举行大规模抗议集会。27日,乌议会宣布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果无效,并通过了对乌中央选举委员会的不信任案。乌克兰最高法院12月3日作出终审判决,裁定11月21日举行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果无效,同时宣布在12月26日重新进行总统选举的第二轮投票。乌大选争执双方均已表态要参加重新投票,但反对派仍要求乌总统库奇马罢免亚努科维奇的总理职务,因此乌大选危机仍未平息。
伊朗核危机暂告平息
11月22日,伊朗政府宣布,根据伊朗与法德英3国达成的协议,伊朗已中止了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2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法英德3国提交的决议草案,决定不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同时要求伊朗全面履行与法德英3国达成的有关中止一切铀浓缩活动的协议。
安理会扩大两方案否决权仍限于五大常任国
联合国改革问题高级别名人小组11月30日向安南秘书长提交报告,建议将安理会的席位从现在的15席增加到24席。报告就安理会的扩大提出了两种方案:其一是增加6个常任理事国和3个非常任理事国,非洲和亚太地区将各得2个新增常任席位,欧洲和美洲将各得1个新增常任席位;其二是增加8个“半常任理事国”,任期为4年,可连任,并同时增加1个任期2年的非常任理事国。新增“半常任”席位由非、欧、美和亚太4地区均分。但报告建议不论采取何种方案,都不要将目前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5个常任理事国享有的否决权扩展到其他新增成员。
2004年12月
“勇气”号发现火星上有水
美国国家宇航局的科学家12月13日称,“勇气”号飞行器在一个被命名为“哥伦比亚山”的地区发现了针铁矿。这种物质的发现可以证明火星上有水,这是迄今为止火星上有水的最有力证据。
印度洋大地震引发海啸
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的强烈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波及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缅甸、马尔代夫等国。此次灾难使15万多人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