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 >> 考研心得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考研过来人现身说法:“看到”你未来的导师
来源:跨考教育     2009-12-21 14:01:00
 

我们时常能够听到一种普遍的说法:“硕士看专业、博士看导师”,这种说法的来源恐怕已无从考证。如果你在自己的考研过程中遵循了以上的原则,你真的“只是看到了专业”而没有“看到你未来的导师”,那么,即使你已经考上了硕士研究生,笔者还是要提醒你要做好将来“艰难”完成自己硕士学业的准备。

在报考时请“看准”导师

所谓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对你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当然如果连“开始”这一关都过不了,“今后”更是无从谈起;但是考研的真正目标是你的“今后”与“未来”,具体到未来的三到两年中就是你能够轻松而顺利的完成自己的硕士学业。一般来说,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都要求要完成相应的学位论文,而且大约一半的在校学习时间是用来完成学位论文的,至于另外的一半时间,与本科教育一样,那就是“上课并拿到课程的学分”。“上课拿学分”对于经历过四年大学生活的你来说应该不会有什么困难。很明显,所谓“完成你的硕士学业”基本上就是指“完成你的硕士学位论文”。而 “导师”则可以理解为“指导你完成学位论文的老师”的简称。这样,问题就很明显了:想要轻松而顺利的完成你的硕士学业的关键之一就是你的“导师”,而这一点是你在考研之初就必须要考虑到的。

所以说,在你选择考研的专业与学校时,请别忘记要同时“看到”你未来的导师。也就是说,在考研时选择导师很重要,因为选择了一位适合自己的导师,就意味着你能够相对轻松而顺利的完成自己的硕士学业。

>>研究生导师库

可能有些同学会认为,导师只能等到入校后才能进行选择,没必要在考试前过多的去想这个问题。再说,导师与考试也无直接的关系。那么,让笔者首先来区分一下这两个不同的“选择导师”的问题。入校后对导师的选择,是学校进行的必要的教学程序,备选导师当然是你考取的学校中你所在专业的硕士生导师们。而本文所讨论的选择导师问题是,你在准备考研之初,自己所作的考研规划中要考虑的,备选导师可能包括了全国范围内的相关专业的硕士导师们。这两个“选择导师”问题的差别之大是很明显的,其实多数情况下,入学后基本上已无多大的选择余地,有些导师很可能已被保研的同学给“预定一空”了。其次,选择导师与“考试”并非没有直接的关系,笔者所说的“考试”当然包括了初试的笔试与复试的笔试与面试。具体来说,基本上(全国统考科目除外)各学校相同专业的不同初试科目、考试范围与参考书目,导师意见对复试的结果具有很大的主动权。而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复试中的笔试科目,同时,在复试的面试中“选择导师”问题与你更是有直接的关系:一方面,你可能要考虑是否与未来的导师取得联系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另一方面,“选择导师”很可能就是面试中的“考题”之一,面试的老师们会问你想要选择那位导师,为什么要选择这位导师。再次,如果你在报考时就认真的选择了自己的导师,那么,在考研的各个环节中,你可能都感觉比较顺利。例如,在复试的面试中,可能因为你与你选择的导师有着共同的学术背景与学术兴趣,而博得导师的认同与好感,这在那些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可能就是你最后被录取的关键因素。

笔者的现身说法

选择导师,对于那些要报考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同学来说更为重要。因为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的研究领域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比较模糊,同时,由于这些学科比较“年轻”,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学科体系与学科范式,同一个专业名称,但是不同的学校或是同一个学校的不同培养单位,甚或是同一培养单位的不同导师之间的研究领域与对学生的要求,有时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经历向你一一揭示其中的玄机。笔者所在的大学就存在相同专业却有两个不同的培养单位招生的情况,有些粗心的考生可能都没能注意到这一情况的存在。而那些注意到的考生在面临这种情况下,往往不太清楚其中原委,并会作出自认为比较谨慎的判断:“哪个培养单位招生数量多我就报考哪个单位”。其实,有些学校公布的招生信息中所列的某一专业的招生数是该培养单位该专业的招生总数,这其中已经包括了被“保研”的名额,而大多数学校对此细节并不会作特别说明。在这种情况下用“哪个培养单位招生数量多我就报考哪个单位”的原则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具体来说,在同一学校的两个不同的培养单位就某一相同专业的招生人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如果从招生总数中去除可能存在的“保研”人数,那么,培养单位实际招收的“统考生”人数可能会有变化,这样以来也就很难确定实际上那个培养单位的招生人数多了。这一情况同样也适用于对不同学校的招生人数的比较。

假如考虑的不是严格的“同一”专业,而是相近专业,那么情况将更为复杂。这样以来,如果考生仅凭一个学科或专业的名称,想当然的认为这一学科或专业的名称与自己的兴趣是一致的,就以此确定了报考的学校与培养单位。那么,就算你考取了硕士研究生,也并不表示你的成功。此外,在决定报考学校时就算你不仅看准了专业名称还认真考虑了该专业其下的研究方向,那么情况也不会因此而变得乐观。因为就笔者本人所见,在学校公布的招生信息中所列的某一招生专业下的研究方向大多与相应的导师们的学术研究领域及学术兴趣会有所出入,如果你仅凭学校所列的“研究方向”就确信了你的报考专业,那么很有可能等你入学一段时间后再想起那些“研究方向”时心中会有一种被欺骗了的感觉。

据笔者所了解,有的专业就曾有学生因为后来不能适应自己的硕士专业的学习与研究而退学另考其他专业的事情发生。这对学生本人与导师双方都是不幸与令人惋惜的,学生失掉了自己宝贵的时间与精力而且给自己留下了不堪的记忆,而这对真正负责任的导师同样也是损失。当然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那些因为没有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与导师,同时又对自己的硕士专业领域的学习与研究有很高的期待与要求,而实际上又无法得到满足的极少数同学身上。

但是,如果我们将那些情况不那么严重,同时又感到因为自己的学术兴趣与导师的学术领域与学术兴趣不太一致,而有些无奈并因此而为自己的学位论文的研究与写作发愁的同学计算在内的话,恐怕有这种类似情况的硕士研究生就不再是极少数了。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复试过程中专业被调剂的同学,情况可能更为糟糕。

求解之道

在有些情况下,选择你未来的导师甚至决定了你要选择的学校与具体的专业。现在各个专业的研究领域都比较的宽松,当然这是考虑到某一学科专业的所有研究人员所覆盖到的相应研究领域的整体。而具体到某一位硕士研究生导师,他的研究领域与学术兴趣就比较“狭窄”了,否则他就不会被称作“专家”了。这样,如果你对此学科的学术兴趣恰好落在了所报考学校的该学科专业的所有硕士导师的研究领域与学术兴趣的空挡中去了(这种事情很容易发生在所报学校相应专业的硕士生导师数量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那么,即使你已经考上了硕士,也很难比较轻松的完成你的硕士学业了,这一点会直接反映在你的硕士学位论文从选题到研究与写作的全过程中去,假如你又是因为自己的学术兴趣而坚定的走上了考研这条道路,那么很可能你就要相对“困苦”的度过自己硕士生涯的后半期了。

面对以上的种种困境与问题,笔者不得不以一个过来人的经历负责任的提醒广大打算考研及正在考研的同学们,避免这些问题发生在你身上的关键就在于在选择自己的考研专业与报考学校的同时,请一定要看准你未来的导师。正确的筹划自己的考研专业与学校的步骤应该是:

1. 你未来两到三年想从事的学习与研究的大体方面;

2. 与以上方面相一致的相关专业的导师情况,如其所在的具体专业与学校;

3. 报考你认为最合适你的这位导师的硕士研究生。

在优先选择导师的情况下,你要特别注意有的导师不只在一所学校或培养单位招生,因为他可能在多所招生单位做兼职导师。同时,有的导师在同一学校的不同培养单位(院系)的相关专业招生或是在同一培养单位的不同硕士点上招生。另外,曾经有的同学在选择导师时,只从学校网站上的导师信息中来确认自己报考的导师,结果考进来之后才发现这位导师因为快要退休实际上已经不招收研究生了,这时自己不但很被动而且已是悔之晚矣。这一事例也说明了现在不少学校的院系网站的信息更新严重滞后,如果你不慎以这些与实际情况不符的信息作为选择导师的参考,那么,你可能会“重蹈”上边那位同学的“覆辙”了。这也就要求考研的同学要对所选导师与报考单位的情况作深入的、实际的了解,最好的渠道就是通过对这位导师的在读硕士的询问与介绍。

当你在选择导师问题上做了认真严肃的考虑后,你就会发现那些教育背景、研究领域与学术兴趣与你自己存在高度一致的导师,就全国范围内而言,数量不会太多,这时你可以再结合学校的学术氛围、学校所在地、研究生待遇等相关的因素进行进一步的选择。总之,你极有可能会发现那位在某某学校某某专业的导师就是你实现理想的最佳引导者,这时就请你信心百倍的奔向他去吧。

在茫茫“导海”中,如何才能快速准确的选出最适合你的那位导师呢?就请你到最近几年的相应专业学术期刊与图书馆中相应的学术著作中去搜寻吧,你未来的导师就在那里等着你去“发现”他(或她)呢。也许,由此你们会成为一见如故、教学相长的忘年之交。

最后,笔者想到了国外的研究生教育中所要求的正是以自己的研究计划为导向而选择大学与导师。因为国外没有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能不能申请到入学通知与奖学金支持都与你对导师的研究领域与自己的科研能力及学术兴趣的深入把握直接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对导师的学术研究不甚了解,那么,你的入学申请很可能石沉大海,这样你可能不得不严肃认真的首先考虑选择导师问题。而我国实行的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制度,对选择导师问题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有所掩盖。但是,这仅仅是表面的掩盖而已,由于导师与学位论文指导的直接关系,考研的同学们还是要将导师选择作为考研路上的首要考察因素。选择研究领域与学术兴趣与自己相一致的导师,就是你迈向考研成功之路的第一步。

【小贴士】

在关于导师的选择问题上,笔者将在此给出一个更具可操作性的建议以供大家参考。首先,所谓“选择导师”强调的是选择合适你的导师,关键的要求是你是否能比较明确的把握住自己的研究兴趣。这是你选择导师的参考点,如果对自己的学术兴趣没有清醒的认识,那么,选择也只会是盲目而轻率的。一般来说,经过了本科学习阶段,一个人的研究兴趣已基本确定下来了,不会有大的改变,如果说有所改变的话,也只会是在较大的研究领域下的一些相对具体的问题上。如果你认真浏览一下自己平时在图书馆借阅的相关学术方面的书籍与期刊,你日常关注与思考的问题及自己的志向与职业理想,你可能的研究兴趣应该已经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得到了体现。

其次,对于“候选”导师你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着力比较和选择:1.导师的学习与工作经历,如导师的专业背景、学历、国内外的访学经历及主要承担的课程等;2.导师所在的招生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的获得时间,导师是否同时是博士生导师,如果是博士生导师,那么,应该注意该导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的时间及所在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时间;3.导师近期参加或承担的课题项目,如课题的级别、性质及委托单位等;4.在考察导师的学术专著与论文的时候,切勿忽略了导师参编的内容及在论文集中被收录的文章,因为这两种情况往往是我们无法在图书及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到的而同时却更为可靠的反映出了导师的学术兴趣与研究专长。

最后,在理想情况下,应该尽量与导师的在读硕士及导师本人取得间接或直接的联系后再做出慎重的决定。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