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 成长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心理失衡需要调整认知
来源:北方网     2006-3-6 15:16:00
 

  最近有调查显示,84.1%的中学生时常感到心理不平衡,存在嫉妒心理。其实不仅仅是中学生,各年龄段嫉妒心理都是普遍存在的。美国心理学家斯坦贝格研究发现,嫉妒感可能最早出现在婴儿期,有的不足周岁的婴儿当看到母亲在给其他婴儿哺乳时,也会出现心率加快、面色潮红等不安反应,甚至哭闹起来。而在成年人的世界,诸如嫉妒同事得到领导赏识,嫉妒配偶有异性知己,嫉妒别人的地位、学识和财富等比比皆是。

  在这种心理不平衡的支配之下,有的人选择了压抑自己情绪,郁郁寡欢,甚至积怨成疾,有的通过抽烟、喝闷酒、大量进食等形式来排遣情绪,还有人通过虐待小动物等变态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情绪,例如最近发生的“虐猫事件”,更有甚者,会用打击报复甚至暴力犯罪的方式来获得心理的补偿与“平衡”,这是非常可悲的。

  为什么有的人见了别人状况比自己好,就特别容易心理不平衡,而有的人就能胸怀宽广,海纳百川呢?从认知层面看,心态不平衡者不能全面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存在“拿着放大镜看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的认知偏差。同时,不恰当地对他人成绩的“心理赋义”也会导致心理失落,即人家取得了成就,便误以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对自己是威胁,损害了自己的“面子”。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主观臆想,并不是现实。“吃醋”心理往往源于对自己的不自信,真正的强者具有宽容的个性,正是由于缺乏自信,才会把自己的自尊完全建立在别人的评价和认可上,所以才会忍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强。

  那么,对于心理不平衡,又如何自我调适呢?

  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在肯定别人优点的同时,也要肯定自己的长处,“你好、我好、大家好”,学会自我欣赏,也需要因势利导,将破坏性的“吃醋”心理转化成建设性的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森田疗法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思想也有助于调节心态,既然一些让自己不痛快的客观现实不是自己能改变的,干脆“随他去吧”,重要的还是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其次,俗话说“不平则鸣”,心理失衡的情绪需要得到宣泄,而且不是仅仅以听音乐、打球等象征性的方式,应当直接用语言表达,可以对自己信赖的亲朋好友说说,得到别人的理解、支持和安慰,最好找心理医生谈谈,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和处理。

 

■相关链接  
  • 心理失衡需要调整认知
  • 青春期健康心理的培养
  •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特征
  • 学生为何迷恋“死亡笔记”
  • 缺父爱男孩易变成危险男人
  • 儿子是“色”男孩咋办
  • 妈咪与胎儿情感相通吗
  • 孩子爱拆东西源于探索
  • 如何做一个刚柔相济的班主任
  •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