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关注大学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大学排名怎能没有媒体参与?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2005-5-14 14:14:00
 
    在中国似乎谁都可以搞排行榜,似乎市场经济中什么都可以做。显然,如果这不是一种想当然,也必然是另有所图。由于排行榜的强外部性,没有公认的公正排名机构就不可能有公正的排名,没有公正的排名就是否定了排名,就不如没有排名,就会对社会尤其对中小企业、较弱的地区与机构产生伤害或严重的伤害,形成马太效应。

  不赞成没有科学基础的排名

  以大学排名为例。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他们从事大学排名(以及企业排名)的机构都是社会公认的民间的公正排名机构。这些机构都有长期(不少于50年)的生存发展历史,经过了社会的长期考验,拥有排名的公信力,拥有排名的技术与能力。这些机构大多是知名媒体也不是偶然的,因为媒体在发达国家素来就有无冕皇帝之称。比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是雇佣专业公司实施专家评价,其问卷范围常常在4000人左右,回收率在60%以上。

  而国内现在的从事大学排名的机构几乎没有媒体、没有公认的有公信力的媒体:要么是公司(营利性机构),要么是与公司(甚至是与大学有关联的公司)合作,要么是打着研究机构旗号实为个人。因此,对中国而言,不仅在计划经济时期不可能进行大学排名,而且向市场经济转轨之后也不具备大学排名的内外条件。应该说教育部门在这一问题上处置谨慎是可取的。《中国经济时报》记者2003年6月在采访国家教育部有关人士时,后者的回答是:“第一,我们不搞任何排行榜;第二,我们不赞成任何对大学进行排名的活动;第三,我们尤其不赞成不实事求是、没有科学基础的大学排行榜。”

  涉及具体主体排名必须慎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凡是涉及具体社会主体的,如具体企业、具体学校,则对其排名必须慎重,不经授权不可以公开。你有排名权,但你不一定有排名的公开发布权,可谓研究评价无禁区、排名公开有纪律。比如银行为了减少贷款风险要对企业信誉进行打分定级甚至排名,但这种排名是内部的,不可向社会公开,能公开的也都是打分较高的企业(有关机构就诚信等公布黑名单属于另一类问题);又比如,医院可研究诊断每个人的病情,但不能给每个人公开贴一个健康程度的标签,每个人的健康信息属于隐私权;再比如,每个人的长相有美丑之分,但你决没有权利公开对每个人进行丑的程度排名(选美是可以的,也是自愿的)。甚至在发达国家,为了尊重学生的权利,学校学生的考试成绩都不允许在班级与学校公开。企业、学校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有自己的名誉权、人格权,如果你未经许可就把企业、学校分成三六九等,则必然造成歧视结果,必然侵犯了企业、学校的权利。公开排名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是合法的、不侵权的:一是被排名机构同意公开排名,一是被排名机构的资料是合法的、客观的。

  所谓被排名机构同意公开排名,其标志是同意向排名者提供资料。比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其客观资料是由各大学主动提供的,2003年全美有94%的大学提供了排名资料;其主观评价资料则是雇佣专业公司这个第三方进行专家评价。如果有人说由大学自己提供资料会不可靠,那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任何统计资料在源头上都是由被统计对象提供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搞有罪设定,在没有证据证实资料提供者提供了不真实资料以前,要相信资料提供者是守法的,决不可借口大学不会提供可靠资料而侵犯大学权利,决不可借口教育部门支持社会对大学进行评价、评估而将评价偷换为公开排名。

  所谓被排名机构的资料是合法的、客观的,是指排名者所用的资料或者是由大学自己提供的(大学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当然负有责任),或者是由政府机构提供的,同时必须是单指标资料的客观排名,任何多指标资料的综合排名,因为需要加权合成,涉及主观评价,就必须要求排名者有社会公认的排名资格。比如就单指标而言,在对大学进行合理分类后,你可以进行本科生人数最多的大学排名、研究生人数最多的大学排名、教授人数最多的大学排名、经费最多的大学排名、在《自然》与《科学》上发表论文最多的大学排名、专利最多的大学排名等等(曾诚等,对进一步改进我国大学排行的几点思考,《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

  多数机构参加排序实属无奈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笔者的这一观点有兴趣的机构可以在高校中进行检验,笔者有充分的自信多数人会赞成的。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就曾说: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学,包括排名很靠前的大学校长,他们都反对高校排名,特别是按照一个标准进行排名的做法。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甚至都炮轰大学排名榜。国内现有的大学排名在方法论上几乎没有得到一所大学的公开肯定,大多数教育评价专家都是持不肯定意见的,存在严重的偏科性与功利性相反,国外大学排名的方法论在大的方面已基本一致,大多在小的局部方面有争论,尽管也有坚决的否定者(少数或极少数)。

  实际上笔者的这一观点也可以在企业或地区中进行检验,笔者充分自信:多数人对中国过多过滥的排序是反感的、不赞成的。多数机构所以参加排序实属无奈,因为目前的多数排序多多少少都直接间接地与某种强制性权力有关。
■相关链接  
  • 今年高考诚信记录将与录取挂钩
  • 教育部规定高考考生如触犯18种违规成绩无效
  • 海南:340名高考移民重获资格 封堵令作废
  • 湖南:暗访“高考秘卷” 2800元卖答案的真相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行政管理专业(文化与传播国际事务方向)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 济 学
  • 金 融 学
  •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