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上去,复旦附中高三女孩汤玫玫捷并没有与众不同。除了年轻和朝气,普通的衣衫,朴素的谈吐,淡淡的笑容,让人很难想象她曾经作为学校公派的交换生,赴美国西德威尔高中留学一年并在2004年美丽的圣诞夜前夕正式收到了哈佛大学通过FEDEX全球快递的提前录取通知书,还有哈佛校方提供的每学年4.55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承诺。
一石激起千层浪。汤玫捷被美国哈佛大学提前录取的消息在复旦附中不胫而走,顿时沸腾了校园。身上透着一股冲劲,梳着短发颇有点假小子气的她成了焦点人物。可是面对鲜花、荣誉和掌声,汤玫捷去不希望自己被贴上标签化的称号,“我不是哈佛女孩,准确地说是,我选择了哈佛。”“我感激所有遇到的机遇。”寥寥数语,却洋洋洒酒,迸发着成功者的豪气,昭示出了她独特的个性与机智的才能。然而,令许多媒体费解的是,这个在复旦附中400名学生的考试中只能排百名左右的女生,打动哈佛的究竟是什么呢?
综合素质是决胜的不二法门
众所周知,哈佛这所全球顶尖名校,相当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领袖潜力和学术潜力。他们极力寻找独一无二的学生,以及有相当学术背景的学生,重视的是年轻人的综合素质,从知识的适应能力到创造精神,从博雅文化到领袖气质。而说到综合素质,汤玫捷则觉得比较虚无,她认为成功主要靠勇气和责任心。“我一直告诉自己,热爱的事情和有责任做的事情,我都会投入百分之百。”除了把一向保守和拘谨的中国学生身上少见的幽默品质开发成为自己“轰”开哈佛大门的秘密武器之外,勤奋、用功、严谨,这些中国学生最本色的品质在汤玫捷身上亦凸显得淋漓尽致。
精神的自由使知识成为思想
“在强手如云的复旦附中,汤玫捷并非处于学习成绩金字塔顶端,也没有在奥数等竞赛上有摘金夺银的纪录,她不是成绩最好的学生,却如此受到哈佛的青睐,成绩加特长是法宝。”复旦附中校长和老师如是说。汤玫捷则呵呵地笑言,其实她是一个相当懒散的人,生活、学习、所有的一切都要求自由。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当学习有了自由就变成了学术,当知识有了自由就变成了思想。所以,自由是她的理想,也是她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她喜欢旅游,喜欢运动,喜欢自由自在地阅读,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玩。自由让她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宽阔。
敢于交流是英语学习的关键
现在许多高中生特别头疼学习英语,汤玫捷之所以能在美国的演讲比赛中获得如雷掌声,自然跟她扎实有趣的演讲口才脱不了干系,然而最大的功劳还当属英语的日积月累,勤于交流。2003年汤玫捷作为交换生,居住在美国当地家庭,她的“临时妈妈”是名作家,工作繁忙,只有晚饭后溜狗的时候才难得空闲。聪明的汤玫捷,把这休息的一小时看成了学习英文的最好机会。从宗教到艺术,从风土人情到美国时政,她和作家妈妈无话不谈,内容宽泛,英语能力大幅度提高。汤玫捷认为,学好英语并不难,主要靠三个步骤。其一,日常对话;其二,交流学术,在各个话题中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其三,用英语说笑话,用英语表达自己心里想表达的情感。完成这三步,就算大功告成了。
博览群书成就了文科的突出
其中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细节,那就是汤玫捷提交给哈佛大学的主论文,文风幽默,字字珠讥,写得非常巧妙。另外,在希德威尔学校写给哈佛的推荐信中,汤玫捷在文科上的突出表现被浓墨重彩地提及。这主要与她从小博览群书有关,她涉猎面极广,喜欢看卡尔维诺、乔治’奥威尔的小说和哲学、古希腊哲学家的东西,因为它们最本色。另外,还会去读一些艺术史和艺术评论。说起自己的“学习战斗史”,汤玫捷坦言并不轻松,而是“有血有泪”,成功是“基础知识+拓展挖掘”达到的:一边在熬夜打基础,一边在学习中不断以自身的兴趣为作料,辅助挖掘自己的素质才能。
领袖型人才终得哈佛青睐
每个人最大的自信是源于她认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汤玫捷之所以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她最符合哈佛精神:有鲜明的个性;有学术精神;有领导能力。“我不是老师的干部,我是学生的领袖!”,这个乐观开朗、充满自信、激情的女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始终在班级和学校担任要职,“我可能是同学眼里最不像官的官。”汤玫捷说,组织活动的时候像个干部,平时生活中却是个“开心果”,永远保持微笑的心态看大干世界。就这样,这个不平凡的女孩用实力向世人展示了和展示着自己的卓越风采,向着更辉煌的明天不懈追求、奋勇直前。
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的丰富多彩,以及蕴含其中板具魅力的哈佛精神给予我们无比的诱惑,每一位莘莘学子曾为之艰苦奋斗,或失败或悲哀。今天,这个清纯、博学的女孩汤玫捷给我们带来了深深慰藉。衷心祝愿汤玫捷今后在哈佛大学里,在靠近河、水、阳光的与智慧更接近的地方,成为一个内涵更丰富的人;也希望今年所有要参加高考的同学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大胆的希望,勇敢的梦想,风雨无阻,像汤玫捷一样幽默、勤奋、严谨、坚定、执著,捕捉到属于自己最美丽的人生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