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应试心理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考场秘笈:合理分配时间 找准复习重心
来源:网易教育     2006-4-24 16:28:00
 

【时间巧安排,复习发条自己上】
    北京文科高考状元阎天
  只要时间分配合理,高三是不应该这么苦的。听取老师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在时间的分配上也要讲求技巧,如果临到考试了某一科还是很弱,那就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可以有较大提高的科目上,这
是考试的要求。 
 


  我曾经花费了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去复习文科综合,但是到第一轮复习后却发现,原来本来不该出问题的学科,比如数学、语文等成绩下降了。我意识到对高考要站在一个比较特殊的高度来认识,高三的时候,时间分配上的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文综比较新颖,肯定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是怎么用最少的时间把语文、数学等骨干学科的水平维持或提高。我按照高考分数的分布算出复习时间的比例,文综占据高考百分之四十的分数,但是显然它不能仅仅占据百分之四十的时间,因为它是新东西,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但是也不能太多了,所以就定下个百分之五十。我在高三第二个学期的时候,学会了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时间,获益匪浅。


【绕过"大综合"的陷阱,找准文综复习重心】
  有的同学认为既然是文科大综合,就应该把历史、地理、政治等几科的知识融合到一起。把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是一个方向,但是在高三的复习阶段,如果一味地追求各科的融合,往往会忽略了每一科的特色,忽视了对各科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样一来就很难做到真正的融合。


  关于大综合的问题,我曾经走过一些弯路,一开始我觉得应该打通,去作一些难的题目,搞了两三个月,发现东西太多,这个样子去应考,根本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高三第一学期文综总体复习阶段,我分析了一些历年的高考题,发现如果认为它是一个很地道的综合的话,你可能会把复习的精力放到如何去打通各门知识之间的联系,但是如果搞清楚它是一个拼盘的话,会把注意点集中在基础知识和各科内部本身的联系上,这个实际上是高考考试的重点。比如历史,复习的重心就应该落实到教材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上。


  常有同学在考试时发现自己准备的东西、复习的东西不考,考的东西似曾相识,但是却做不好。这是因为复习的内容重心偏了,不可能很精确地达到出题者的要求。如果盲目追求"大综合"跨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不去注重知识的细节,容易造成基础知识不牢。


  学习一般从课本开始,然后才可能离开课本触摸更深的知识,但是最后还是要回归课本。一段时间复习历史的时候,我曾经抛开课本去看一些大学的教材,或者一些专业的研究论文,后来很吃亏,幸好我及时调整了复习的思路,在基础知识上投入更多精力,才为高考时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基础。尤其在第一轮总复习的时候,应该非常重视基础知识,到第二轮复习时强调打通学科内部的联系,也要建立在对学科知识准确把握的坚实基础上,那时更要注意回归课本,甚至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抠"课本。


【学会轻松记忆,做个勤奋的"懒学生"】
  我一直要求自己作一个勤奋的学生,同时也要学会作一个会偷懒的学生;作一个苦学但不傻学的人。文综复习没有太多的窍门,比如要想把历史学好一定要尽量的精背,必须要有很扎实的记忆基础,才有可能去创造。所谓的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的,如果什么都不去背的话,手头没有材料,拿什么去加工?


  但是背记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随着年级增高,课本知识量越来越大,背记的难度也就随之而增加。背记是一个精炼选择的过程,背记第一个要点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第二个要点是要在一个有选择的基础上去背,像那些比较重要的核心的,能建立起相关的联系的。过度细节的东西在高考中已经不多见了,背记的时候应该心里有一个同心圆,内环是知识的最核心部分;第二环是与它相关联的也比较重要的部分,比如说考试时候经常会出,但是书上没有写的东西;最外环是想要扩展的东西。


  记忆的方法之一是要讲求体系,分析一个历史事件要有一个大致的方法,比如说鸦片战争,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它发生的背景,然后在背景中有原因、有条件,原因中有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条件中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第二是经过,再后是事件的意义、性质、作用、影响、经验教训、局限性,它有一个固定的套路,分析一个具体事件都可以按照这样的套路去走。鸦片战争的背景是不断上升的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封建主义的封闭保守之间的矛盾引起了战争,条件包括英国的工业革命、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危机等,这些知识书本上都有,但是你必须把它组织起来,学会综合运用。每一个历史事件大致都可以用上面的公式套进去,掌握了鸦片战争的分析方法,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等也就能举一反三、迎刃而解。


  在记忆人物的时候要与具体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用几句话把人物的事迹串连起来。人物和事件不要脱离开。


  在记忆历史年代的时候要注意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先后顺序意味着连带关系。比如太平天国运动和二次鸦片战争,时间交错在一起,这就容易考到。
 
[
把握关键:记忆共同点]


2002年高考海南省文科状元项尹
  综合主要有三科:政史地,这三科有个共同点就是要记,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巧记。怎样巧记,就是要多想多问,加强联想方面的记忆;从理解上,逻辑上进行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你才有可能去发挥和探讨。另外要掌握具体的一些方法。地理就是要识图,抓住地图。像政治就是要理清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就是要弄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深层次的意义要学会跨时间段,横向和纵向地去进行分析。很多人都认为历史就是一个纯粹记忆的问题,像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什么事情。但是,我觉得学习历史应当在注意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什么事情的同时,考虑为什么要发生这件事情,它是怎样发生的?与它相关的有些事情,它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这样你就能够挖掘到很多东西,同时把问题理解得更加透彻。那么你的记忆就会很牢固,这是一箭双雕的事情。

■相关链接  
  • 高考状元谈应考之“六要六不要”
  • 考前心理,千姿百态
  • 考场上怎样正确快速答题
  • 考场秘笈:未雨绸缪 循序渐进
  • 克服考试紧张有办法
  • 高考应试的心理调节
  • 答题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 高考数学临考要诀:灵活运用 化繁为简
  • 2006年数学(文)第4套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04-24发布)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