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章学锋)近日,备受考生关注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出台,让人感到兴奋的是:今年的高考将不再限制作文的文体。
释疑:我省一直执行“文体不限”
昨日,记者查阅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了解到与去年的高考考纲相比,今年的考纲是平稳中有细微的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要属语文学科的作文。
记者看到,考纲对今年高考作文的要求是“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的文章”,往年考纲里“除诗歌以外”的限制性字眼没有出现。这意味着,今年高考作文将不限文体,考生可以自选文体,除传统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外,总结、调查、报告、合同、通知、启事等应用文和散文、小说等文体也是符合要求的。
不限文体,对考生将意味着什么呢?昨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我省多位语文教学专家。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方家驹老师认为,文体不限的新要求对考生的冲击不会太大。因为,自话题作文成为高考作文主要命题形式后,我省语文老师在评阅高考试卷中,一直都在执行着“文体不限”的要求。语文专家王智魁认为,这一变化意味着国家开始利用考试指挥棒,来指导广大中学师生自觉落实新课标的精神,引导学生建立现代、科学、健康的大读写观念。
备考:作文更注重实用性了
面对变化,考生该如何备考呢?陕西教育学院中文教师牛文明分析认为,今年高考作文的试题将更加注重其实用性,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将有利于改变往年考场作文中构思、题材、表现手法等“千文一面”的雷同局面。他建议说,教育部的考试大纲2月底才发布,所以建议考生选择辅导书要参考以下几个因素:从依纲据本的角度讲,要选依据最新考试大纲精神撰写的;从时间上看,至少是3月或3月以后出版、印刷的,那些“早产的辅导书”,不但体现不了今年的考纲精神,还可能会贻误孩子的前程。
西安市75中学高三语文老师苏东涛认为,这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发挥指导作用的标志性变化。因为,学生往年高考作文的日常套路太明显了,脱离生活,明显有应试教学的痕迹。他相信,聪明的考生将自觉把握这一变化,加大对最新考纲精神的学习和领会,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稳步提高自己的作文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