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涉环保医药能源问题
点评人:惠阳一中实验学校蒋学勤
化学卷体现了化学学科特点,重视化学与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关注化学科学的最新成果,内容涉及环保、材料、医药、能源等,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易使学生形成认同化学、喜爱化学的真切感受。
试卷
形式与去年基本一致,给人以熟悉的感觉,保证了教学秩序的稳定性;试题背景多数是新素材,回避不同版本教材引发的问题。化学试题突出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突出考查了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试题题不超纲,无偏题、难题、怪题,特别是对于原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而新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中没有出现的知识,一律没有涉及,给中学教师吃了一粒“定心丸”。
英语选材语言地道近生活
点评人:执信中学林佩华
英语卷听力的话题丰富,像中国城、马拉松、环保等话题,考生不会感到陌生。完形填空的故事题材和语法填空中的“拔苗助长”的谚语,渗透着浓厚的文学色彩,阅读理解题的选材、体裁多样,题材丰富,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
试卷突出语言的交际性,注重语言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体现在选材上——试卷中所有材料语言地道、情景真实,如读写任务题意清晰,对象明确,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对学生有激励作用。
而试卷从选材到命题,都关注考生的思维能力。选材时除关注语言的难易、题材、体裁以外,还关注语篇的思维深度,关注现在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这一点在听力和阅读理解体现尤其明显。考试后,学生普遍感觉这两个题型有一些题目难选,与今年高考的设题深度加大,迷惑性较强有关。
另外,全卷对听、读、写能力考查全面,对各种微技能考查也比较全面到位。
历史更加关注现实与热点
点评人:湛江一中胡龙华
历史卷与2007年相比,更显平实和理性,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具有更好的区分度,更注重基础和能力的考查,关注现实。
试卷更好地解决了由于多种历史教材版本并存而带来的困难。试卷运用了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新材料”,创设了许多与历史史实相符的“新情境”。试卷80%以上的选择题、100%的非选择题使用了各种版本教材均未出现过的新素材,其载体包括考古资料、报纸、研究著述等,其内容与考生的生活和现实紧密相关,也相应解决了教科书版本差异所造成的矛盾。
试题基本按照古今中外的顺序排列,引导考生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思考历史。大多数非选择题的情境“贯通古今、关联中外”,既突出新课程“专题”的特点,更强调对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
此外,试题进一步关注了现实和热点。试题不回避热点,农业问题、民族问题、中国形象问题、改革开放、中医药问题等都得到了充分的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