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①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平均收入增长率为26.24%,比世界企业500强高出15.74个百分点。②2003年,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10倍、美国的5倍、加拿大的3倍。
表3
————————————————————————
项目 国有及国有 私营 第二 第三
控股业 企业 产业 产业
占500强企
业的比重 72% 14.8% 72.6% 20%
————————————————————————
注: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在前10位的都是垄断行业的企业。私营企业的数量在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中仅占3.8%。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表1、表2、表3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根据所学经济常识谈谈如何加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解析】此题以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对比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的读表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和整合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可采取四个步骤:审、看、找、写。首先是“审”,就是审设问,明确答题指向,第(1)小问指向“经济现象”。其次是“看”,就是看材料。看表格的内容,包括看表格的名称、数据和备注,以明确解题所需的知识要点。这里需要注意两点:对于数据,要进行比较,挖掘其内在联系,并转化为术语;对于小注,不能忽视,而这里往往包含着非常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第三步,“找”就是回归教材,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材料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最后,组织答案。运用判断、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在论证中注意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答案】(1)表1反映出中国大企业与世界企业500强相比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资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薄弱、国际化程度低等。表2反映出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且大企业的成长速度较快;经营粗放、效益不高。表3反映出国有经济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处于控制地位,且垄断行业的企业仍占主导地位;私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水平低。
(2)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①实行“强强联合”,组建大企业集团。②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④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依靠科技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⑤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适应市场需要。⑥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总之,科学的方法是学习制胜的法宝。有了它,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只要考生在备考中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学思结合,善于总结、提炼、升华,定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