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进取心和学习主动性不强。不愿学、不想学、混天黑过日子的学生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势下,职校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 本版编发的几篇文章,从不同学科介绍了职校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职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摸索出的新的教学思路、策略。从中,我们看到了职校教师的职业精神和追求。
当前,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着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构建有效的高职语文教学,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材校本化。 由于高职语文统编教材过于强调共性,导致其对个性关注程度不够。为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就要使教材校本化。 一是从现有的统编教材出发,在修订中实现教材本校化。教师要从学生现有的语文基础出发,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统编教材进行“修订”,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统编教材没有、而对于学生又适用的内容,有选择地设计教学目标、内容和环节,将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二是编写校本教材,使教材本校化。组织本校语文教师,聘请相关专家,结合校情和学情,充分论证,编写校本教材。 二、教学目标务实化。 由于高职语文课标是参照基础教育语文课标而来,不是真正独立意义上的职教语文课标。因此,要从务实的角度出发,从各个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定位高职语文教学目标,制订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校本目标。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 常态的语文课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抄,形式单一,手段简单。 改变单一讲的教授模式,就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借鉴专业课“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职校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举办课内演讲比赛、作文大赛、模拟招聘会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主动参与中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内容渗透化。 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职业教育的重技能性又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边缘性,高职语文就处在这样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语文教师要想摆脱这样的局面,就必须在语文教学内容上求变,在变化中凸显语文的重要性,消减边缘性,实现语文在职校中应有的位置。如,广告专业的学生要具备较好文化基础才能做好专业设计、产品创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经典文化内容;旅游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丰富的地理历史文化知识,以此为结合点,教师可以把与课文相关的历史名人、故事传说穿插进课堂。需要强调的是,向专业靠近不是取消语文的独立性,在渗透专业内容的同时,一定要保持语文教学的独立性,更不能把语文课上成专业课,专业渗透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是利用专业来上好语文课! 以上四个方面结合实施,相信能够较好地解决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低效问题,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