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征稿 >> 分类征稿信息 >> 论文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学子论文:网民在“网络暴力”中的从众心理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2008-11-3 17:24:00
 
 摘要:自“虐猫事件”后,网络暴力现象愈演愈烈,“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接踵而至,网民盲目的道德审判、跟风似的恶搞谩骂给当事者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创伤,而这些无恶意的伤害却往往是在“从众心理”的潜移默化作用下催生的。到底什么是从众行为?为何它有如此大的魅力让网友们一再失去理智?我们又该怎样去克服?本文试从新闻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网络暴力”中网民从众心理的成因。第一部分介绍了网民在网络暴力中的从众心理,第二部分析了网络暴力中网名从众心理的成因,第三部分探讨怎样引导网民的从众心理趋利避害。

  关键字:网络暴力 从众心理 网民

  “很黄很暴力”——一名13岁女学生在去年央视《新闻联播》的一则新闻中说的五个字,短短十几天内,竟成了2008年网上第一流行语。不少网民以此来命名自己的MSN昵称和QQ个性签名,还有人在论坛上不断灌水,发表各种“很黄很暴力的联想”原创。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个女孩竟从此陷入了被网民恶搞的厄运:关于她的视频、图片、恶搞漫画、帖子一夜之间泛滥成灾,甚至以她为主角,恶搞出大量色情漫画、打油诗、诅咒信等,这位可怜的女孩正在招受着极大的心灵伤害和名誉侵权。

  你可以去批评一个人,但不可以侮辱一个人;你可以宣泄自己的情绪,但是不能影响到他人的合法利益。如果网友们是纯属娱乐,或者仅仅是追求流行语的心态来频频使用这句话,尚可以理解与原谅,但如果用它去伤害别人的自尊,甚至盲目跟风,参与一场专门针对一个幼小心灵的“网络暴力”的炮制却是道德的沦丧,让有良知的人心寒。

  自“虐猫事件”后,“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 王菲事件”、 “李瑶变李湘”事件等又“接踵而至,网络暴力现象似乎愈演愈烈。那此类的网络暴力事件到底为何屡屡得逞?这固然与外部的网络环境有关:一些网络媒体一味的追求点击率与人气,对“暴力”事件煽风点火;另外,有些传统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事件未经调查核实就加以报道,更是火上浇油;加上网络监管的缺位与监督的乏力导致了网络暴力事件的泛滥。

  但笔者认为外因还需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网络暴力的现实存在,除了与日益恶化的网络生态环境有关外,还与部分网民缺乏理性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缺乏最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密切相关。这点上可以透过他们的多种心态折射出来,诸如道德审判、狂欢凑热闹、喜欢恶搞等心理,而其中起着支配和统帅作用的就是网民严重的从众心理。

  一、 网民在网络暴力中的从众心理

  社会心理学认为,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态度的变化。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或想象到的压力会促使个人产生符合社会或者群体要求的行为与态度,尤其是当个人缺乏自信或冷静判断时,往往会产生“追随多数人没有错”的心理,甚至在根本信念上改变原来的观点,放弃原有的意见,最终产生了从众的行为。

  从众是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解除与群体冲突、增强安全感的一种较好的选择,因此也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中,很多网民就是在它的支配下表现为对凡事“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以寻求一种集体认同的安全感。

  网络用它的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现实的精神文化空间,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它以信息海量、更新迅速、互动性强等优点最大限度地吸引了网民的眼球,其信息的娱乐性、多奇性,更是强化了网民的视觉注意力。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网民的从众行为比比皆是,有许多社会性热点新闻,事实还没有水落石出,网友们就开始盲目的跟帖,出现 “一边倒”的极端化现象。例如著名的“极品男”事件就是起源于最初的一篇万言网文。文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人大研究生王奔在火车上与邻座女生搭讪的种种不堪情形,其动作细节与个人特征的描述可以说是淋漓尽致,还不时穿插大段伴有侮辱性的评论,网友们群而哄之,拼命跟帖追击 ,挖掘其隐私,都希望一睹这位“恶心男”的风采……王奔万万没想到几天功夫自己竟成了网络中的“极品男”,人格上遭到的莫大侮辱令他精神崩溃,这不得不说是网络的悲哀!

  退一步讲,即便该事件是完全真实的,但由于是文章作者的一面之词,写作上肯定多多少少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臆断与任意夸大的成分。而绝大部分的网民却习惯于不辨真伪,不经独立地思考与判断,对事件本身也不进行调查分析,就开始盲目从众,人云亦云,跟风追捧。这种盲目的从众行为所形成的声势浩大的舆论合力,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与名誉损坏。

  二、网络暴力中网名从众心理的成因

  从众心理在“网络暴力”事件炮制的作用确实很大,那到底是什么让网友频频失去理智,盲目跟风呢?其原因我想应该是多方面的。从众源于一种群体对自己的无形压力,迫使一些成员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在群体中,由于个体不愿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所以当他的行为、态度与意见同别人保持一致时就有了“没有错”的安全感。一般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表面服从,内心也接受,所谓口服心服。

  二是口服心不服,出于无奈只得表面服从,违心从众。

  三是完全随大流,谈不上服不服的问题。

  无论是以上哪种形式,都带有不同程度地盲目性,网民在表达自我意见时既有口服心服的"真从众",也有口服心不服的"假从众"。"真从众"往往是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正合本人心意,或者自己原无固定意向,或者是"跟多数人在一起不会错"的随大流思想。"假从众"则往往是碍于情面或者免受群体的指责和惩罚所致。
 我们可以把网民在“网络暴力“事件中的从众原因归纳为以下五种:

  1、为了免受责难,寻求安全心理

  心理学认为,安全感是人对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当人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如果存在自卑心理,不相信自己有面对挫折的能力,便会产生不安情绪,极度缺乏安全感。这时候,为了寻求安全感,为了做错事能够免除责难,人们往往会选择采取行为、态度与意见同别人保持一致的消极反应方式。网络中,部分网民就是在“法不责众”的安全心理慰藉下开始了他们的“创意恶搞与无厘头”,而这种安全感的获取主要是表现在互联网的匿名性上。

  在网络高度自由的虚拟空间中,网民可以摘下现实生活中的伪面具,随意地表露自我心态,将自己的真实、重要、隐私的信息向他人显示出来,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对现实社会中黑暗、暴力事件心有愤懑、不满时,甚至可以通过谩骂、侮辱等方式来纵情发泄,以寻求一时的快感。但这种缺乏理智的情感宣泄,往往容易引起那些对现实压力“敢怒而不敢言”的人的共鸣,得到的响应越多,愤怒的情绪越高涨,在失控的舆论合力下产生更为过激的言论与极端的行为。

  另外有些精神空虚的网民长期积累的抑郁无处发泄,一遇火星就会肆无忌惮地爆裂出来,恶搞中伤时的自我满足成为他们炫耀的资本。他们滥用话语权,肆意使用带有侮辱性和攻击性的暴力词汇,并在网络中快速地传播,具有极强的带动性与煽动性。而其他网民在“法不责众”的心理暗示下也极易产生缺乏理性判断的“打太极”行为,跟着起哄不仅很带劲而且很安全。

  2、为了表示友好,相信他人心理

  网络世界虽然辽阔,但网民的固定活动圈子其实一般都是很有限的。大部分的网民长期只会去少数几个网站,但一旦他们失去认同感与新鲜感后,就会选择去新的其他网站或论坛。害怕寂寞与孤独要求他们结交新的圈子,为了获得新欢的好感与认同,网友们往往会采取趋同或者是迎合的态度。对孤独的惧怕容易产生认知的失调,而从众是减少失调的一种有效方法。

  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个体都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由于这种寻求自我价值被确认和情绪安全感的倾向,人们往往采取真诚的追随,在言论与行为上尽可能的与别人保持一致。当别人对我们表示出友好,表示接纳和支持时,我们也应该对别人报以相应的友好,甚至应该给予充分信任的回报。这种“应该”的

  意识会使我们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要接纳别人,否则我们的行为就显得不合理。

  网络中,一些极端言论者专以恶搞作为自己的乐趣,以刁钻显示自己的“睿智”。他们正是利用了网民们这种信任心理煽动他们去挖掘更为刺激的、更为惊骇的所谓个人私密。参与这种行为的网民,往往以饱满的情绪以及极高的热情对一个事件进行鞭策、驳斥,显现出一种偏激的倾向。而他们又绝对不是以一种理性的就事论事的姿态出现在当事人面前,是以一种来势汹汹的气势面对当事人,抱着一棒子打死方收兵回营的决心。

  3、表示归属群体,忠于集体心理

  现实生活中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对于一些要对后果负责的事情,人们往往喜欢“集体领导”而不喜欢“个人决策”,总以为“群体智慧”作出的决定更值得信任,在网络传播中这种现象表现得更加突出。大部分网民会认为网络传递的信息往往是代表了主流的思想,尽管社会中还是有少数人不赞同,但迫于舆论的压力,为了不至于让自己处于孤立的地位,他们会选择被动地接受大多数人的观念。只要“大方向正确”,合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至于采用的手段是否合法,是否会冤枉好人,那是无所谓的“小节”。

  随着这种心态的发展,社会情景与参与群体的交互呼应,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心理力量——从众,责任的扩散,最后导致群体极化。群体极化是一个群体的主导倾向不断得到加强的现象。比如同情、欣赏会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而愤怒同样也会催生更多的愤怒,实施暴力更会引发更多的暴力。情绪极端者不断得到鼓励,声音变得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言辞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而那些理性的温和者则不断遭到打压,声音变得越得越微弱,感到势单力薄和信心不足;而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人数众多的中间派则在极端言论的“耳濡目染”中逐渐走向了偏激,于是,互联网成了极端言论的天下,许多“网络暴力”事件正是在这种群体极化式的舆论攻击下诞生的。

  比如在“铜须门”事件中的口号就是:“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受害的丈夫做祭品”、“让偷情者死无葬身之地”。网民在这样的煽动下,很少会考量事件的真实性,反而不假思索地投入抵制“铜须”的活动中,让他身败名裂。结果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发布者见事情闹得不可收拾,自己承认发布的消息有捏造的成分。网民们因为没有对事件做深入调查,一味盲从煽动者,被无情地忽悠了一回,还做了严重干扰别人生活的恶行的帮凶。

  4、行为参照的需要,多数人更正确心理

  从舆论形成的角度看,根据诺依曼关于“意见气候”的著名假说,认为“意见气候”的形成与以下三个条件有关:①多数传播媒介报道内容的类似性,由此产生共鸣效果;②同类信息传播的连续性和重复性,由此产生累积效果;③信息到达范围的广泛性,由此产生遍在效果。 这三个特点使大众
传媒为公众营造出一个意见气候,而人们由于惧怕社会孤立,往往会对优势气候采取趋同行动,即产生从众心理作用下的从众行为。

  “少数服从多数”,是我们在选举或者是决策中经常会遇到的方式,从“多数人更正确”的思维定式到惧怕风险的承担,无一例外的都有从众心理在作祟。从众的心理在群体高度一致性的基础上能够使个人获得高度的自信感。这种心理有的是因为利益、有的是因为怕出风头、有的是因为要明哲保身,有的是因为害怕承担责任。出于多种顾虑,寻找行为参照物往往被公众奉为明智之举。

  有了这层心理的安慰,跟着别人做事就可以无所顾忌了,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在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时出现。诸如网络信息中用低俗言论进行人身攻击、漫骂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而信息的娱乐性、消费性引导人们过分的注重时尚与休闲,严重淡化了网民们对人类社会和个人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削弱了对社会与国家的责任感。

  5、长期的生活习惯,图省事不费心心理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网民具有匿名性,其心理状态会更接近他们的“本我”。在传统社会环境中的恐惧心理已经被一种“无所谓”的心理所代替,而且,网民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任何责任,因此,就基本不存在“自己的意见”和“公开的意见”矛盾的问题;对于网络传播的信息只是一扫而过,他们不会太在意其真假,更不会去思考太多,只是跟着网络上的“灌水”胡闹一通,把瞎起哄当成一种释放情绪的载体,完全心揣一种看客的心态。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文化在融会贯通中难免出现碰撞摩擦,居民生活条件虽然进步,但是生活压力仍然不可小觑,人的一些欲望在主流文化中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导致相当一部分网民对于网络虚拟世界有逃避现实、追求娱乐放松的心理诉求,正是这种诉求,使他们很少关注公众议题,而是热衷于劲爆隐私话题,满足他们的窥视欲与好奇心,全然不顾对他人可能造成的伤害,投身于网络暴力事件,挖掘当事人的现实身份,从而获得快感。长久的社会及群体压力带来的个人从众行为,逐步内化成性格中的一部分,使这种从众心理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惯性行为。

  在近几年发生的多起网络事件中,很多网民依仗匿名身份,肆无忌惮地对事主的隐私权进行侵犯。他们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享受着风险趋近于零的所谓“自由”,高举的是道德之旗,行的却是“暴力”之实。诸如挖掘“卖身救母”者真相,可以说是维护网络诚信,而“铜须事件”的围猎者,一些网民事过之后恐怕也会觉得其实自己很无聊,竟然殃及人家无辜的女友和可怜的父母。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