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10时许,海口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唐先做客南海网时表示,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重点加强对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争取让数千智障儿童受教育;扩建学校解决府城地区学位紧缺的问题。
教师:提高师资队伍
一名南海网网友提问,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那么农村教师队伍将从哪些方面入手?徐唐先称,城乡支教、千百万工程、百强扶百弱等都是教育质量提高的具体手段。主要是对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上进行一些充实,一方面开展城乡教育对口帮扶工程,施行“百强扶百弱”,选派一批优秀的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另一方面,选聘一些优秀的毕业生充实到我们农村教师岗位上去。另外,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实施了百千万培训工程,重点加强对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如农村学科带头人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网络教研培训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儿童:争取让数千智障儿童受教育
针对孩子读书的问题,一名南海网网友提问到,海口目前智障儿童教育中,6-14岁的儿童4000多人,却只有一所学校可以就读。对此,徐唐先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考虑几个问题:首先,必须让智障儿童享受平等教育机会,目前只有一个培智学校,原来归民政局管,条件不够好,接纳的孩子少,教师工作条件、环境还不够好,后来他要求把培智学校由民政局转到教育局来进行管理,要作为一个教育序列,而不是福利型问题来解决。要创造条件、争取扩大规模,改善条件,让更多的智障儿童能够接受教育;其次是资源布局问题,现在教育涉及的面很宽,比如农民工进城子女的教育问题,边远农村教育问题都需要一定的投入,从资源的使用来讲,尽可能让智障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同时,让他们将来能够健康成长。
学生:扩建学校减轻学位压力
如何解决海口市府城地区学位紧缺,班额过大的问题?徐唐先称,这个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极大关注,目前拟用加法和减法来解决:一是“做加法”,通过迁建琼山中学高中部,扩建琼山华侨中学,新建琼山一小分校,扩建琼山四小,收回海南振发学校等措施,有效解决府城地区学位紧缺问题;二是“做减法”,严格控制外地流入学生的数量,进一步缓解府城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位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