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教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学前教育何以高居民生实事之首
来源:     2020-1-15 9:43:00
 
广东两会正在进行时。“二孩时代”如何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难题,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
《政府工作报告》十件民生实事中,前两件就关乎教育。其中,学前教育公办学位供给将大幅增加,计划新增100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实现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0%以上的目标。同时,全省学前教育生均经费最低标准由每生每年300元提高到400元。
学前教育何以高居十件民生实事之首?因为教育是国之大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连续几年,在广东两会上,学前教育遭遇“入公办园难”“入优质民办园贵”等问题,多次被作为民生热点问题提及。广东积极作出回应,在学前教育上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仍然要看到,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提升空间。
学前教育“压力越来越大”是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现实问题。广东作为人口大省,2019年全省学前教育新增学位需求为18万至24万之间,在园幼儿达到467.11万至473.11万,幼儿教师缺口约1.8万人。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公办园数量有限,想进而不得,而高收费民办园价格高,进又进不起。这成为困扰许多家庭的一大问题。有力破解入园难、入园贵,是群众的迫切需求和渴望。
教育是个慢行业,我们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但如果不由政府主导,如果不坚持普惠性、公益性,就难以做到幼有所育、育有质量。这次提出80%的目标,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不谋而合,一个基本目标就是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毕竟,只有普惠性幼儿园多了,价格才能平民,入园才能容易,教育质量才能硬起来。
加大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力度,有利于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水平。要看到,广东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还是有差距的,特别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比较迫切。我们既要做好城镇住宅小区、城市发展新区的工作,也要以城乡结合部、广大农村等学位紧缺地区为重点,扩大资源供给。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进而改善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幼有所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幼托教育关系到人们的现实需求,也关系到社会结构的改善。广东两会将其作为十大民生实事之首,顺应了群众的呼声,对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期待各地能够身体力行,在破解学前教育难题上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王庆峰)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