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童商的高低,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
来源: 2017-8-11 11:21:00 |
|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定义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后来又增加了存在智能)。 童王星在多元智能的基础之上,发现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几大因素,并将其概括为童商。 童商,即儿童关键能力商数,又称之为儿童智能商数,主要由思维商数(IQ)、情绪商数(EQ)、财富商数(FQ)、判断商数(JQ)、逆境商数(AQ)、创意商数(CQ)、健康商数(HQ)、精神商数(SQ)、发展商数(DQ)等九大能力商数构成。其源自儿童天性,是儿童在认知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儿童个性化发展成长的关键能力。 童商具有三个特征:有个体差异、能进阶提升、可专业评测。 正如每个人的IQ、EQ都不尽相同一样,儿童之间的童商也存在差异。这一差异不仅由遗传基因决定,更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
爱因斯坦的例子大家都很熟悉。他小的时候,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一个“聪明”的孩子,但是由于父母对其的悉心培养,以及后期来家里做客的犹太兄弟麦克斯和伯纳德对其的引导,才使得爱因斯坦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再观察现在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大佬,他们在采访中都会提到能够促成他们现在成就的更多地依靠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俞敏洪创业成功感恩自己大学四年代打水壶的经历;马云创业成功感谢自己越挫越勇、不服输的品质;雷军创业成功感谢自己执着钻研的精神。
尤其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儿童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工业时代,以机器技术为基础,“标准化人才”为教育导向,“知识学习” 是儿童教育的基本需求。信息时代,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复合型人才”为教育导向,“知识学习+兴趣特长” 是儿童教育的基本需求。人工智能时代,以AI等新技术应用为基础,“创新 | 合作型人才”为教育导向,“知识学习+兴趣特长+能力培养” 是儿童教育的基本需求,要求着重培养儿童以下五项能力。 1、评估、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能力 3、主动进取与创业家精神 4、灵活与适应能力 5、好奇心与想象力 童王星随之提出了童商的成长金字塔,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理论。
1、初级童商——知识学习(认知),60%适龄比率 以知识学习为驱动,满足了儿童阶段应具备的知识需求,完整童商成长值达到 45%。先天遗传、外部环境、家庭教养、学校环境会决定儿童初级童商的发展水平。
2、中级童商——兴趣特长(体验),30%适龄比率 以兴趣特长为驱动,满足了儿童阶段应具备的技能需求,完整童商成长值达到 65%。其中包括语言(英语学习、绘本阅读、作文)、智育(数学、认字、珠心算)、艺术(乐器、书法、美术)、体能(棒球、跆拳道、游泳、马术)、科学(机器人、创客教育、少儿编程、STEM)、表演(舞台剧、唱歌、舞蹈)
3、高级童商——能力培养(应用),10%适龄比率 以能力培养为驱动,满足了儿童阶段应具备的能力需求,完整童商成长值达到 90% 以上(9个商数表现如理财商数、创意商数、逆境商数、智力商数、情绪商数等)。 童王星的教研团队介绍到,完整童商理论,旨在提供一种有别于IQ或比EQ更广泛、更完备的商数观念,以便使人们在教育目标上展现出更广阔的视野,为教育实践开启完整童商的新纪元,从而更加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完整发展儿童的智能商数(童商),并帮助他们获得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基础能力,让每个孩子对自己有信心,成长为人工智能时代新公民。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