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教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好孩子是信出来的
来源:海峡都市报     2006-4-17 9:34:00
 
  给孩子多点成就感

  真心感受学习快乐

  “孩子不爱写作业,却特别爱看电视”,相信这不仅仅是林先生的困扰,也是多数家长的困扰。为什么这个现象会如此普遍?林捷冬认为,孩子能从电视中寻求到快乐,而无法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当然就不爱学习。换成成年人也肯定只做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情。要让孩子喜欢上学习就要鼓励孩子,称赞孩子,让孩子把外在的快乐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举例来说,假设孩子只需花15分钟就能完成作业,家长可以留给孩子30分钟的时间。在孩子完成作业后,家长及时给予表扬,并奖励孩子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孩子就能够感受到家长的信任,从而产生安全感,孩子心安心静,还有什么学不好的?此外,在检查孩子作业时发现孩子十道题错了七八道,不要指责孩子,用言语让孩子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么差的,比如告诉孩子爸爸以前更差,十道题才做对一道题。之后再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找到会做的感觉。

  家长反省一下 是爱孩子 还是爱面子

  除了学习外,越来越多的家长在面对孩子偷钱问题上手足无措。林捷冬认为这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人性本是贪婪的,成年人如此,更别说无知的孩子。此刻家长要做的不是像那位家长那样请段警教育儿子,而是要了解孩子偷钱的原因,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不断地反思家长哪方面做的不足,才会让孩子变成这样。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教育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一味打骂只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结果适得其反。

  “孩子是生命,不是工具。很多时候家长爱的是自己的面子,而不是孩子。不管孩子得了多高分,家长都无法满足,毕竟分数越高,炫耀的资本越足。这样就叫爱孩子?”林捷冬说,曾有个孩子穿着新衣出外玩耍,结果把新衣服弄脏,就因为这样,父母要打她,结果孩子说,“等我把新衣服换下来,你再打吧。你们爱的是衣服,不是我。”多么可悲!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孩子得到高分的时候表扬他,而是去挑剔孩子不能考到更高分?

  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关系孩子的一生,他呼吁家长把心态回归到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那段时间,相信孩子,好孩子是信出来的。

  孩子撒谎也是“被逼”的

  建议制定家庭活动计划

  心理咨询师罗胜发认为,林先生的孩子之所以产生“撒谎”行为,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开始表现出主动的精神,儿童通过模仿生活真实情景的游戏活动学习社会技能和角色。如果父母总是严厉地批评孩子,不让他们玩游戏,不鼓励他们的提问,会让孩子认为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是件错事,因而产生内疚感。

  其实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适当看电视是正常的儿童都应该有的活动,林先生在这个活动中也许用了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一方面孩子需要看电视,一方面孩子内心有内疚感(看电视就不是好孩子),为了维护自己是好孩子的形象,同时为了满足看电视的愿望,只好用掩饰(大人看来就是撒谎)的方法。撒谎是孩子平衡内心的一种需要。

  罗老师建议,此时父母应避免使用强迫式的教育方法,应该鼓励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合其发展的环境。可以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制定家庭活动计划,既给孩子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鼓励孩子对周围世界的积极探索,同时也要避免过度放任。

<<上一页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