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小心育儿的5大误区
|
来源:新民晚报 2009-9-4 13:33:00 |
|
误区一:“两顿正餐间的零食会减弱儿童的食欲” 人每天的进餐次数主要是个习惯问题。重要的是没有必要恪守一日三餐的成规。通常,儿童每天会产生五六次饥饿感。因此家长没有必要在两餐之间拒绝给孩子吃零食。事实上,许多营养专家提倡儿童每天吃分量较小的6餐。这是因为儿童的胃较小,很容易吃饱。当然,如零食是油炸类食品和巧克力,那确实不好。但如果是酸奶、水果、蔬菜制品等,儿童也可以从中吸收营养。即使到正式进餐时孩子没有食欲,父母也大可不必担心。 误区二:“低脂肪饮食对儿童健康有利” 低脂肪饮食被人们奉为信条。然而,脂肪对小孩是必需的。脂肪能提供极为宝贵的热能,并且每一个细胞的生成都需要脂肪和胆固醇。幼儿在两周岁前比以后一生中的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脂肪。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特别需要脂肪的供应,他们的健康成长也需要依赖充足的热能。对于幼儿来说,脂肪的主要来源是奶或奶制品。因此,婴儿在10~12个月之前,应当尽量喂人奶。之后可以喂全脂奶粉,不要喂脱脂或低脂奶粉。 误区三:“儿童摄入蛋白质越多越好” 蛋白质在体内分解的产物许多是含氯物质,如:尿素、氨、肌酐等。其中氨对人体是有毒的,它需经肝脏解毒作用后才能变成尿素,再由肾脏排出体外。如果蛋白质吃得过多,不仅会增加孩子肝脏的负担,而且会增加胃肠负担。时间过久会引起肝、肾受累,导致孩子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等。一般儿童每天吃250克主食,再吃点豆类、蛋、肉、鱼等副食品,蛋白质即可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 误区四:“初乳稀淡没有营养” 分娩后的初乳汁像水一样稀,有的母亲认为这时的奶不好,不让婴儿吸吮。其实,虽然分娩后头几天的初乳较清淡、透明,不像牛奶那样稠,实际上里面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更主要的是初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据了解,不少国家都提倡分娩后,立即让婴儿吸吮初乳。这样可使婴儿获得更多的免疫力。 误区五:“多吃赖氨酸会使孩子聪明” 不少父母以为赖氨酸会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因此经常购买小包装的赖氨酸添加到孩子的食物里。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虽说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9种氨基酸之一,但它的摄入量也不能过多。经研究证明,摄入赖氨酸过多,超出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需要,它的代谢物在体内可产生有害物质,积聚在大脑和其他组织中,使儿童智力发育受到障碍。孩子非但不聪明,反而会愚笨。儿童食物中只要有一定量的乳制品、豆制品和鱼、蛋、肉,即可满足其需要。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